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昌平这场宣讲会很燃,他们的故事振奋人心!

  今天(5月18日),由区残联主办,区融媒体中心协办的昌平区2022年助残日“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线上主题直播宣讲活动正式举办。

  活动现场,五名宣讲人以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深情讲述了自己对残疾人事业的热爱,他们从中获取力量、感受快乐,在实现梦想的征途中脚踏实地释放青春激情,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与此同时,展示了我区残疾人志存高远、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他们的事迹深深感染了观看直播的每一位观众,达到了宣讲入耳、走心、动情的效果。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他们的故事吧!

  王方勇,南邵镇纪窑村残疾人专职委员

  在他十四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生活一下子全乱了。成年后,因为没有学历,没有工作,是一位好心的建材老板收留了他。从搬运水泥做起,虽说累了点,但日子过得很开心。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成为了一名为残疾人服务的专职委员。“说起来简单,但真干起来,困难还是挺大的。”王方勇说,对他来说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和残疾人沟通,打电话交流,根本行不通!怎么办?全村46个残疾人家庭,干脆一户一户串。

  通过走访,他发现问题还是挺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梦想,有的想去旅游,家属不在身边,那就他来安排;有的想买残摩不知道怎么入手,他就先自己学,掌握购置残摩的整个流程。

  “我干专职委员已经五年多了,总感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身为土生土长的南邵人,他无条件地为这里的残疾人排忧解难,当南邵镇的12名残疾人拥有了自己心爱的摩的,从填写申请体检表、选车、到手把手教他们开车、保养车,还为他们找到了最佳修车点,真正的实现了走出去融入社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曹建明,区残联残疾人社会工作者

  2004年由于意外,让曹建明失去了左臂,成为了一名肢体二级的残疾人,然而,这场意外不仅没有削减她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反而唤起了她努力向阳而生的斗志。目前,她是昌平区残联的一名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在进入残联工作七年多的时间里,她用眼睛了解,用耳朵倾听,用心做一名残疾人专职工作者。

  一天,一位50岁左右的肢残女士,匆匆地来到昌平区残联组联部信访办公室,流着眼泪向曹建明哭诉着家庭生活困难。老伴身体不好,自己是肢体残疾,女儿又是智力残疾,想给女儿申请残疾人生活补助和护理补贴。

  曹建明拿起电话,经过她反复的沟通与协调后,妥善地解决了残疾人家属的实际困难,实现了企业、残疾人、残联和谐的大家庭。

  今年,她又非常荣幸地成为了冬残奥会上的一名火炬手。这是从未有过的体验,也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

  崔源伟,南邵镇残疾人专职工作者

  同样与奥运结缘的还有崔源伟。从夏奥到冬奥,她与奥运的缘分,跨越了13年。

  2019年12月5日,北京冬奥组委官网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公告当天,崔源伟一直坐在电脑前刷屏,通道开启后第一时间她便赶紧报了名,生怕错过了这个宝贵的机会。

  有人曾问她,是如何走上了助残道路的?

  她说:“在我24岁那年,我被查出患有重疾。那几年去的最多的地方是一家康复医院。在那里陪伴脑瘫患儿,给孩子们买衣服、鞋子、发卡、零食。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容感染了我,沉重的心情在看到孩子们后完全敞亮了……如果说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孩子们则扮演了可敬的老师,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朴实、率真的性格,感染和激励了我,让我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变得更加坚强,也让我爱上了志愿服务。”

  现在,她来到南邵镇残联,成为了一名残疾人专职工作者。她更加明白残疾人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与平等。她和同事们用真诚与善意,服务每一位残疾朋友,帮助视障人群欣赏电影,开展丰富多彩的暖心活动,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

  志愿服务就像是一道光,在她身患重疾、孤独无助的时候照亮温暖了她,让她在这座“双奥之城”里散发着光与热,服务着每一位残疾人,与残疾朋友们携手奋进,一起向未来。

  黄宏,从事中医保守股骨头坏死专科治疗

  面对一个个拄着拐、摇着轮椅从国内外慕名而来的下肢残疾求医者,她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和救治下肢残疾人的使命,因为自己就是一位深受此病困扰的患者。

  早在黄宏出生时,她就不幸患有先天性双侧髋关节全脱位,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多次手术后,她又患上双侧股骨头坏死晚期,疼痛不能眠。肌肉和髋关节粘连,致使髋关节功能极度受限,不能翻身,不能坐。面对股骨头坏死,这一世界医学史上无法解决的难题,身为骨科专家的父亲,研制中药给她治疗修复坏死的股骨头。

  曾经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她含泪忍着难以想象的疼痛,在漆黑狭窄的楼道里拄着双拐锻炼。终于,她以顽强的毅力,有效地改善了部分髋关节功能,双侧股骨头坏死也修复好了,现在她已经可以完全不借助轮椅和拐杖行走了。

  郭淼,残疾人专职工作者

  大学毕业后,投身于残疾人事业。短短四年,郭淼对残联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残联工作中,她遇到了肢体不便但又要独自照顾女儿的小丽(化名)。小丽早些年因为一次意外,落下了伤残,走路一瘸一拐的,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独自一人抚养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全靠她打零工维持生活。

  母女二人就生活在20平米的出租房里。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小丽放弃周末打工,拿出时间陪伴孩子学习,即使自己吃再多苦,也要保证孩子的教育,给孩子温暖的陪伴。

  因此,郭淼为小丽讲解并办理了残联的自主创业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这样既可以节省她的医药费用,又可以保障将来的退休生活。

  后来,小丽也成为了优秀的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中的一员,而且十分珍惜这份工作。更重要的是,让她结识了一群能够给予她温暖和帮助的兄弟姐妹,这让郭淼由衷的感到高兴。

  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郭淼一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怀着最初的赤子之心,微光筑梦,奉献社会,投身于残疾人事业。

  图文来源:昌平圈微信公众号、王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