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个大中城市超六成小学、超五成初中开展课后服务
教育部14日召开通气会,根据会议散发材料,近两年来,为解决家长“三点半”接孩子难题,教育部积极推动中小学建立学生弹性离校制度,有效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据统计,全国36个大中城市(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66.2%的小学,56.4%的初中开展了课后服务,43.2%的小学生、33.7%的初中生自愿参加了课后服务。
教育部14日召开“教育奋进看落实”系列通气会,介绍教育部和各地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进展情况和有关工作考虑。
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介绍了热点难点问题治理情况。
一是控辍保学工作。据介绍,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已由2019年5月底的29万减少至6.5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人数由15万减少至2.7万。“三区三州”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由2019年5月底的7.1万减少至2.7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人数由3.3万减少至0.8万。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为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教育部坚持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各地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2018年是近十年来大班额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国平均大班额比例下降到7.1%,其中,超大班额比例下降到0.5%,有14个省份提前实现了到2020年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
三是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各地普遍加快了治理整改进程。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任务的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有1.14万所,占应治理总数的57%。
四是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今年,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总体平稳,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国24个大城市(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和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8.6%。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的11个领域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显示,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名列第一;中国教科院开展的教育满意度调查显示,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名列前茅,其中对小学满意度达87.4%,对初中满意度达80.7%。
五是中小学课后服务。近两年来,为解决家长“三点半”接孩子难题,教育部积极推动中小学建立学生弹性离校制度,有效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明确相关保障措施,不断扩大课后服务覆盖面,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目前,有29个省份已经制定了关于建立中小学课后服务制度的意见,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也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据统计,全国36个大中城市(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66.2%的小学,56.4%的初中开展了课后服务,43.2%的小学生、33.7%的初中生自愿参加了课后服务,参与教师比例分别为58.3%和35.1%。同时积极推动课后服务向市县中小学延伸拓展,满足有需要的家庭和学生需求。
六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社会上也广泛呼吁做好减负工作。去年底,经报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30条),这是第一个全面系统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文件,明确了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和政府各方责任。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减负30条”,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