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幼儿教育
每次我看到铺天盖地的“幼儿教育”或者说早教广告时,我都会忍不住想起著名投资分析师李大霄在去年说过的一句话,“婴儿股来了,婴儿股抄底的时间来了”。呵呵,在想着资本这个东西真像龙这种动物时,因为古说上说龙本性最淫,它不像其他动物只能和本种动物交配,它是什么都能交配,产出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以资本最像龙,去到哪里和哪个项目一结合,准能生出一个东西,就算长大后死的比较早也至少存在过。所以在发笑之余,我总爱问自己这个资本到底算好东西还是坏东西,因为它确实能生出很多有益于社会的项目,但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投的除了能拉高通货膨胀外,对大众毫无用处的项目也真不少。不过水平有限,资本的好坏我无力评价,也不是本文的重点,还是接着说正题吧。
幼儿教育现在真的火了,你总能看见一些很前卫的海报,有老外,有漂亮的教室,关键还有似乎很与众不同的新教育方法,搞得我都想重新变回小朋友去感受一下被教育的快乐。但冷静下来后,第二个反应,这个到底有人报名吗?后来我通过很多方式了解了一下,确实报名的还真不少。然后问了问原因,无非就是现在很多家庭生活好了,不愁钱花,所以不想让孩子太闲,毕竟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这个班,那个班,那我们家的总不能落后吧?
我的天哪,这还不是那句吗,“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得了,如果真是这个原因,那我就要无语了,因为在我们的学生时代似乎也是这句话唱主角,如果现在还是,那说明教育这十多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步。什么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说各位家长醒醒吧,到底什么是孩子的起跑线,家长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啊!要是今天父母是什么高位厚禄者,那子女还用愁吗?我不相信马云的儿子或者王思聪他们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会碰到什么平常人一样的坎坷,就算他们有坎坷,那也是为了赚两个亿而不是一年十多万。所以这个思维显然太过落后,再有持此者,我只能说但愿好自为之。
还好,我想想现在的父母都还算开明,在选择教育机构时也不会再比从前。但是话还是要说回来,就是由于资本的到处乱钻,中国总能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即什么东西火了,然后十万个人马上都去干这个,然后接着总归会出现良莠不齐,长短不一的局面,好的就那几个而大部分都是跟风逐利,不会兢兢业业,到最后吃亏的还是各位家长和各位小朋友,所以家长选择前我希望慎之又慎。
那么到底怎么办呢?早教机构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我以为,早教确实有他存在的好处,比如第一个至少他能帮家长分担掉一部分看护孩子的时间。但如果仅仅如此,那未免花钱太多。其实我觉得家长毕竟是经历过社会的人,就算有些是年轻的家长,难道自己学生时代的光景都完全不记得了吗?自己就不能从自己的求学生涯中总结出经验来参悟教育的意义,以此帮孩子挑选他们真正应该去的早教机构吗?
在我看来,教育对于人而言无非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和实践经历必须结合,缺一不可。如果书本改变不了孩子,就用经历改变他;如果太过活泼捣蛋,就用故事或者“军营”改变他。即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在书本方面不是很有天赋,在语文或者数学(尽管我到现在还没搞明白小朋友学奥数干嘛)总学不进去,那就带他去旅游,走遍大江南北,名山大川,看看他回来会不会兴奋地向同学们讲故事,分享他的经历,这样文学的感觉就来了,总比你继续花冤枉钱去学校好。而要是确实太过调皮,那就多陪陪她给他讲讲故事,或者干脆按着他的天赋来,说不定能出一个李宁或者吴京。
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人生有千百条路,丰富多彩,何必只过独木桥?各位家长,真正能开发孩子启迪孩子的怎么可能是几十个人的老师,他太忙了,根本照顾不过来。只有你,你才离孩子最近,你应该陪他旅游,做手工,讲故事。不然你可以去问问老师家的孩子都在干什么?老师会让自己的孩子去上那兴趣班吗?
人最终的教育都是经历来的,书本只是其中一个途径,并不需要人人都是文学家。我觉得幼儿教育更多的应该是让孩子接触世界(在教育机构里面再丰富恐怕也有限),而真正的世界在外面,要走出课堂去,走到大自然当中去,这才是幼儿教育该走的方向。总之一句话,不要让资本一窝蜂而为之的教育机构毁了你孩子的童年。
附:有人问我是不是铺天盖地的私人教育机构起来了这便是私立教育要挑战公立教育的势头?我回答,确实在西方国家最好的教育机构都是私立的,公立的往往偏向于穷人或者负担不起教育费用的家庭,但是这样的的公私分开是有一个特定的基础的,缺少了这个基础分离就并不能发生。所以我告诉你如果在中国私立教育可以挑战公立教育,那么新东方早就成功了,再加上高考的指挥棒不变的话......总之一句话,我不赞成公大一手遮天,同样,我也不赞同私大一手遮天,公私混合最为科学。
何梵平(写于状态低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