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E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在北京人发现以前,世界上特别是非洲已经发现了比它时代早得多而且又十分丰富的人科化石。但是,北京人为研究距今70万——20万年左右的人类发展历史提供了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资料。因此,对北京人的研究有利于

  A.了解古人类进化的历史 B.确定它是中国人的祖先

  C.了解人类审美观念的形成 D.确定它是中国最早的人类

  2.2019年,北京平谷上宅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闖器、磨制石器和半地穴式房屋遗存,这三类考古发现还出现在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3.考古学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结构水井,在半坡遗址发现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这 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的居民们( )

  A.过着定居生活 B.使用磨制石器 C.学会制作陶器 D.饲养家禽家畜

  4.“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吞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传说中能引起早灾的鬼怪),雨止,遂杀蚩尤。”上述材料

  A.没有任何历史研究的价值 B.记述涿鹿之战的真实历史

  C.是否与历史吻合尚待考征 D.说明古代曾存在神仙鬼怪

  5.下图是《史记》木纪目录(部分),据所学知识推斯卷二至四的标题依次是

  

  A.夏本纪、周本纪、殷本纪 B.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

  C.殷本纪、夏本纪、周本纪 D.殷本纪、周本纪、夏本纪

  6.“商代晚期的铜浇铸技术极其高超,说冠绝全球也不算为过”,能体现商代青铜铸造工艺的是

  A.

  

  B

  

  .C.

  

  D.

  

  7.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大篆

  8.公元前260年,秦王亲自来到河内,井把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征调到战场,拦截赵国的救兵,断绝他们的粮食。当时,秦赵两国激战于

  A.城濮 B.桂陵 C.马陵 D.长平

  9.2200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的是

  A.都江堰 B.灵渠 C.郑国渠 D.邗沟

  10.“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此观点认为百家争鸣

  A.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B.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

  D.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11.《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中第二章的标题是“战将与思想家的时代”,与该章节内容相关的历史时期是

  A.夏商 B.西周 C.东周 D.秦汉

  12.“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适用于评价秦

  A.商鞅变法 B.统一中国 C.修筑长城 D.焚书坑儒

  13.“在古代,阻碍平天下最大的力量,自然是列国的纷争。”因此,秦灭六国后实行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刺史制

  14.下表反映了秦朝统治具有的特点是

  

  A.奸臣当政 B.凶恶残酷 C.中央集权 D.急于求成

  15.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西周国人暴动 B.秦末农民起义

  C.东汉黄巾起义 D.西晋八王之乱

  16.汉高祖和他的许多文臣武将,绝大多数都是在反秦斗争中涌现的社会底层人物,这种“布衣卿相之局”

  A.有利于实行郡国并行刺度 B.有利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D.不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7.汉初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昭宣中兴 C.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

  18.郑吉是某机构的首任长官,史书记载:“汉之号令班(颁行)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据此推断郑吉所在机构是

  A.丞相府 B.御史台 C.西域都护府 D.太学

  19.“国祚”指王朝维持的时间。参考下图,可计算出西汉王朝的国祚为

  

  A.195年 B.210年 C.221年 D.442年

  20.汉和帝即位时,继母窦太后临朝。她任用其兄窦宪担任侍中,后升为大将军。窦宪的女婿郭举图谋加害和帝。和帝与宦官郑众设计大举捕杀窦氏党羽,逼窦宪等人自杀。郑众因功被和帝封为鄹乡侯。上述材料反映了

  A外戚宦官专权 B窦太后任人唯亲 C宦官抢夺政权 D汉和帝阴险狡诈

  21.与此前的龟甲、兽骨、青铜器、竹木简、丝帛等书写材料相比,纸的优势是

  A.不易损坏且容易携带 B.价格便宜且分量很重 C.不易损坏且原料易找 D.价格便宜且易于推广

  22.据《三国志》记载:“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剖开)割(割除)者,便饮其庥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上述史料记载的治疗方式的开创者是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23.“五体投地”“现身说法”“皆大欢喜”等词语都源自佛经,这说明佛教的传入

  A.促成了政治改革 B.迎合了民众愿望

  C.发展了社会经济 D.丰富了中国文化

  24.“对于曹操的统一战争,XX是个句号。从此之后,曹操退回北方,终止了南征的步伐。对于孙刘两家来说,X是个逗号。他们还要继续划分曹操退出后的半壁江山.对于社会进程来说,XX是个问号,社会还要经过怎样的道路才能走向统一。”上述材料中的XX指的是

  A.垓下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5.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某时间段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导致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A.人口南迁 B.持续天灾

  C.粮食减产 D.战乱频繁

  26.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宋、北魏 B.西晋、宋C.北魏、宋 D.末、西晋

  27.499年,皇帝从前方回来,他坐在车中,留意街上行人的服饰,见有不少妇女仍穿着鲜卑服,就责备尚书没有尽到职责。上述材料中的“皇帝”是

  A汉武帝 B魏武帝

  C晋惠帝 D北魏孝文帝

  28.陈老师上课时使用了下列三幅图片,他正在上的这节课的主题最可能是

  

  少数民族采桑图 汉人胡食图 汉族妇女蒸馍烙饼图

  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29.某论文写道:“现在河南或山东,石榴树可以在室外生长,冬天无需盖埋,这就表明六世纪上半叶河南、山东一带的气候比现在冷。”该论文可能参考了

  A.《史记》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水经注》

  30.下图为我国发行的一枚邮票,这枚邮票上有下列文字:“数学家,精确算出圆周率为314159265”。这枚邮票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A.祖冲之 B.贾思勰 C.王羲之 D.顾恺之

  二、综合题

  31.“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他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材料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德经》

  译文:“道”永远是顺其自然的,却又像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君主若能遵循道的原则,无为而治,天下万物就会按自身规律正常发展

  材料三:(公元前123年)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知水草处,军科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骞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顾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汉书·张骞传》

  材料四: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

  译文;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一百个老百灶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请回答:

  问题一:请你指出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时期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了谁在政治上的什么思想?请举出与材料二作者同一时期的中国思想家两例。

  问题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得以“知水草处”的原因。材料三反映了张骞出使西域带来了哪些影响?

  问题四:材料四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问题五:王国维曾提出“二重证据法”。上述材料作为文献,可视为第一重证据。哪些物品可作为第二重证据与文献相互印证?

  32.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才选拔有不同的标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的统治阶级都是世袭的贵族,也称世族。……所谓“世卿”是指在天子或诸侯之下的世祖世袭地享有卿的地位并且掌有政权者。……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封镇于鲁,称鲁公,他的次子则在王室世袭父职,代代为王朝卿士。——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标准)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处以大小不同的刑罚)。……宗室(王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有(军)功者显荣(显赫荣耀),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荣耀)。——《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及(董)仲纾对策,推(拉崇)明(宣扬)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秀才)孝廉(孝顺廉明的人),皆自仲舒发(开始)之。——《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问题一:请你指出材料一中伯禽得以称鲁公与哪一制度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问题二:请你指出材料二反映了哪一事件中的哪一措施?说说这一事件对所在诸侯国的聪响有哪些?

  问题三:材料三中对董仲舒进行策问的皇帝是谁?你可以从材料三中获取哪些信息?

  问题四:请归纳上述材料所述历史时期官爵(官员)选拔标准的变化历程。任选其中一个标准并对其局限性进行评述。

  三、论述题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广人柝,农业生产落后。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示物品中哪一物品比较适合与牛耕技术搭配并说说你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示现象给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

  (2)有人认为:“生产工具是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也有人认为:“劳动力是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你怎么看?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