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兔之死》和《生活在树上》,同为高考满分奇文,有何区别?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备受瞩目,全篇文章使用了大量生僻字和一堆生僻 典故,导致文章读起来艰深晦涩,这引来了众多作家和网友的评价。

  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点评道: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并存。不过外界似乎并不完全认同,甚至会有“炫技”、“辞不配位”的评价。但就像马伯庸评价的一样,这是一篇很难用“好作文”和“烂作文”来简单概括清楚的作文。

  这不禁令人想到2001年轰动一时的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通篇用纯熟的古白话,以一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获得了阅卷老师的老师,成为当年最受好评的高考满分作文。

  两篇作文在行文结构和语言中都显示出了超出高中生年龄的老到,考生要想写出此类奇文,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阅读经历。就比如说要想写出《赤兔之死》这种通篇古白话,又能清晰地将三国人物之间的关系梳理得清楚的文章,前提就必须要熟读名著《三国演义》才能做到。

  虽然两篇作文都有特立独行的一面,但在主旨表达方式却是完全相反的。先看《赤兔之死》,会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虽然文章中大量使用文言文,但作文本身其实不难理解,就是编撰了一个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为作文树立一个靠近题目要求的,所以很容易被大众接受。

  而《生活在树上》则完全是另一种极端,即使抛除矢、滥觞、肯、魅这些生僻字不谈,这篇文章读起来依然非常晦涩,因为你还必须读懂柯希莫和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这些人名背后的含义,特别是柯希莫背后代表的含义。他是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所著的《树上的男爵》中的主人公,是个体与现代社会的冲突的代表。

  《赤兔之死》简单易懂、《生活在树上》艰涩难懂,虽然同样是风格独特高考奇文,但在主旨表现上则完全是两种极端,这就造成了两篇作文在外界评价上相距甚远的原因。

  除此之外,两篇作文最大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文章思路上。《赤兔之死》是非常直接的,他就是将赤兔马死亡前的这段历史,用一种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出来,这种方式对大众来说并不复杂,这也是后来很多考生在高考上会模仿《赤兔之死》的原因。

  但《生活在树上》不是,他更加个性、另类,引用的材料合适但非常生僻,不详细理解的人其实很难理解到考生想表达的点,这让人感觉像是在堆砌华丽的词藻,非常不讨喜。

  不过高考评分关键在于“破题”和“立意”两点上,所以只要文章充分做到了这两点,就能拿满分,所以我们或许看不懂《生活在树上》,但却应该尊重主业的评分规则和评委。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