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发布,中国内地4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

  · 大学排名

  2022 年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发布,中国内地 4 个学科进入世界前 10

  英国高等教育分析公司 QS 4 月 6 日发布了 2022 年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22)。据整理,此次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 93 所高校 711 学科上榜,上榜高校数量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其中 10 所高校为首次上榜。中国内地共有 4 个学科进入世界前 10,其中清华大学 3 个(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建筑学),中国农业大学 1 个(农业和林业)。

  

  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有 3 个学科进入世界前 50,南京大学 2 个,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各 1 个。

  我国内地高校中,北京大学总上榜学科数量最多,共 45 个,浙江大学 37 个,清华大学 36 个,复旦大学 34 个,南京大学 33 个,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各 30 个。

  中国香港院校共有 7 个学科进入全球前 10 名。

  

  · 实验安全

  教育部开展 2022 年度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将约谈并追责整改不及时、不到位者

  据报道,为确保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高等学校实验室有序运行,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稳定,教育部决定开展 2022 年度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通知,本次安全检查工作将分为 4 个阶段:

  3—4 月为高校自查自纠阶段,各高校参照《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2 年)》,组织对各类实验室进行自查。

  5—6 月为现场检查阶段,教育部将联合其他中央高校主管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开展飞行检查。近年发生过安全事故、前期排查中发现过重大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未达到要求、上一次现场检查整改不到位的高校将被列为重点检查对象。

  7—8 月为整改阶段,教育部直属高校收到书面整改通知书后,完成全部整改工作,并向教育部提交《高校实验室安全整改总结报告》;其他中央高校主管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所属高校整改情况,形成本单位《高校实验室安全整改总结报告》报送教育部,截止日期均为 8 月 31 日。

  9—10月为回头看阶段,教育部根据前期检查情况,联合其他部门在全国组织安全检查入校回头看,检查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对于安全检查工作敷衍了事,存在风险隐患较多且整改不及时或不到位的单位,教育部将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追责。对于存在严重失职渎职行为的单位和个人,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新冠病毒

  研究揭示新冠引发严重炎症机制,抗体治疗仅早期有效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首次解释了新冠感染导致严重炎症,以及急性呼吸窘迫和多器官损伤的机制。研究人员将美国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新冠患者的新鲜血液样本与来自健康人和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的样本进行了比较,还检查了新冠死亡患者的肺组织。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以感染作为免疫系统“前哨”的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但不会产生新的传染性病毒,一旦被感染,在新病毒完全形成之前,这些细胞会因细胞焦亡而迅速死亡,从而释放出强大的炎症警报信号。携带 CD16 受体的单核细胞更易被感染,而新冠患者血液中该细胞的数量会有所增加。研究人员认为,针对新冠刺突蛋白的抗体治疗可能会加剧炎症反应,这解释了为何只在感染早期给予抗体治疗才有效。不过,接种 mRNA 疫苗产生的抗体并不会加剧炎症反应,其原因尚不清楚。相关论文 4 月 6 日发表于《自然》(Nature)。(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

  · 脑科学

  全生命周期的人脑发育图公布

  4 月 6 日发表在《自然》(Nature)的一项研究描绘了覆盖人类整个生命周期的大脑发育标准参考图,展示了人类大脑是如何在生命早期迅速扩张,并随着生命的足迹而缓慢收缩的。研究基于全球 100 多项研究中的来自 101 457 名个体(年龄跨度为受孕后 115 天到 100 岁)的 123 984 张大脑核磁共振成像图(MRI)的数据,分析绘制得到了大脑发育标准参考图。参考图未来可用于全年龄段的脑健康数字化评估和疾病诊断,比如对个体进行从轻微认知障碍到阿尔茨海默病的预测。该参考图按照性别划分,虽然不同研究的评估对象和使用的技术、方法均存在差异,但图表的“预测能力”稳定。同时,这一珍贵的参考图还揭示了一些关键发育期,比如人类脑容量在受孕后 17 周之前到 3 岁之间增加了约 70%。研究团队强调,将这些结果用于临床实践前仍需开展大量研究。不过,该研究的数据以欧洲和北美人群以及这些群体中欧洲裔个体为主,可能导致潜在的偏差。(Nature News)

  · 社交算法

  社交平台算法可帮助诊断早期抑郁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Brunel University London) 和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识别社交平台用户是否抑郁的分类算法 CBPT,准确率高达 88.39%。通过用户的Twitter发帖内容、时间、社交圈等提取和分析 38 个不同的因素,以确定用户的心理状态。该研究使用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 2 个用户数据集约 80% 的数据用于训练,其余 20% 用于测试其准确度,在两个数据集中分别达到了 88% 与 70%。研究者表示,CBPT 可以扩展到其它社交系统,并可能在早期抑郁诊断,就业筛选和警方调查等得到应用。相关研究于 1 月 25 日发表在《IEEE 情感计算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ffective Computing)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