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圆满落幕

  南昌东郊、瑶湖之畔,昨日,2022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圆满落幕。

  从2019年到2022年,南昌,正通过中国航空产业大会和南昌飞行大会,打造中国版“西雅图”。湛蓝天空下,胸怀制造强国凌云志的英雄城,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发展新机遇,不断汲取前行力量,镌刻下砥砺奋进的光荣与梦想。

  多支飞行表演队奉上精彩空中大戏

  历届南昌飞行大会,特技飞行表演都是“重头戏”。

  11月14日,南昌飞行大会开幕前10天,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军用大型多用途运输机——“鲲鹏”运-20大型运输机载着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人员、设备飞抵瑶湖机场,这也是“红鹰”飞行表演队首次在由地方政府主办的飞行大会上进行动态飞行展示。

  在南昌飞行大会的飞行表演上,拖着彩色烟带的“红鹰”飞行表演队如雄鹰展翅,起舞蓝天。8机钻石队盘旋、6机横滚、5机开花、双机对冲、单机绕轴……随着表演动作的完成,彩色烟带时而如盛开的花朵,时而如绚丽的彩虹,引得观众阵阵喝彩叫好。

  “红鹰”飞行表演队驾驶的教-8飞机是航空工业洪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教练机,为“南昌制造”。“此次来南昌,我们飞行表演队成员非常激动,也非常自豪。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飞行表演任务,我们根据气象条件制定了3套方案,精心准备、精准实施、精益求精,展示出我们教-8飞机良好的性能。未来,我们将以开放的姿态,宣传空军文化,展示院校风采,让更多观众近距离感受‘红鹰’飞行表演队的魅力,感受新时代人民空军建设发展的巨大成就。”“红鹰”飞行表演队队长张立斌说。

  在今年的南昌飞行大会上,本土飞行表演队“红星”再次亮相。同时亮相的还有今年才加入“红星”飞行表演队的空军第6批女飞行员、中国空军首批本科女飞行员刘宇环。“30年前,我就驾驶初教6开始飞行训练生涯,放单飞那天也刚好是我20岁的生日。”刘宇环说,如今再次登上初教6翱翔蓝天,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除了“红鹰”、“红星”飞行表演队之外,本届南昌飞行大会上,还有来自俄罗斯的“传奇”、“极限”飞行表演队,南非的“飞行家”飞行表演队和“红牛”特技飞行表演队等多支队伍,为南昌市民奉上了一场精彩的空中大戏。

  “必须现场看国产大飞机,太激动了!”随着C919国产大型客机出场,现场立刻发出欢呼声。观众吕凤娇告诉记者,国产大飞机是“大国重器”,南昌为这项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南昌人倍感骄傲。

  展示“南昌制造”硬核实力

  南昌航空产业力量,从来都是南昌飞行大会舞台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放眼每一届的南昌飞行大会,“南昌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

  展区里,C919国产大型客机、ARJ21支线飞机、“猎鹰”L-15教练机、初教-6、AC系列直升机、运-5、农-5和初教-5等一字排开,向世界展示着“南昌制造”的硬核实力;Bell407直升机、R44直升机、阿若拉运动飞机等主流通航飞机更是吸引了不少航空爱好者前来“打卡”。

  不仅仅是“南昌制造”,静态展示区中,国内外知名的客机、公务机、应急救援直升机、主流通航飞行器等近百架飞机集体亮相,展示机型、架次及参展企业数均为历届之最;

  ……

  作为东道主的南昌,见证南昌飞行大会和南昌航空产业在蓝天之下,相互成就,并肩前行——

  从第一届以本土制造飞机为主到第二届C919全球航展“首飞”;从第三届“鲲龙”AG600超低空投水表演,再到本届“鲲鹏”运-20载着“红鹰”飞行表演队飞抵南昌,中国“大飞机三剑客”在不同时间齐聚南昌。

  南昌飞行大会为南昌带来的产业因子,同样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

  从0到1的突破,始于瑶湖机场。

  2018年10月27日,历经2小时6分钟的飞行,C919国产大飞机102架机平稳降落于瑶湖机场。

  C919的南昌“首秀”,让新时代的南昌“航空梦”再次起航。

  为了承接C919的起降,南昌必须在347天里完成一座军用3级永备机场的建设——开工后,每天七八百辆工程车24小时连轴转、成百上千工人吃住在工地……从2017年3月25日全面开工到10月31日竣工,220天的时间里完成了逾一千万吨的机场总填方量以及机场跑道、滑行道、联络道等场道工程建设,这也创下了机场建设的“江西速度”。

  随后,由冠一通用飞机历时三年研发、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发四座固定翼通用飞机GA20的首机在南昌下线并完成滑跑演示。可以和国际通航整机企业竞争的通用飞机从蓝图变成现实,标志着中国通航民企首次展示了自主知识产权硬实力,实现了通航飞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

  如今,包括航空工业洪都、商飞(江西)飞机制造、中发天信在内的多个项目落户南昌航空城。在本届南昌飞行大会上,包括大范围高分辨率航空影像数据获取与处理项目、嘉鼎航天用树脂和预浸料以及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项目、检测检验认证总院国家级航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在内的20个项目正式签约。这也意味着,南昌航空产业开始抢占制高点、培育增长点、打造闪光点,进入发展快车道。

  专家学者把脉航空产业发展

  “全市拥有在建航空产业项目80余个,集研发、制造、运营于一体的航空产业链正加速构建,已成为我国国产民机、教练机的科研生产重要基地。”市委常委、副市长肖云表示,2019年至2021年,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累计签约航空产业项目和人才项目66个、投资总额近千亿元。

  南昌飞行大会上,“江西军团”的持续“扩军”,离不开本土航空产业的不断发展——2021年全市航空产业实现总收入770亿元,同比增长28%,占全省比重超过50%;其中,航空装备产业营业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38%。

  目前,随着江西航空研究院正式挂牌,中国商飞江西试飞基地、江西先进复材研发中心、中国商飞上飞院(南昌)机体设计中心、北航江西研究院、北大南昌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全面启动,南昌已基本形成覆盖设计、审定、制造、试验、试飞、交付等环节的产业发展能力。

  而纵观南昌航空产业发展史,其跨越式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航空产业大会的助推——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齐聚南昌,为江西航空产业发展“把脉”。

  “南昌有着非常坚实的航空产业发展基础。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就诞生在南昌,因此我们说南昌是‘中国现代航空产业的摇篮’不为过。”中国航空学会名誉副理事长、航空工业集团科技部原部长张聚恩告诉记者,江西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省会南昌在通用航空及无人机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由于江西省航空产业发展的基础较好,南昌理应在航空产业领域为国民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闫楚良则认为,在航空产业发展方面,江西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特色。“江西拥有独有的航空产业、航空院校作为支撑,发展旋翼无人机的前景可观。”

  “我希望在新能源、智能智造等领域内,南昌能将飞机制造业提高到新的水平,同时用自主创新开辟出中国航空产业新的局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培德说。

  从1到无限,南昌航空产业未来可期。展望未来,助力中国制造闪耀国际舞台,南昌大有可为。

  全力打造“一中心、五基地”

  “南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在这4年里,南昌飞行大会越办越好,南昌航空城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我第一年来的时候,这里还没有完全建好,如今你看,一座现代化‘航空城’已经拔地而起。足以说明,一座展会改变一座城。”作为连续四届南昌飞行大会的“官方解说”,高鹏举发出这样的感慨。

  高鹏举不仅一路见证了南昌飞行大会从“零”到“林”的演变,同时也切身体会到南昌航空城从面貌到管理的全方位升级。

  办一届飞行大会,需要完善的城市配套,广迎八方来客。而南昌,亦可依托南昌飞行大会这一平台,构建起更广阔的发展格局。

  “双向奔赴”四年来,中国航空产业大会和南昌飞行大会无疑是加速南昌航空城蝶变的重要推手。

  从南昌市区出发,向北行驶40分钟,就是南昌航空产业的核心区——南昌航空城。

  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水塘滩地,荒草丛生;如今,随着南昌航空产业规模的日渐庞大,高新区的知名度愈发增强,产业、人才的聚集随之而来。自带航空产业基因的南昌航空城以50平方公里的面积,成就了国内最大航空产业集聚区。

  南昌为什么要建设航空城?

  答案很简单——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而南昌,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江西更是全国唯一一个既能生产固定翼飞机又能生产螺旋翼飞机的省份,也是中国直升机、教练机研制生产的双核心基地。

  “南昌是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的地方,将企业设置于此,也是基于南昌拥有相对完善的航空产业园区和产业链。”江西中发天信航空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宇说,公司将研发生产基地设置在南昌,既是出于企业与产品定位的考虑,同时也因为南昌在企业用地、厂房建设、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了不少支持。

  “过去,航空发动机技术长期被欧美国家垄断与封锁,我们必须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赵宇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南昌航空大学以及多家省内加工制造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航空工业洪都针对飞行器动力装置也开展了多次技术交流,意向合作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从蹒跚起步到振翅高飞,南昌补短板、强弱项、争机遇——建立航空产业的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成立航空产业招商工作专班,执行“一企一策、一企一方案、一企一专班”的“三个一”工作机制;以航空工业洪都、商飞(江西)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基础,着力引进一批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落户;全力打造南昌航空城和空港新城“两大核心”,加快形成双核引领、错位发展、多区协同的产业格局。

  “我们以创新发展为方向,努力打造国内重要的航空研发制造中心和国产民机创新示范基地、航空产业军民融合示范基地、飞行器维修交易基地、通航运营管理服务基地、航空人才综合培训基地在内的‘一中心、五基地’。”南昌航空城管委会党委书记、主任喻辉说,到2025年,南昌航空城将形成完整的创新产业链和保障体系;2035年,南昌航空城将建成实力雄厚,具备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航空科创中心。(南昌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