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院王凯:“双碳”背景下,打造城市更新六大技术体系
城镇化已经进入下半场,城市建设重点从增量开发转入城市更新。与此同时,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城市更新工作开展提出了更多要求。未来的城市更新,要以人民为中心,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绿色引领,不仅在建设理念上及时更新,也要在城市更新的技术体系上有所突破,建设宜居、绿色、共享、开放的新型城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凯院长围绕城市更新的背景与内涵、双碳目标下的城市更新、绿色低碳的城市更新技术体系展开探讨。
分享人 / 王凯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长
01
城市更新的背景与内涵
城市更新的背景
城市更新工作的推进,是基于城市发展阶段、国际城市发展经验和城市功能需求改变这三大时代背景的需求。
第一,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城市建设已经从“有没有”步入到“好不好”的全新阶段。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城市更新”的概念被提了出来: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城市更新”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在随后发布的系列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城市更新是下一步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之一。
第二,从国际经验来看,城镇化率到了60%之后,城市问题将会集中爆发。比如,英国城镇化率达到60%的时候,首要面临的是环境问题、住房公共卫生问题;美国在二战后城镇化率达到60%,同样出现了城市病的问题,在交通、环境、社会公平等方面都遇到了挑战;日本出现的问题则是大城市过度拥挤。可以说,城镇化率到了60%以后,人口的红利、产业流动性都会遭遇瓶颈,大量问题集中在城市内部,城市发展进入到了处理“城市病”的更新阶段。
第三,从人口需求来看,中等收入人群、老龄人口的增加对城市功能提出新要求。经过40年的发展,国内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到“十四五”末,中等收入群体大概达到5-6亿人,消费升级对产品供给提出了新内容、新要求。同时,老龄化问题也引起了人们重视。202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了2亿,再过15年,中国将进入到超级老龄化的社会,医疗、休闲、保险,包括医疗救护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会大大提升,这就需要对大量无障碍设施进行改造。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发展要注重补短板提品质,建设宜居、韧性和智慧的城市。
城市更新的内涵
城市更新战略的行动任务是全面、系统的,包括完善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塑造城市的特色风貌,加强居住社区的建设等等。城市更新不仅是住宅的更新,也包括服务设施的升级。
与此同时,城市更新也要兼顾社会各类人群的需求。目前中国有“4个2亿人”:一是2亿新市民,即每年有大约10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和进城的青年,面临的住房问题十分突出;二是2亿老旧小区居民,目前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居住设施不健全的问题;另外两个分别为2亿儿童和2亿老人,这就要求城市进行适老化和儿童友好型城市改造。城市更新提倡“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关注这“4个2亿人”的需求,在设施系统完善发力,建设儿童友好型、老年友好型和青年发展型城市,让城市充满活力,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02
双碳目标下的城市更新
2021年年底,中央明确了“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2035年前成为了我国低碳发展的重要时期。2035年不仅是我国碳排放的达峰时期,也是城镇化发展达峰时期。双峰叠加下,一方面要解决持续进城的1-2亿人的新增城镇人口,还要解决已经进城的8-9亿城镇人口在居住、交通等方面的碳减排工作,减碳任务很重。另一方面,从国际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发达国家进入低碳发展阶段时,人均GDP通常已经超过2万,甚至达到三四万;而目前我国人均GDP在1.2万左右。我们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步实现减碳,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由于减碳任务重、压力大,城市更新中的绿色低碳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在有机更新的过程中要有效避免高碳项目,避免大拆大建,防止碳排放过多,实实在在走一条内涵集约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要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例如上海把黄浦江和苏州河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锈带”,在创造高品质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实现了产业迭代升级。
03
绿色低碳的城市更新技术体系
围绕城市更新关注的热点,需要打造城市更新六大技术体系:
生态优先的城镇格局
第一,在城市群层面要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格局,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区域尺度的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区域性的绿带、区域性的绿环、自然保护地。
第二,在城市层面要注重优化,建设新时代的“田园城市”。例如,成都市提出了“公园城市”概念,把城市建设得像公园一样,出了小区、厂区就能看到绿色空间,绿色生活和生产空间是融为一体的。另外,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加强城市外部和内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第三,在组团层面要实现随处可达的绿色空间。在城市形态上,建设小街区、密路网,给绿色预留更多的空间。在功能建设上,强调街区功能融合,改变单一居住区、单一工业区、单一商业区的建设形态,形成混合高效的空间布局。在建设分布上,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建设中层中密度的城市街区。
生态文化的功能修复
第一,合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基因。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发展的灵魂。虽然有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已经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被拆除,但已经有很多城市开始注意这方面的保护。比如对既有建筑开展比较详细的调查保护,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的街区院落,通过设施更新可以保护好物质环境,同时也要维护好社会环境。
第二,延续城市的整体风貌,倡导低影响、低冲击的更新模式。特别在我国西北西南丘陵地区,在建设过程当中应该倡导不要破坏地形地貌,不砍老树;在技术上注重生态修复、覆土的风貌塑造,在建筑形象、建筑设计、工程建造等方面要适应低冲击开发的要求。
第三,加强城市的局部生态修复,留白增绿提升空间品质。具体来说,包括对旧居住区、旧厂区、旧商业区进行修补,利用“微更新”的方式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建筑风格等“基因”。
公交导向的交通出行
一是拉近公共服务设施距离,减少机动车出行数量。采用“小街区、密路网”的路网方式,建设更多的临街服务设施,减少机动车出行概率。
二是完善绿色安全的低碳交通设施。《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提到,绿色低碳交通设施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包括电动汽车、共享单车的充电桩等等。
三是建设便捷可达的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的覆盖面要广、密度要大。例如很多欧洲城市的地铁密度很高,街道路网密度也很高,地铁出入口很方便。
绿色低碳的社区建造
一是建设集成各类技术的绿色低碳社区,包括市政设施、交通设施、能源设施等等。比如新疆吐鲁番建立了小区级别太阳能发电网,不仅能满足社区用电,还可以输电上大电网。
二是注重绿色低碳的建筑建造。充分发挥建筑节能对减碳的主力军作用,推广超低能耗、零净能耗建筑,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鼓励绿色建材使用,争取对城乡建设领域低碳贡献度超过50%。
绿色韧性的市政基础设施
一是充分采用“海绵城市”建设方式,将海绵城市从局部推广到城市,再到整个区域。
二是对水的再生和利用,提升污水的再生利用率,固废的资源化处理等等。比如景德镇做了很多废瓷的二次利用实践,并取得了较好成果。
三是能源互联网建设,实现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混合供应,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
智慧互联的运营体系
一是利用传感器、探头等建设智慧化的市政设施,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二是建设智慧化的城市管理平台。例如我们在雄安新区搭建了CIM平台,在完成实体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同步完成虚拟的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形成了数据闭环,有效建立起城市数字运维体系,实现精细化管理。
总 结
未来15年是我国城镇化和低碳绿色发展重要的窗口期,城镇化达峰意味着碳排放达峰,要求技术上更新迭代;人均GDP倍增意味着消费升级和换代,要求建立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投资体系。只有依靠技术和投资的双轮驱动,才能抓住新一轮建设发展的新机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