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孩子上小学时一定会爆发!家长别再拎不清

  来源:妈妈手册

  今年九月的开学第一课,出现了这样让老师们哭笑不得的一幕。

  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孩子们刚拿到课本,就有小朋友举手告诉老师:“这本书我自己学完了。”

  

  等到老师再问及其它小朋友的时候,大家居然纷纷表示:“都学完了!”

  

  我猜老师当时的心情应该是:“我是谁?我在哪??那我今年应该教什么???”

  

  超前教育

  为何成了常态?

  给孩子超前学习课本内容这件事,其实身边早就屡见不鲜了。

  最近我在菲菲幼儿园的家长群里,就看见妈妈们讨论给孩子上提前班的事儿。

  大家都急着给自家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本的内容,想让他们赢在小学的起跑线上。

  

  而且我发现,这种“超前教育”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幼儿园里。

  蛋蛋现在小学三年级,而班上大部分的孩子,都在课外提前学习高年级的知识,基本以提前大半学期为准。

  更有甚者,已经让孩子提前学到六年级了。

  幼儿园学小学课本,小学学习初中课本,初中学习高中课本......

  在大多数家长眼中,好像只有让孩子始终“跑于人前”,才能稳住学习成绩。

  同样身为母亲,我能理解他们期盼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心情,但是超前教育,真的能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超前吗?

  这种超负荷的学习,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吗?

  

  超前教育的成果

  只是短暂的假象

  要说超前教育的典型,这就让我想起了曾经火遍全网的“天才少女”——张易文。

  4岁识千字,9岁去高考,10岁上大学。

  她的学习进度几乎不能用“超前”二字形容,整个宛如火箭。

  

  年仅4岁的张易文,在只经历了短短一个月的幼儿园生活后,就被父母接回了家,开始了“超高速学习”。

  因为父亲自己是老师,所以他对女儿的教育尤为抓紧,几乎都是手把手教学。

  不得不承认,在父母的超前教育下,张易文不仅顺利贴上了“天才神童”的标签,也在当时,成为了大多数父母眼中的模范标杆。

  按照她的轨迹,大学后应当是继续深造,毕业后再寻得一份优异的工作。

  可惜事与愿违,超前教育的危害,在她步入大学后,就爆发了出来。

  成绩上的滞后,生活上的吃力,难以融入的集体,每一条都鲜明地摆在张易文的面前。

  一直都按照父母的安排前行,也导致她根本不懂得如何找寻自己人生的方向。

  工作后,也频频出现迟到、走神、不专心的情况,根本无法胜任。

  仔细想想,即使学的再多,她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心理、智力都尚未发育完全。

  不知道她的父亲,有没有想过,学习是需要适应年龄,遵循成长规律的。

  孩子的学习之路,之所以按照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步步规划,就是教育学者们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而进行地科学安排。

  如果家长一味地追求超前,不断地给孩子灌输超龄的知识内容,无疑是在拔苗助长,迟早会暴发危害,毁掉孩子的学习。

  “天才少女”的陨落,就是对超前教育的家长,敲响的最大警钟!

  

  超前教育的危害

  一定会在小学爆发

  很多父母不明白,到底怎么才算对孩子超前教育了?

  答案是:只要是不符合年龄段的教育,全部都算。

  让两三岁的孩子学算术、写汉字;让幼儿园的孩子学乘除、背古诗;让小学的孩子学高数、学物理......

  只要是超出了孩子的年龄段,接受了本不该这个年龄段接受的教育,统统都属于超纲吸收。

  即使在超前教育下,使得自家孩子达到了“比其他孩子更聪明”的状态,也只能短暂维持这种假象。

  等孩子步入小学后,弊端就会逐步爆发。

  近几年来,教育学家们不断重申「超前教育的危害」,晨妈今天也要再次告诫大家,对孩子超前教育,到底有多可怕!

  1.产生学习挫败感,容易厌学

  激励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成就感。

  当孩子体会到学习的成果,享受到学习的喜悦时,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反,如果让2岁的孩子提前学习3岁的内容,那么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具备难度的,这就会让孩子形成压力、负担,以及挫败感。

  这种教育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恶性循环,长此以往,会直接导致孩子形成厌学的心态,对学习丧失兴趣。

  2.影响课堂学习兴趣,破坏专注力

  提前接触过课本知识的孩子,当他在课堂上再次学习同样内容的时候,就会产生倦怠心理。

  想着“反正这里我已经学过了,听不听也没有关系”,如此一来,这就会导致孩子在课堂上的兴趣值大大降低,注意力也会难以集中。

  长此以往,孩子就自然会忽略课堂知识的学习,全然指望课后的补习,这就会错失大量学习的黄金时间。

  并且,专注力的破坏还会伴随到生活中的各种学习中去。

  3.学习角色被置换,失去主动性

  超前教育最大的坏处,就是父母在无形中,置换了孩子在学习中的角色。

  由主动者,变成了被动。

  在父母不断地加压下,孩子只能跟着家长的节奏,被动接受学习知识内容,学习也从“自己的事”,变成了“爸妈逼我做的事”。

  4.忽视孩子的天性,扼杀潜力

  10岁以前,是孩子绽放天性的最佳时期。

  如果在童年时期,就被迫放弃了玩具、游戏,拿起对他们而言晦涩难懂的课本,无疑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

  不论是课本知识,还是舞蹈、音乐、美术这一类的兴趣班,都只会让孩子丧失释放天性的时间。

  并且,当父母沉溺在追逐学习进度的时候,也会忽略孩子很多的内在潜能,被一纸成绩蒙蔽双眼。

  

  比学习更重要的

  是让孩子玩的尽兴

  一说到超前教育的危害,就有很多父母这样反问我:“既然不能超前教育,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重视早教?”

  我想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超前教育只在“学”,早期教育在于“玩”。

  会玩的孩子,才会在童年时期,具备更强地学习力。

  在我国的《幼儿园管理条例》中,就强调过这样一条:

  “学前教育是针对3-6岁的儿童,而游戏是学前儿童教育的主要方式。”

  这也就是说,那些所谓的早教班,并不是在教授孩子所谓的课本知识、算术能力,而是让孩子更好地去“玩”,在玩中提升能力。

  对于蛋蛋和菲菲,我尽量换着花样陪他们玩,而不是每天守在他们身边,盯着他们读书写字。

  因为在孩子玩的同时,同样能吸收到大量的知识与技能。

  顺其自然地接纳,比强心灌输,要来得更加轻松有效,孩子也能更好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相较于成绩,父母更需要注重的,是对孩子专注力、学习兴趣、独立动脑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在游戏的环境中,激发他们的潜力,同时对学习萌生兴趣。

  而不是一味得让孩子过早进入到枯燥的学习之中,以成绩判定孩子能力。

  老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身为父母,我们需要摆正好自身的教育意识,不要因为自己的攀比心和紧迫感,就把学习压力,提前强加到孩子身上。

  在对的年纪,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顺应教育的轨迹,才是对孩子学习对大的帮助。

  本期内容由妈妈手册原创,千万妈妈都在看的科学育儿手册。主编:晨妈,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品质生活理念,陪千万父母共同成长。幼儿园里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孩子上小学时一定会爆发!家长别再拎不清

  对啦~

  由于微信订阅号经常改版,

  大家是不是经常找不到麦咭呀?

  为了避免错过每天的推送和福利活动

  大家记得把“麦咭成长说”设置为星标★

  关注只需要五秒钟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