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指的是哪条河?这句话有何历史典故?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指的是哪条河?这句话有何历史典故?“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的本意是指:一个人可能从前是王侯,过些年后有可能是乞丐。说明事物是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

  这条河指的是黄河。我们都知道,黄河是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由于洪水从黄土高原冲击下来大量的泥沙,时间一长,慢慢沉积了下来,抬高了河床,若干年后,黄河势必往低洼地带改道,重新冲出一条新的河道,所以说黄河是"会走"的河。

  

  民间有俗谚说“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若改道的跨度大,一个村子以前在河的西岸,其后就可能变到东岸去,因此有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历史典故

  这个典故和唐朝名将郭子仪有关。郭子仪是唐明皇朝代的名将,他最大的功绩是安史之乱时力挽狂澜,匡扶大唐于既倒。在他的指挥下,平定了安史之乱。大历十四年(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

  郭子仪封妻荫子,儿孙满堂开枝散叶,他的六子郭暧还娶了唐代宗李豫女升平公主。有一次郭暧喝高了,小两口吵嘴,郭暧打了公主一巴掌,这可吓坏了老公公郭子仪,郭子仪急忙把儿子捆了起来,交给皇帝处理,可是唐代宗笑着对老郭说:"不聋不痴,不做家翁,"小两口吵嘴何必这么认真呢?”并未对其罪责。

  但是到了郭子仪孙子这一代,家庭状况变得有点落魄了,原来孙子小郭坐吃山空不干正事。

  郭子仪之孙由于家财败尽,沿街乞讨来到河西庄,想起奶妈在这里居住,便去寻访想讨点吃的,于是向人打听,却都犯罪片说不知道。天快黑时走到一个农夫院前,他一问竟然是自己奶妈的儿子,到人家家里一看,粮囤座座,牛马成群。他就问:“你家那么有钱,为何还要自己劳作?”奶妈的儿子说:“家产再大,也会吃空。家母在世时,带领我们创业,才有此家业。她去世前更反复叮嘱我们要勤俭持家、自食其力,这才是生存之道啊!”

  郭子仪的孙子听后很惭愧。这家主人不忘旧情,便让他在家管账,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无奈小郭对管账一窍不通。主人不禁叹息道:“真是三十年河东享不尽荣华宝贵,三十年河西寄人篱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