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我的梦”

  新华网拉萨9月5日电(记者薛文献、索朗德吉、张宸)家庭贫困的孩子受益“三包”教育政策,顺利完成学业;内地西藏班让农牧民的孩子走出大山,享受内地优质教育资源……50年间,西藏建起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硕博士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成千上万人从走进学校的那一刻起,开始了自己的追梦历程。

  “如果没有‘三包’政策,我早就退学了。”

  20岁的拉姆是一个“准大学生”,她的老家在日喀则市南木林县达孜乡达孜堆村。位于西藏中部的南木林是人口大县,收入较低。拉姆的父亲经常外出打工,一年收入两万多元,母亲在家务农,一家人的日子并不富裕。

  到了上学的年纪,拉姆来到达孜乡完全小学读书。吃、住、学习全是免费,上学几乎不用花什么钱。父母亲从未为她的上学发过愁。

  “学校的伙食一直开得很好。跟家里比,同学们更喜欢吃学校的饭。乡里有要求,适龄儿童都要入学,发现哪家的孩子辍学了,一定会千方百计找回来。”拉姆告诉记者。

  初中毕业时,拉姆曾考虑过辍学去打工,帮助父母减轻家里的负担。后来得知“三包”政策在高中阶段仍会继续执行,而且补助还提高了,这让她坚定了继续读书的信念。

  “三包”即“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西藏从1985年起实施“三包”政策,30年来,国家累计投入资金80.74亿元,为实现学生有学上、上得起学、留得住提供了坚实基础。2012年,西藏“三包”政策延伸扩大到15年,覆盖学前三年幼儿教育到高中阶段所有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确保每一名农牧民子女都不会因家庭贫困失学。

  “我和我的家人坚信只有上学才能改变命运。我报的是师范专业,将来希望当个好老师,成为一名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拉姆说。

  “作为内地西藏班的学生,我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

  36岁的罗布次仁现在是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副处长。1991年,12岁的罗布次仁从西藏南部曲松县邛多江乡完全小学考上了北京西藏中学。那时他对北京的了解,仅限于天安门。母亲不想让他离家太远,但拗不过倔强的孩子。为了到北京去,在邛多江村长大的罗布次仁在母亲的织布机下哭了一下午。

  这一去,罗布次仁在北京读完了初中、高中和大学,整整11年。走上工作岗位多年后,罗布次仁对内地求学经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从内地回到西藏,带回了新知识、新观念、新视野。让我们看问题更客观、全面、包容。只有真正的了解,才有真正的尊重。”

  1985年,内地16个省市开办西藏班(校)。目前,全国21个省市举办西藏班,有各级各类在校生2.69万人。30年来,内地西藏班累计招生10.77万人,为西藏培养输送了中专以上人才3万多人。

  罗布次仁将西藏班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写成了《西藏的孩子》一书,荣获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目前正筹拍电影。

  他在书中写道:“如果没有考上内地西藏班,我也许跟舅舅格桑一样是个牧民,也许跟哥哥一样,穿梭在家乡的山山水水之间。”

  “西藏高等教育有独特优势,奠定了我一生的学术基础。”

  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教育事业长足发展,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办学层次涵盖了硕博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专科生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目前,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学前教育、城乡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15年免费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近30万人。

  52岁次旦扎西是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也是首位藏族长江学者。他说,西藏高等教育有独特优势,奠定了我一生的学术基础。

  1980年考上西藏大学藏语言文学系后,在东噶·洛桑次仁教授等多位著名教授的悉心教导下,次旦扎西如饥似渴地学习藏民族各类传统文化知识。“学习中遇到任何问题,不论是藏语言方面,还是因明学、藏医药方面,总有老师帮我解疑释惑。在藏大的学习,奠定了以后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

  毕业后,次旦扎西留校工作,成为西藏历史上首批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多次获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江学者等荣誉,在藏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在西藏大学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改变了我的人生。”作为西藏本土教育培养出的第一个长江学者,次旦扎西切实感受到了西藏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西藏现代高等教育尽管起步晚,但既有传统文化的积淀,又结合了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有自己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