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辽政策的转变中,浅析宋太宗的无奈之举

  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机(辽太祖)建立契丹国,于开运四年(947 年),改国号为辽。辽朝统治地区,“东西朔北,何啻万里”;它“西臣夏国,南子石晋,而兄弟赵宋”,版图比宋朝还大。

  自公元960年宋建国,至公元1125年辽灭亡,两国并存一百六十多年。辽国也长时间作为宋朝较为重视的北方外患之一。

  在长达一个多世纪中,宋辽围绕燕云十六州的所属展开激烈斗争,其中尤以宋太宗建国初期为甚。

  在历经高粱战役、澶渊之盟等两大关键节点、最终以联金灭辽为结束后,宋辽交争的历史阶段终于结束,然而,数十年对峙中,宋太宗出于无奈,多次变动的对外策略,却为后来北宋灭亡埋下了深重的祸根。

  

  从北宋建国到高粱战役之前,是宋太宗对辽政策的第一个阶段:维系和平,间或穿插军事冲突,以外交手段相互试探,最终走向大规模战争。

  在宋辽相争前期,两国虽然不断摩擦,但和平相处时间多于战争,双方的关系也并非一开始就势同水火。

  宋辽斗争的焦点是燕云16州。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为了换取辽的支持,将燕云16州割让给它,并与它以父子相称。

  显德六年(959 年),周世宗柴荣北伐,收复益津、瓦桥、淤口等地。宋朝建立后,继续柴荣收复失地的政策,不断北伐。

  辽不仅力保现有领土,还想收复被柴荣夺去的关南之地,于是宋辽围绕燕云十六州,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在经历十余年边境之争后,双方终于在开宝七年(974年)达成暂时的和平,互通贸易,遣使团朝贡。

  史书上,有不少记载均能体现出两国此时维系和平的意图,如,同年十月,宋太祖去世,十一月,太宗主动派遣使节,赴辽报丧,十二月辽国使臣便已经出现在宋朝边城,献上了远超规格的昂贵礼物;

  而宋朝也给予了赏赐钱物,重待使臣,在宫廷内设宴,表演歌舞,为辽臣设计骑射节目活动等等。

  

  但看似和平的外表下,实则暗流涌动。

  这些密切的往来始终穿插在宋辽围绕北汉的军事冲突中,开宝九年(公元979年),宋挥师伐汉,辽景宗却下诏以20万斛粟米援助北汉,并派遣耶律沙率兵援助,被宋击溃。

  这些行动,表明了辽朝不愿意放弃北汉这个幽燕的安全屏障,以此避免唇亡齿寒之忧。

  开宝九年五月,宋灭北汉;同年六月,宋太宗立刻决定挥师北伐,进逼辽国,到达幽州城南,将幽州团团包围。

  七月,双方爆发高梁河之战,标志着宋辽、两国暂时性的、基于友好氛围的外交试探正式结束。

  发生于公元979年的高粱河战役,宋朝大败而归,是两国关系转变、宋朝由攻势转入守势的重要节点。

  史书记载,太宗本次亲征,调动的部队大约在十万人以上,宋军从三月开始接触战斗,捷报频传,大破数万来援辽军。

  宋军连续不断的战略进攻,的确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绩,连续胜利冲昏了宋太宗的头脑,不顾军队状态、敌人情况,下令继续与辽军作战。

  冲动冒进的结果,可想而知。高梁河之战,宋军大败,死万余人,宋太宗仓皇南逃,辽将耶律休哥追至涿州,宋师溃不成军,改乘驴车逃走;

  七年后,宋再次起兵,兴起了辽宋关系上的关键一战“雍熙北伐”,但由于将领曹彬等人贪功,冒进涿州,遭辽圣宗与萧太后遣将率大军至,宋军惊溃,死伤过半,丢弃的兵甲堆砌如山。

  此战之后,宋朝元气大伤,从进攻转入防守,而辽则转守为攻。

  咸平年间,辽多次南侵,袭扰宋朝边境,宋闭营不敢应战,至咸平六年(公元1006年),辽兵攻打定州,更是俘获高阳关副都督部属王献忠。

  

  次年,辽圣宗、萧太后率军二十万,挥师进犯宋朝便边境,北宋朝野,上下震惊,朝内主和派强调迁都南下,而宋真宗在灭国危机和朝内主战派“惟可进尺,不可退寸”的压力下率军亲征。

  虽真宗本人无心更无力抵抗,惟愿南下迁都,但皇帝御驾亲征却极大地激励了宋军士气,“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而恰逢辽军主将被杀,气势受挫,辽圣宗担心腹背受敌,便接受降将王继忠的建议,与宋议和。

  

  辽要求宋归还关南地,遭到拒绝,宋朝愿给予钱帛,即所谓“岁币”,自此,辽宋签订“澶渊之盟”。

  继“澶渊之盟”后,宋朝屡次以屈辱换取苟安,直到不堪岁币重负,与金朝商议联手灭辽,宋则将给辽国的岁币转贡金国。

  宣和七年,金灭辽,宋辽交争随之结束。

  但金国豪强,军势庞大,又从战争中获得大量银钱土地,为后来金国进逼宋朝、甚至最终覆灭北宋,埋下了深重的隐患。

  宋太宗对辽政策的失败,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内忧外患,时局不利;领袖将才有异,太宗急于固权;急功冒进,军略失败。

  宋太宗挥师伐辽时,宋朝正值灾年,且外患不断,除了辽之外,还有西夏等国虎视眈眈;

  宋朝急于对外征战,而此时辽国却广结邦交,尽力争取和平,展示出一种以进为退的防守态势,就连对宋友好,实际也上是在观察和等待宋政府对和平与战争的选择。

  而宋太宗却中途突然改变对辽友好政策,抛弃了太祖关于幽燕的战略意图,贸然北伐。这与当时宋朝国内的政治局势有关:

  对幽燕应该采用何种合适的政策,太宗在刚攻下太原突然决定北伐之前,完全没有一个具体的战略方案。

  

  他初即位时,考虑的是必取太原。这种考虑的出发点尽管客观上是完成中原的统一,但主观上却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

  太宗的继位,按照传统的封建礼制,并非名正言顺,而是在无太祖顾命遗诏的情况下仓促入继的,当时辽朝的史官也直书赵炅为“自立”。

  关于太祖之死,也有所谓的“烛影斧声”之谜。

  后来太宗逼死太祖长子赵德昭与其弟赵廷美,以及在征辽途中发生拥立赵德昭的事件,正说明太宗即位初期的地位,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因此,攻下北汉,恢复幽燕,完成太祖未竟的统一事业,太宗用心所在即是借以改变名声,提高威望,以避免皇位动摇”。这种过分从个人政治的角度来考虑军事问题,难免急功近利,浮躁狭隘。

  在高梁河一战中遭到惨败,也正是他在战略决策上的一连串失误所造成的。

  宋军将近三个月连续不断的战略进攻,从总体上说是打得不错的。但宋军所面临的对手北汉“兵少而悍”,顽强的战斗力是南方各割据政权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宋军又处于攻坚地位,尽管取得了胜利,但历经累月血战之后,部队人员的给养亟待补充,将士的疲乏伤痛急需休整。

  然而,宋太宗却不顾客观实际,不顾“馈饷且尽,军士罢乏”的实际,仓促决定继续北伐,且轻信谗言,导致军心不稳,而辽景宗“任人不疑,信赏必罚”,与宋太宗恰成鲜明的对比。

  并且,宋军战意不强,但辽多名将,在宋军攻城期间,原派去支援北汉的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带兵在宋军侧后实施骚扰袭击,并以此为幽州城内的声援,鼓舞守城部队的士气。

  辽御盏郎君耶律学古也带兵穴地进入城内,和原守城官吏将领一起,“以计安反侧, 随宜备御,昼夜不少懈”,使宋军无隙可击。

  宋军围困幽州的消息迅速传到了辽廷,六三十日,辽景宗向已在河北的军队将领下达了行动命令,又命令舍利郎君耶律休哥带兵10万急援,并代替奚底为北院大王,统一指挥。

  规划清晰的军策,令行禁止的军中调令,成为辽军后来取得胜利的基础。

  五、结语:天下逐鹿,祸起萧墙

  宋朝对辽战略的失败,带来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当时的士气溃散,朝纳岁币、还对后来宋朝面临北强南弱、蛮夷袭扰的四方局势埋下了祸根。

  尤其在宋太宗去世之后,由于宋朝无力抗辽,只得请求金人援助。

  而接受宋朝纳贡、并且收复辽国燕京的金国,其军队本便蛮勇,后来更是大肆敛财,将辽都掠夺一空,留给宋一座空城,并发展为宋朝最大的威胁。

  蚁穴溃堤,因小失大,宋太宗的贪功冒进,最终导致宋朝整体南迁甚至遭遇倾覆,历史的教训,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急功近利绝不可取,天下如棋,执子对弈,当三思而后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