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的河南高考,我步行40多里去考试却落榜了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郭兵 文 网友供图

  阅读提示: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复高考。1977年11月,河南发布1977年河南省高招简章,一批人的命运被改变。1977年的河南高考考了哪些科目?卷子长啥样?学生是怎么备考考试的?今天“老照片里的河南”带您回顾1977年的河南高考。

  考卷:

  手工刻写后印刷,1977年的河南高考试卷长这样

  刚恢复高考,由于各省教育水平差别很大,且准备时间有限,遂实行各省自主命题,6月7日,省档案局(馆)接收征集处正处级调研员刘志远告诉记者,1977年这套河南自主命题的高考考卷作为特殊历史见证被保存在了省档案局(馆)。

  (1977年的河南高考语文卷)

  (1977年的河南高考数学卷)

  这套试卷有数学、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英语8个科目。试题用手工刻写,然后制成铜锌板印刷;史地、理化均是合卷,一张大小约32开两面印刷的纸张;试卷只印试题,答题纸另附,考后试卷、答题纸、草稿纸一起密封,答案写在草稿纸上只要正确也给分。

  大部分科目都设置了必答题和选答题,考试题目并不难,比如语文试卷中有这样的题目,解释“鞠躬尽瘁”“哗众取完”“杜撰”等词语的意思,把《愚公移山》文言文片段翻译为现代汉语。这些题目对于这两天参加高考的“千禧宝宝”们来说,可谓是“送分题”。但是受制于当时的教育条件和录取率,这些题目是当时很多人难以逾越的关卡。

  根据省招办编印的《河南招生考试志》记载,1977年,河南全省共有708097人参加考试,实际录取9374人,录取率为1.3%,也就是说约每75.5名考生录取1人。

  考生:步行40多里路去考试,我却落榜了

  1977年11月5日《河南日报》刊出的《招生简章》

  1955年出生的薛留锁如今已经退休3年。1977年他还在驻马店平舆当知青。1977年11月5日,薛留锁从报纸上见到了《1977年河南省高招简章》。相关内容有报名条件,报名办法、时间、注意事项、考试时间以及录取时间,考试时间定在12月8日、9日两天。11月20日,他到公社填写了报名登记表和准考证,并填报了相关的志愿。12月7号一大早,他就起床烧火做饭,带着考试用品和餐具去考试。“毕竟我们离万冢考点有40多里路。直到近午,我才赶到了万冢公社的考点。”薛留锁回忆说。他所报的理科考点设在公社高中。这里的二十来个教室已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玻璃的窗户全部用塑料布钉好了。桌子的一角整齐地贴着考号。考务人员还在忙着考前的准备工作。

  (薛留锁的准考证)

  8号上午先考语文,问答题和文言文译文比较顺利,但基础知识答得比较吃力,由于时间宽裕,语文考试相对轻松。

  可是下午的物理、化学和第二天的数学考试却给了薛留锁当头一棒。“拿到试卷,一看试题,我才知道自己所谓的学习连知识的皮毛也未触及。”薛留锁说,上学时,没有系统学过物理课,只开设了一门工业基础,跟考试内容相差比较大,考试考不好也在情理中。数学考试时,薛留锁抬头看了一眼考场。一个女孩正在摆弄着长长的发稍。试卷上,除了考号外一个字也没写;能看到的只有几个人在稿纸上或卷子上画着什么,多数人坐在那里看着卷子发呆。

  由于数理化考试的失败,薛留锁对政治考试失去了兴趣,草草答完试,没有检查就交了卷子。此时,考试才进行了四十来分钟。

  (地理复习资料)

  1977年高考失利,让薛留锁心情低落好很长时间。1978年回郑州过春节,父亲劝他改文科再考一次,“父亲跟我说,只要认字,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看懂还是不难的,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于是,家人找来《中国通史简编》,《知识青年地图册》等资料开始复习。1978年7月19号,薛留锁再次来到了万冢考点,等着20、21、23日三天背水一战。除了数学外、其他科目答起来相对轻松,只不过这次的英语考试让他印象深刻,由于英语成绩不计入总分,“考场很空旷。16个人的教室,只来了4个人考试。即使来的这4个人,面对英语试卷,也都是大眼瞪小眼。”薛留锁草草地答了几题,就离开了考场。最终成绩下来,薛留锁的成绩如下:数学6.3分;语文51分;政治71分;历史73.7分;地理87.3分;还有不计入总分的英语14.6分。这次薛留锁成功被汝南师范学校录取, 1979年2月进入学校读书。后来回到郑州担任老师,直至退休。

  (苗尤志的准考证:名字错写为苗友智)

  宁陵县柳河镇苗庄村人苗尤志也是1977年的高考生,据苗尤志回忆,高考报名时个人信息只要填写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然后上交3张一寸照片和5角钱的报名费。当年的12月7日,地上的水洼结着薄冰,他穿着棉袄,背着棉被住进了宁陵县第二高中考点的宿舍。8日上午考语文,下午文科考史地,理科考理化;9日上午考数学,下午考政治,不分文理;10日,考外语、体育、音乐,以及美术初试。苗尤志所在高中的75届、76届、77届共600多名毕业生,只有4人被录取。苗尤志至今不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数,到商丘市招生办公室工作后才得知当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25岁以上考生为276分,其他考生(包括应届毕业生)为180分;理科,25岁以上考生为256分,其他考生(包括应届毕业生)为156分。

  1978年1月中旬,苗尤志接到了宁陵县教育局的体检通知。到了4月初,他在宁陵县教育局领到了录取通知书。直到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被录取到了商丘师范学校。

  评卷:

  在招待所床上评卷子,我们被禁止抽烟

  今年69岁的陈旭是1977年河南高考的评卷老师。当时他是洛阳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被抽调去评阅语文高考试卷。冬季高考后的评卷工作相当辛苦。“所有的评卷老师被拉到一个招待所里,我们集中报到、集中吃饭、集中培训,再分组。”陈旭说,每个房间里住两三个老师,每张床边放置一个小桌子,老师们坐在床沿上评卷,怕弄脏学生的试卷,老师们被禁止抽烟,喝水也要小心翼翼。

  高考语文的评卷老师被分为两组:知识组和作文组。作文的打分具有一定主观性,所以作文组评卷老师一般由只是较丰富的老教师担任,陈旭等年轻老师则被分在了知识组。作文组的评卷流程也较复杂,两三个老师会首先合改一篇作文,找平衡点形成评分意见,再单独执笔评分。改卷子的全过程全部为手工操作,每道题的评分都有老师手工签名。为了减少误判,一套语文试卷的评卷至少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评分——合分——核查。评卷老师打完分之后,有一个专门的合分组把每一道小题的分数相加成总分。合分组成员是从高校里边有财会专业背景的老师里挑选的,合分组成员拿着算盘上岗,还要仔细观察是否有漏评的题目。

  直到现在,高考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改变命运的很重要一步。你是哪一年参加高考的?关于高考你有什么深刻记忆?欢迎跟我们分享。大河报与河南省档案局(馆)联手举办的"档案见证改革开放,寻找老照片里的河南"活动还在继续,欢迎通过两种方式参与活动:

  1. 扫描活动二维码

  2. 如果您有多张照片要上传,欢迎发送至邮箱1059978344@qq.com

  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拨打大河报热线咨询。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侯昺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