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杜甫被叛军围困后无奈的哭诉!

  嗨,大家好,这里是尘世小诗童。今天我来给大家说说杜甫《春望》这首诗的鉴赏和感悟,是不是非常期待呢?进来了就点个关注吧,每天都会有更新!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757年三月杜甫身陷长安叛军中时所作,小编认为这宣达出诗人当日的真情实感,是对现实无奈的哭诉。草木渐深,春花开又落,人既感时,不免见花而流泪;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人因恨别,闻啼鸟而惊心。首联和颔联是浑然一体,上下相呼应的,抒情写意,并没有躲躲藏藏。

  司马光《续诗话》云:“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不可编举。”我认为封建文人过分地强调“兴观群怨”“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类的含蕾说,把杜诗解成歇后的谜语了。难道长安劫后,只剩下“山河在”,别“无余物”了吗?

  小编觉得这其实真有点夸大了,《哀江头》里明明写着:“江头官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只不过下了“锁”而已。“草木深”,长安就已“无人”了吗?“黄昏胡骑尘满城”,还有“王孙泣路隅”(《哀王孙》),城中百姓更不可能全部逃亡,只不过闯进反军来罢了。诗中明明写着“国破”,“感时”,谁还必得兜个圈子,然后才“时可知矣”?诗人并没有跟读者捉迷藏,未尝“意在言外”,一览便知,更不待“思而得之”了。司马光他这样一解释,把一篇好端端的直抒胸臆的诗歌,解释成晦涩迷离的格调,求之过深,反而走失原诗的作意。

  近人有注颔联的说:“‘感时’句,因为感伤国事,见到春日花开烂漫,反而使人流泪。‘恨别’句,和家人们离隔很久,听到春鸟和鸣,反而使人惊心。”大约就是受到司马光所说的“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的影响,过分地强调“反而”,只见到春日“花开烂漫”,没想到春暮落英缤纷;只“听到春鸟和鸣”,没意识到春夏之交,子规声声啼唤的“不如归去”;而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与所书往往偏是重在后者,更何况杜甫写此诗时正在暮春三月里。我们从“花落子规啼”(温庭筠《菩萨蛮》)去领会这里感时恨别的情景,也许意象更真切些。

  其实我们研究问题的时候,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我们应该“书诸绅”,时时检查自己。小编也知道说容易,想要做到这一步却是非常困难,但也要朝这个方向去思虑行动。主观、片面,就会产生偏见或成见。抱着偏见,当然不是科学的研究态度;坚持成见,更将离开真理愈来愈远。结果是“扣槃扪烛”,谁也没有弄清真象。就用《春望》一诗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吧。

  这是五律一首,四十个字。各个人分析注释起来,就大不相同,却又同样地暴露出各自的观点。有的人是戴着“人民性”、“爱国精神”的有色眼镜去看这首诗的。他们曾经这样分析过:“热爱祖国山河,也就分外敏感于国破家亡的惨痛。”“爱惜祖国的山河,不只是为了大自然的壮丽,也为了国家民族,也可以说是为了眷念着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人民。”还说:“起首两句,我们仔细地咀嚼它,它在如何地表达出诗人对祖国山河草木的热爱啊!一个‘深’字点明了草木的茂密,也倾吐出自己的深情;一个‘在’字,表明了物是人非之感,也肯定地说出对祖国的信念与自己的凛然正气。‘国破’一定是暂时的现象,而山河长‘在’,总会有一日重复金瓯,无一伤缺!”他们分析得理直气壮,分析得到底对不对呢?小编觉得它也对也不对。其实该诗并没有那种衰杀的,毫无希望的悼念悲沮的含意,我们在这里应该体会与学习杜甫的坚韧与挺拔。

  颔联,本意可能是:我在感时,故见落花而流泪,人因恨别,乃闻啼鸟而惊心。因受格律的限制,不得不压缩为五言,把谓语的“见”、“闻”等只好省略去。过去有人为了宣传舶来的艺术理论,曾将这两句曲解为:人既感时,见花带露,就会觉得花分明也在流泪;人既恨别,闻鸟惊啼,就也硬说鸟分明也在伤心;这是创作过程中、诗人想象的“移情作用”。小编想说,这是用资产阶级的佻巧去曲解诗人杜甫“感时恨别”的朴素感情。

  更有甚者,过去还有人把颈联的“家书抵万金”,译成:“接到一封家信,好比发了一笔横财!”简直是用拜金主义的辞令去翻译杜诗了,这是在太离谱了。由上面这些例证,可见分析、解释或翻译杜诗的人们往往有偏见或成见,不是曲解,就是拔高,都不够科学化,不是实事求是,也就不能清理古代文化,不能为人民服务了。

  此诗的主题是“恨别”,“感时”是陪衬。第三句上承第一句,第二句下启第四句,这一句又是承上启下的,它是这一首诗的中心,主旨是恨别思家,普通的抒情诗罢了。当然,起句中有忧国的思想因素,但它是次要的,不是全篇的宗旨。在以前,小编一眼看见“国破”、“城春”,马上就想到诗人热爱祖国与人民,一看见“山河”、“草木”,马上就想到诗人热爱祖国的风物主观偏爱,其实也是高估了古人,杜甫本身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颈联,家书之所以像万金一样贵重,由于得来不易;其所以难见家书,由于烽火连天。可见“烽火”句原是“家书”句的衬句,不该认它为主题,而且一看见“烽火”字样又想成是诗人在满目烽火中又在忧念天下苍生了。“连三月”是说757年(至德二载)春季的三个月,其时战事紧张,杜甫很难得到外部的信息。早在756年的6月,潼关已经失守,倘主要说国家烽火事,就不会只写“连三月”了。足证是家书为主,烽火为衬;那么,结句的骚发忧愁,也主要是“恨别”,和上年秋天写的《月夜》相差无几。无论如何,杜甫身陷长安叛军中所作的这首《春望》,小编觉得是一首艺术造诣非常高,一首流芳百世的好诗,虽流露出杜甫对现实无奈的哭诉,同时也是作者对大唐国事、家事的关怀。

  好了,本期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大家对杜甫《春望》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呢?不妨留言告诉小编吧,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别忘了帮忙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你的每一个支持,对于小编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创造动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