16年过去了,那个在高考时故意交白卷的蒋多多,现在怎样了?

  

  文 | 王珍一

  编辑 | 孙大圣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各省的高考分数线也出炉了,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在这个聚焦高考生的月份里,不禁让人想起16年前的一个名叫蒋多多的“彪悍”女孩。

  彼时,蒋多多批评高考制度,故意考零分,最终与大学无缘。

  如今16年过去,蒋多多过得怎样呢?

  她有没有后悔当年的所作所为?

  01

  蒋多多1987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个农村家庭,她上面有一个姐姐,当发现第二胎是个女儿,她的父母觉得有些多余,便给她取名:多多。

  后来,蒋多多的父母得偿所愿,生了一个儿子。

  然而,一对农村夫妇想养活三个孩子很不容易,蒋多多的父亲便做保险业务员,经常在外跑业务,她的母亲就在家里种地。

  蒋多多家有7亩地,其中3亩种棉花,剩下的4亩主要是种些麦子、玉米、芝麻等农作物。

  虽然这些农作物卖不了什么钱,但能够维持蒋多多一家的生存。

  让蒋多多至今难以忘记的是,因为家里没钱,家里的房子漏雨都没钱翻新。后来房子因为漏雨实在住不成,才在大伯的帮助下,搬到大伯家一个稍微好一点的房子居住。

  虽然生活条件很艰苦,但蒋多多的父母没有放弃让子女们改变命运的想法,他们不想三个孩子以后也像他们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因此他们砸锅卖铁也要供三个孩子读书。

  让他们欣慰的是大女儿和二女儿蒋多多的学习成绩都很好。

  尤其是蒋多多,在初中时,经常能考入班上前十名。中考时,她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阳市的重点中学南阳八中。

  当蒋多多进入南阳八中读书,她的父母高兴坏了。在他们的想象里,将来蒋多多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嫁个好人,在城里安一个幸福的家,那将是非常幸福的人生。

  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蒋多多亲手改变了自己命运的轨迹。

  

  02

  高一时,蒋多多认真读书。到了高二,她却“厌学”了。

  南阳八中实行封闭式管理,对学生管理很严格。

  学生吃完饭后,多长时间必须进教室都有规定。至于上自习课,更是有老师“监视”,这使蒋多多感觉“一点自由也没有”。

  并且蒋多多数学不好,她发现老师对学习好和学习差的学生进行差异化对待。

  最终在各种因素下,蒋多多有了厌学情绪。

  在厌学的情况下,写作成了蒋多多生活中的光。

  高二下学期,一次偶然的机会,蒋多多写了一篇小说,写完她给姐姐看,姐姐看完觉得很不错,还建议她投稿报社,看能不能发表。

  蒋多多听取了姐姐的建议,将小说投稿,让她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有一家报社刊发了她小说中的一些段落。

  投稿的成功,让蒋多多对写作的热情陡然高涨,她开始疯狂创作,自习课、课间、饭后,她都在创作,甚至放假回家,她也是不出房间,一直坚持创作小说。

  

  最终在高中毕业前,她完成了《开学伊始》《天凉好个秋!》《魂断北京城》《睡美人复仇记》《网中人》等小说的创作,创作字数达到百万字。

  然而因为将心思放在小说创作上,蒋多多的成绩下滑得更严重了。

  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找到她谈话,她将小说创作之事告诉了老师。

  蒋多多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帮助,发挥自己的特长。

  然而班主任泼了她一盆冷水,班主任评价她的小说“逻辑混乱,文笔一般。”班主任还让她收心学习,如果还想写小说,就等考个好大学,再继续深造。

  班主任的话让蒋多多心凉了,她没有在班主任那里得到积极的回应,她更加厌学了。

  又加上她在报纸上读了一些批判高考制度的文章,她也觉得高考制度不合理,在她看来“教育全部是为了高考,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更谈不上因材施教”。

  

  后来,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兴趣爱好,能学到什么呢?”

  最终,在高三下学期,蒋多多萌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她要在高考试卷上“批”高考。

  她不相信通过高考上大学是她唯一的出路。

  

  03

  为了实现自己的疯狂计划,在高考前几天,蒋多多就一步步将想法具体化,甚至还拟了“草案”。

  2006年6月6日晚,蒋多多像往常一样睡觉,父亲提出要陪她去考试,她拒绝了。

  6月7日,蒋多多6点起床,吃完饭之后,她和同学们一起前往考场。

  她不知道的是她的父亲还是偷偷地去了考场,远远地躲在一个角落里看着她,父亲希望她不会出现意外。

  然而,蒋多多终究还是让父亲失望了。

  在两天的考试时间里,她疯狂地实行着她的疯狂计划,她在高考试卷上累计写了8000字批评高考制度,她还违规用黑、蓝双色笔答题,将她的笔名“碎心飞魔”写到密封线外。

  蒋多多这么做,只希望每门学科都得零分,从而引起教育部门的关注,从而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

  高考结束后,蒋多多没有向任何人透露她的疯狂举动,父母问她考得怎么样?她也不作答。

  为了不给蒋多多太大的压力,她的父母便不再问她与考试相关的事情。

  

  在等待考试结果出来之前,蒋多多先等到了高三毕业生填志愿的日子。

  6月12日,她去了学校,她让同寝室的同学帮她拿了一张志愿表。

  她知道自己不可能被任何一所大学录取,于是她在志愿表上填下了北京大学和华侨大学。

  填完志愿之后,蒋多多拿着自己积攒的200元钱前往郑州,她的姐姐在郑州读大学。

  蒋多多告诉了姐姐自己的所作所为,姐姐批评她太幼稚。

  在郑州待了没多久,因为喜欢山东,她去了山东菏泽。她在菏泽的大街上转了半天,觉得没什么意思,便又回了郑州。

  在郑州姐姐同学的宿舍呆了两天后,她回到了南阳。

  但到了南阳,她也没有回家。她在南阳找起了工作,看到电线杆上有招工的小广告,她就会联系。

  然而不是遇到中介要钱,就是嫌弃她年龄小个子矮,她不得不感叹“找工作真难”。

  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一通电话打到了她家里,是她班主任打的电话。

  蒋多多知道该来的那一天要来了。

  

  04

  6月23日晚,蒋多多的母亲接到了蒋多多班主任的电话,蒋多多母亲问是不是分数的事情,班主任对她说是其他的事情,并叮嘱她让蒋多多第二天去学校一趟。

  挂完电话,蒋多多联系了在南阳市区叔叔家借住的蒋多多。

  6月24日,蒋多多到达学校,班主任给了一份《考生参加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决定书》让她签字。处理决定书上写着取消蒋多多的文综成绩。

  让蒋多多诧异的是竟然只有一门“考试违规处理决定书”,她问班主任只有一门吗?班主任说上级只给了这一份。

  

  蒋多多难受了,因为她知道她所有学科考零分的计划失败了,引起教育部门重视无望了。

  那天,蒋多多还告知了班主任她是故意违规,是想推动高考制度的改革。

  班主任听完之后,批评了她,对她说:“你写这些干啥?教育制度不是你所能改变的。”

  那天,走出校门之后,蒋多多没有回家,这可把她的父亲急坏了。

  

  第二天,他的父亲赶到了南阳市,四处寻找着蒋多多。

  最终,在白河大桥上,她发现了蒋多多。他看着蒋多多时不时对着大河发呆,时不时在大桥上来回走动。

  蒋父担心蒋多多想不开,他冲上前去,一把抱住了女儿,劝她回家。

  蒋父知道女儿心情不好,回到家后,他和妻子什么也没问。

  2天后,蒋多多所有学科成绩出来了,她语文18分、数学30分、英语66分、文综0分。其中“文综”因用两色笔答题,按违纪处罚,判为0分。

  这不是蒋多多想要的结果,也不是她父母想要的结果。

  没过多久,媒体报道了蒋多多的所作所为,称她为“零分女孩”。

  

  蒋多多的所作所为引发了热议,她的父母也从媒体报道中得知了蒋多多故意考零分的事情。

  他们非常难过,为女儿的未来前途更是忧愁不已。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蒋多多的母亲流着泪说:“这孩子是听话,但做任何事,从不跟家里商量!你看,就这样把自己给废了。一个孩子,跟高考制度较什么劲!”

  “拿自己的一生赌,值得吗?”

  蒋多多的母亲希望蒋多多能复读,即使借钱、贷款她都愿意。

  她说:“农村的孩子没有出路,做家长的唯一希望就是孩子考上理想大学……”

  

  05

  自从被媒体曝光疯狂举动后,蒋多多引发了热议。同学说她傻,班主任说她怪,心理学家说她心理不健康。

  对于此,蒋多多没有多说什么,她只对媒体强调“不后悔,从来不后悔!”

  

  她也没有选择复读,而是想凭借自己的能力闯出一片天地。

  她对媒体说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演员或者小说家。

  如今16年过去,她实现梦想了吗?

  现实很残酷,演员梦、小说家梦对于现在的蒋多多来说太过遥远了。

  2006年之后,蒋多多曾去一所职业中专,学习电脑知识。后来正式踏入社会,因为学历低,她找不到好的工作,只能做服务员、工厂女工之类的工作。

  最终,在折腾一番之后,她回到了村里,结婚生子,过起了父辈的生活。

  她也曾寄希望于小说,但她的投稿基本都石沉大海,她的小说家梦也碎了。

  那么,经历了人世浮沉,蒋多多后悔了吗?

  她后悔了,她说她当年“挺愚蠢的”。

  然而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她为当年的任性、疯狂付出了代价。

  也许当年的一位专家说得对,“倘若真正地关心社会、关心教育,就应立足于好好学习,好好考试,取得参与社会的权利,参与到社会改革中来。而那种‘希望各科成绩为零’的偏激做法,实际上就是自己放弃了自己参与社会改革的权利。如此,其做法就有点愚蠢和无知了。”

  不管如何,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无法改变。还是希望蒋多多将以后的生活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