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教育资源之学校篇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大学之前的教育,也就是现在很多教育机构流行讲的K12,或者K-12。这个词其实是幼儿园班(Kindergarten ,通常5、6岁)到12年级(17、8岁)的缩写。12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三,是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
学校作为当今最普及的教育机构,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几个阶段。这种组织结构现在已经在全球所有国家普及,大家都习以为常,谈到教育,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学校。
首先我们要了解学校的起源和成立的目的。与存在了几千年的家庭不同,学校的出现,只是这200年的事情。细说起来,要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谈起。
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席卷了欧洲。因为英国率先出发,一直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当时德国人为了追赶英国的发展,亟需一大批思想上服从指挥,行动上掌握基本技能的技术工人,于是推行了全民教育体系。主要特点是利用国家税收,进行全民教育。规定了上学的年龄、课程分解、一天时间分成N个课时,这就是国家开办的学校。这种教学机构由于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思想,广为大众接受,200年来,基本上成为所有国家的标准教育体系。
没错,这个体系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技术工人,在全民教育水平很低的时候能够以低成本取得极大的成功,但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由于知识被分解、条块化,以平均水平为标准规定了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时长,并且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逐渐就凸显出其先天不足之处来。
学校教育明显有其长处。首先是体现了人人平等的精神,所有人学习的教材都一样,再也没有什么秘笈、家传之分了。而且教材由专家编写,考虑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习能力,学习难度比较适中,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其次是由于孩子都集中在一起学习,无形中就创造了一个孩子们共同成长、互相竞争的环境。这个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他们能够学习如何融入社会。学校在家庭和社会之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缓冲和试炼的场所。
学校教育的短板也非常明显,首先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教材为本。课程设置不是以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而是以教材的进度来确定。想象一下,金庸小说里面的郭靖和令狐冲上同一门课,令狐冲5分钟就弄懂了全部课程内容,开始做小动作、找别人聊天,郭靖下课了还要追问老师好几遍才行,标准化的课程进度,对于智力非标准化的人,往往就是灾难。学校教育的第二个短板在于,学校通常只能够关注客观知识的传授。也就是那些可以得出标准化的答案的知识。而往往缺乏主观能力的锻炼,除例如科研必备能力逻辑分析和创造力之外,综合管理技能如表达、合作、影响、规划等方面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这一点,往往是因为主观能力的培养,需要的师资力量过高,而且学习效果难以通过考试来进行确认。
于是现在学校教育的改革,就有两个方向。一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通过小班化加强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加强老师因材施教的能力。可汗学院等网络教育走的就是这条路。二是拓展教育的面,以课外兴趣小组等模式,教授一些演讲、辩论、文学、戏剧、体育等方面的内容。国外一些私立学校,就很注重这方面的内容。在国内,一般只有家传、或者去各种课外培训班了。
总体来说,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水平。学生在小学、中学里学习到的都是基础知识,仅仅掌握这些知识,只适合做“思想上服从指挥,行动上掌握基本技能的技术工人”,为了突破这个限制,必须进大学深造。但是在进大学之前,在意识上、行动上超越“好学生”的框框,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18岁孩子进入大学之前,他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状态已经基本定型,难以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