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永王:李隆基派他去江东,想谋反差点害死李白!

  《长安十二时辰》的永王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右相李林甫(林九郎)支持他与太子竞争,真实的永王名为李璘,《长安十二时辰》的永王本来与太子感情十分要好,永王刚开始没有想争太子位,两人虽不是一母所生,但是情同父子,李亨当上皇帝后永王谋反,太上皇唐玄宗将永王下旨贬为庶人,李亨剿灭了永王的军队,永王的臣子被诛杀,但是永王的反叛并没有追究,也没有公示,一名将领在战斗中误杀了永王(并非李享授意),这位将军被李亨再也没有任用过,永王也是由于哥哥的宠爱有恃无恐。《长安十二时辰》真实的永王:李隆基一时糊涂派他江东,想谋反差点害死李白!

  永王李璘出生不久后,亲生母亲离世,当时唐玄宗还一直在励精图治,忙于政务并不像后来的那么懒散,根本没有精力照看孩子,比永王大10岁的李亨亲自抚养永王长大,兄弟两人亲密无间,李亨把李璘抱在怀里,哄他入睡亲自喂食,李亨养了李璘十几年到成人,后来原太子李瑛被废了,李亨当上了太子,才搬到东宫办理一些事务。

  当时与李亨争太子位的是寿王,当年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为了让自己儿子寿王李瑁当太子,一手陷害了当时的太子李瑛和另外两个皇子,3人被李隆基一起被废掉,丢掉了性命,没想到武惠妃的算盘打错了,唐玄宗认为李瑁年纪太小,就把年纪最大的李亨为太子。

  李享为人恭谨勤奋,而当时右相李林甫支持寿王李瑁,他认为李亨当皇帝肯定不放过自己,就开始下绊子,不想让李亨继位,还是想扶持李瑁。永王李璘并不得李隆基的喜欢,加上年纪小也没有大臣的支持,所以他一开始是一点想法也没有,反而因为李享当太子挺开心的,李璘长相十分丑陋,据说脖子还有点偏,就是现在俗称的歪脖子,这种相貌当皇帝是不太可能的,也因为这个毛病,所以后宫妃子也不愿意抚养,才由哥哥收养在身边。

  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经历了马嵬坡兵变,已失尽了民心,杨国忠和杨玉环也身死,李亨称帝后李隆基被迫当上太上皇,但是李隆基还是不想放权,诏令自己的所有儿孩子们分领天下的节度使一职,永王李璘成为四个地方的节度使坐镇江陵,握有江南等富裕之地,李璘后来招募了几万名兵士,开始设立了官职有了实权。

  李璘的儿子李偒与很多臣子们拥戴李璘割据一方,李亨在灵武称帝,但是他们在南方十分富有,管辖几千里地方,不如割据一方自立为王,李亨听说了弟弟李璘有人拥戴他谋反,下诏让李璘去蜀地见李隆基,没想到李璘不听诏,沿长江而下攻打江淮一带,高适等人便率兵攻打了李璘,李璘被皇甫侁将军所杀,此事便平定了。

  这件事说白了也是李隆基的原因,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肯放权,结果让李璘心生了妄念,折损了性命,如果他不去当这个节度使,也不会走到这一步,李璘在江陵一直在招兵买马,还把一直在官场上不得志的李白拉了去,李白是以辅助贤王平定叛乱的心,成了永王的幕僚,当时诗仙李白还以为自己要大展仕途了,还写下《永王东巡歌》里面全是溢美。

  李白这个人性格世人也知道,是一个随性洒脱的人,诗文天才还会武功,但就是当官不行,他是没有什么谋反之心的,本来以为永王想平叛战乱,没想到他是割据江东,想占山为王,后来永王兵败了,李白因为他的大作莫名其妙成了反贼要被处死,一世英名差点被毁。

  诗仙李白在好友宋若思的帮助下改判为发配,判其流放夜郎,后来也就断了当官的念头,李璘死后皇甫侁送李璘妻子到蜀地,李隆基十分伤心,估计他心里也明白是自己害了儿子,唐肃宗念兄弟之情,一直没有宣布他的罪行 ,还生气皇甫侁拘捕后,不送过来擅自将他处决,此后再也不任用皇甫侁。李璘的儿子除了李偒,其他人都封了王公,也算是对他仁至义尽。小编认为永王这个人幼年丧母,但有哥哥庇护,本来可以享受一世的富贵,但是被权力所迷惑,听了儿子和下属的意见想占地为王,可以说一时糊涂害了自己。《长安十二时辰》真实的永王:李隆基一时糊涂派他江东,想谋反差点害死李白!你怎么看呢?请点赞留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