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备考经验交流发言稿ppt课件
原标题:中考备考经验交流发言稿ppt课件
今天推荐的课件是中考备考经验交流发言稿ppt。主要针对制定学校中考计划的学生和老师提供参考。适合作为初三开学第一课ppt课件使用,文字为发言稿的部分摘录内容,其中,ppt课件合计39页,word文档合计7667文字。
一、中考备考经验交流发言稿ppt前言部分
新学年己经开始,初三的学生将备战中考。如果说,初一、初二还是少年不知愁滋味,那么初三便是一首歌,一首难唱、难做、难学的歌,有了初三这首歌,初中才是完整的。
有人说:“中考,是一把尺,丈量着初三学生在同伴中的高度。”
有人说:“中考 ,是一柄锤,锻出初三学生的钢筋铁骨。”
有人说:“中考,对于初三学生,是学习成长道路上第一次小小的挑战。”
还有人说:“中考,是一场戏,这场戏表演得是否精彩,作为主角的初三学生自然责无旁贷,作为配角的教师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师的职责。
一、制订学习计划,将学习热情转化为持久的动力
新学年开始时,每个初三学生都会有一种新的意识、新的动力。此时教师应首先教会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以便将开学初的热情转化为持久的动力。
1.学习计划要全面。为了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应当对学习生活做出全面的考虑和安排。除了学习以外,还要安排好锻炼身体时间、社会工作时间、文化娱乐时间以及充足的睡眠时间等。这样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才能使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2.常规学习和自由学习时间要分开。制订计划时,可以把除上课以外的学习时间分为两大部分: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
常规学习时间,主要用来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在常规学习时间内的学习特点:①学习内容是最基本的,此时学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 课堂学习的质量。②学习任务是具体的,主要由教师安排,不必自己去安排。③带点强制性,学习任务是否完成以及完成的质量,要接受教师的检查。
自由学习时间,指的是完成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此时’可以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补课,是指弥补自己学习中的欠缺。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发挥自 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不管是补课还是提高,总要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自由学习时间内的学习效果,对改变学习现状具有重大作用,因此,自由学习时间的安排应当成为制 订学习计划的重点。
3.长计划和短安排要结合好 。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学什么,应当有个大致计划。但是,由于实际的学习生活千变万化,往往不好预测,所以长远的计划不能订得太具体,但是,在学习上应解决哪几个主要问题,心中应当有数。而计划的第一个星期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一个星期每天干什么,就应当制订得具体些。这样,就把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分到每周每天去了。
4.提高时间的利用率,考试前重点“补短”。 早晨或晚上,或者说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时间,可安排诸如语文等侧重记忆的科目。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比较枯燥,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做习题或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学习活动和适当的文体活动交替安排,文科和理科的学习交替进行,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安排在一起。在计划中,要处理好“ 长”和“ 短”的矛盾。期中、期末考试前夕,重点要“补短”,在期中考试取得效果的基础上, 再一鼓作气,继续取得好成绩。
5.从学习实际出发,注重效果,及时调整。学习实际,是指自己将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是什么;时间的多少;学习 上的欠缺和漏洞;教师教学的实际进度。制订了学习计划就要执行,但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是在学习之前拟定的,学习计划订得再实际,也难免出现估计不到的情况,因此,要根据学习实际调整计划。在计划执行到一定阶段以后,就应当检查一下学习效果如何,以便及时调整计划,使之更加切实可行。主要检查以下内容:是不是基本按计划做了,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了,没有完成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检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调整计划或排除干扰。
二、中考备考经验交流发言稿ppt之课件预习方法
进入初三,学习任务繁重了。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而言,学习仍在继续,但容易出现疲软;对学习中等的学生而言,其热情易被激发,但也易冷却,开学初的雄心壮志易被日益紧张的学习消磨殆尽;对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来说,前两年欠下的“账”是压在其背上沉重的包袱,如今,七门功课排山倒海般地压在肩上,更是举步维艰。如何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让学生学会预习,上课要打有准备之仗。
1.首先通读教材。课前预习首先要通读教材,找出重点、难点:理解原理、概念、定理、公式;释难,利用工具书、参考资料,扫除障碍;归纳,归纳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理清思路;摘句,利用知识卡片或笔记本 摘抄佳句或重要内容资料,积累知识;质疑,从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练习,做一些课后练习,检查预习效果。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要给予具体指导:一是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二是当学生没有预习习惯时,要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练习,预习从新课的练习开始。
2.根据学科特点进行预习。不同学科预习的任务有差别,如预习数理化等,重点应放在对概念、定 理、定律等具体内容的理解上;预习语文、政治,应侧重于对文章结构方面的总体把握,通过对关键字、词 和句子等的理解来掌握文章的基本思想;预习外语, 应侧重于单词与词组的记忆,通过对语法规则及句子结构的学习来熟悉外国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习惯;预习地理,应注重于对地形地势图的具体形象的分析:预习历史,应注意对事件发生年代及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掌握等等。
3.默读是预习的基本方法。预习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阅读时宜采用默读方式,因为默读有利于发展阅读者的内部 言语,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有利于强化理解。
带着问题默读教材。心理学研究表明,带着问题读 一遍书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都高。在默读教材的同时,运用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有关资料和参考书进行独立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边读边想可以使预习提高一个层次,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课前预习主要是精读教材。默读教材分“粗读”、“精读” 两个层次。“粗读”的目的是对教材有个初步印象。“粗读”是按课文单元或者章来进行。在阅读序言、目录基础上粗读一遍。“精读”是在“粗读”的基础上逐字逐句读,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明确每个字的含义。“精读”的基本方法: 一是各个击破法。先集中力量攻某个段落,由于目标小、战线短,见效快 。二是纲目联结法。弄懂各部分的关系和纲目的联结点,研究其中的思路。三是突出重点法。深入钻研教材的重点、难点及中心内容。四是相互比照法。将这一节的特色和其他节比较,更深 地理解概念。五是循环阅读法。依据识记的规律,采取阅读–复习–再阅读–再复习的程序,如此反复,直到学完内容为止。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一是全神贯注 。二是积极思维。默读不需要考虑发音,有利于思维活动的进行。三是减少回跳。回跳是一种重复阅读活动,它是眼睛局限在刚读过的而又未准确理解的词句上,因而减少回跳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默读的优势即加快阅读速度。
4.认真写预习笔记。预习必须要写笔记。写预习笔记的作用:一是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诱发其主动学习的内在动机,培养自学习惯。二是让学生先接受新知识的文字信息,在头脑中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三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听新课,学习效果好。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方法,如用批注法或圈点法标出教材的重点。我国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读书时喜欢用各种彩色笔做记号。他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划出,再读时用蓝笔划出,以后用黄笔,最后用黑笔。他说这样可以“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①即指读书与思索层层深入到的新层次。这是读书时最简单、最方便的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应该让学生从小掌握。
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符号,如:下划线(-)表示重要的内容;重点号(……)表示这是关键性的词语;问号(? )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在于员习笔记中可以设一个“与同学们讨论的事项”或设“请教事项”栏。在该 栏里主要记录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以及通过请教教师所得到的答案。这等于把学习过程记录下来了。
三、中考备考经验交流发言稿ppt之掌握听课方法
有的初三学生认为,上了八年学,自然会听课了,其实听课的效果差别很大。现在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差,最主要的原因是不会听课。如果忽略了对听课方法的指导,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学会听课,才能走学习的捷径 。
1.认识课程结构,抓住关键环节。抓导入,听出中心 。 教师的导言设计很重要,寥寥数语,却是一堂课的“纲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概括了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交待本节课讲的中心,常常是书上没有的“珍品”,凝聚着教师的高度思想认识与思维方法,带有极强的启发性。教师要教育学生一上课就专心,不能松弛、懈怠,认真听导言,就会知道本节课的中心内容 。抓新授,筛出重点、难点。一般来说,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思路都是重点。教师讲重点和难点时的特点:提高声调;加重语气;放慢速度;板书用颜色粉笔标出;反复强调;将重点直接告诉同学。总之,凡是教师突出强调的、反复强调的,都要加倍注意。抓过程,基本思路听清楚 。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步骤,就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因此,特别要注意教师课上是怎么分析问题的;怎么把各种概念、原理综合起来说明问题的;怎么进行推理的。这一切都体现在教师讲课的思路上。边听边思考就可以由被动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地学习。
抓结尾,基本规律要掌握。教师的结束语很重要,它是 一节课的“小结”;是一节课知识的高度概括;是对这节课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重点、难点的 归纳;是复习的提示。要教育学生,在结束课时,要集中注意力听教师对一些规律性知识的强化。
初三学年中,不仅学生学习心理状态起伏变化有规律,而且从学习能力发展看,起伏也是正常的。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学生的这些能力不可能齐头并进地发展 。如英语“字词句”学习,主要依靠记忆力,到了“段落篇章”学习阶段,就需要较强的理解力和概括能力。这时如果学生理解力发展不够,学习成绩就可能出现较大的起伏,一旦理解力发展起来了,学习成绩也就相对稳定地上升。有的学生长于记忆,有的长于思考,有的则长于发现:有的学生机械,有的学生灵活。所以不同的学习内容有可能恰好能发挥学生的长处,也可能限制了学生的长处,学习成绩也就随之起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