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2023语文高考复习变革的三大策略,复习就是瞎折腾

  

  感谢你阅读,请关注!

  2022全国新高考表现出三种变革趋势,这是来年高考复习的指南。

  第一 全卷阅读量只有老高考的一半左右,而答题书写量增加一倍以上。这是技能与核心素养考查两种观念博弈的结果,有力证明,新高考注重核心素养的考查,所以阅读量大量减少,是为了增加答题时间,从而证明设题更难。

  从今年两套新高考命题看,试卷结构看似大同小异,其实悄然发生重大变革,也就是命题重点转移到审美力的考查,突显三个关键词:情感、想象及思想。

  只要对比命题中心提供的参考答案,一眼便看出,新高考的答题量增加一倍以上。

  第二 语言运用及文学作品阅读,命题发生重大变化。语言运用不再设客观题(一套还保留一题,明年可能取消),而重点考查语言“运用”,即表达力和鉴赏力。小说阅读考查审美第一次用综合题的形式,两套新高考命题都体现综合性的特点,答题更开放更需要审美家庭片力,代表未来命题方向。

  第三 古诗文阅读降低难度,文本和命题都鲜明地体现这一思想,但是古文阅读最后一题及古诗鉴赏题难度有所加深,也体现对人文素养的考查,比如,考查做人智慧。

  

  因此,必须及时调整复习方略,否则就是高耗低效的操练题海。这里提出三大策略,希望对一线老师有所帮助。

  第一 以表达为手段,着力训练审美力

  必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优质阅读文本,以表达为手段,训练审美力。这跟以往的技能操练迥然不同。阅读题用简单的条目式答案来解答,已不适应新高考,必须用观点和证明观点的形式来答题。

  读什么,怎么读,是摆在大家面前的改革。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把接受性阅读发展为干预式阅读,用笔写我心,表达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特别是发掘文本里的美——内容美和形式美,已势在必行。

  审美的核心素养是想象、情感和思想,没有想象,阅读就浮在文字表面,不能唤醒读者相关经验,无法产生情感共鸣,也就没有审美体验;而审美体验不能提炼成思想,就是半途而归,不能化为新经验,建构新生命。

  所以,用阅读评论的方式,深掘文本的审美价值,是未来常见的阅读训练方式。从一点切入,具体赏析文本之美,是基本策略。

  为此,新教材就是非常好的训练审美的便捷材料,对于那些名篇,就应回头让孩子重温其中的审美味道,并表达为明确的思想,写成精粹的评论。这种复习才是真正回归教材,培养审美素养。

  

  第二 古诗文阅读,重点转移到培养审美素养和文化智慧

  古诗文阅读力仍是重点,读不懂审美就是奢谈,但审美力的培养也是重点。传记阅读随时可能变成散文阅读,为审美提供命题空间。今年关于游说技巧的古文题已发展为典型的人文素养题,考查做人智慧,而选文已不是典型的传记,有鲜明的议论倾向。

  诗歌鉴赏题已向价值观发展,未来还要向表达智慧发展,也就是审美与人文智慧的统一。诗歌鉴赏是培养审美力的最佳材料,与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审美力融合。

  第三 作文训练必须强化认识自我的文化智慧的培养,文体宜多样化

  作文命题必将发生重大变革,由大情怀大格局到自我人文素养发展,也就是考查认识自我的文化智慧,让作文成为富有个性的自传。命题方式不再是空泛的并列式词语,而是从具体问题切入,学习发达国家的作文命题,比如,前几年的任务驱动型,避免近年来大量出现的宿构抄袭满分作文。

  老老实实地训练人文智慧及逻辑力,不再仅靠记忆材料来应对高考,用数则名言堆砌成的假大空作文风尚,将彻底扭转。

  另外,片断描写作文必须训练,因为是想象力表达力的最佳载体,完全可能在语言运用中考查。

  欢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