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人大附中名誉校长刘彭芝:数字教育如何开展?

  本文来自《网络传播》杂志11月刊,原标题为《人大附中的数字教育之路》。

  在数字教育这条路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已经走了23 年,取得了丰硕成果,不只“独善其身”,更是“兼济天下”。人大附中于 2014 年获得由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扶贫先进集体”称号,这也是全国唯一一所普通中学获得该荣誉。成绩的背后,人大附中做了哪些?数字教育应该如何开展?传播君专访人大附中名誉校长刘彭芝,为你揭秘。

  历程与成就

  刘彭芝: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总校理事长,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主席,原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名誉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总校名誉校长。图/ 传播君 杨洋 摄

  传播君:1997 年,人大附中启动“现代教育技术工程”,此后在“非典”期间推出“空中课堂”,首次进行“神十”太空授课,在“网络扶贫扶智”“双师教学”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请您介绍一下这些年的发展历程?

  刘彭芝:1997 年我担任人大附中校长,上任伊始就提出启动“现代教育技术工程”“以发展信息技术为切入点,推动人大附中跨越式发展”的战略。

  1998 年,我们建成人大附中校园网,学校的老师亲自介入,每个细节都跟着做。

  到 2000 年初,逐步建成数字化图书馆、可供 200 名学生同时上机的网络阅览室、教学资源库。

  1998 年到 1999 年两年间,我们先后与加拿大渥太华理德高中、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坎顿中心学校开通远程视频教学,后来又与日本的大学和中学、意大利科技部开展多媒体互动教学研究。

  2000 年我们开通与北京市 10个远郊区县之间一点对十点的远程教学,这是北京市首次进行网络扶智的尝试。

  2002 年开通与湖南长沙一中、韶山学校的远程教学,这也是国内首次开展“两地三校”的远程教学活动。

  可以说,这是我们借助信息技术辐射优质教育资源的开端。

  2002 年,我们承担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数字化校园、网上联合中学、特色课程资源库建设等多项成果通过教育部鉴定。2010 年,课题成果同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 年“非典”时期,我们开通学校三维远程教学网,全校 4000多名学生一个不少地在“空中课堂”准时开课。为了让北京市的孩子都有学上,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更新升级设备,免费向社会公布学习账号,成为北京市唯一一个免注册、全开放的网上学校。

  2005 年我们承担了国家“基于IPv6 的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应用示范”新课题,与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共同发起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向全国范围辐射优质资源。

  2012 年,人大附中联合清华附中、北大附中、首师大附中建立“校际间跨校选修平台”,四校共上一堂课,比如,这节课人大附中的老师上,下节课清华附中的老师上。

  2013 年初启动的“1+1 慕课教育扶贫项目”(即“双师教学”),都是基于“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的互联网平台,目前全国有4000 多所学校、99万师生使用该网络课程资源上课。

  2013 年 6 月,“神十”航天员空中课堂选在人大附中进行地面接收,就是因为我们的远程设备和技术能承担这项任务。

  起因与行动

  传播君:我国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而您在 1997 年就提出启动“现代教育技术工程”。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开始关注教育信息化,并付诸行动?

  刘彭芝:是的,大家也很好奇,为什么我们这么早就开始布局。其实,从 1989 年我担任人大附中副校长以后,我就开始考虑这件事儿了。当时,我发现我们学校有这么多优秀教师,当他们退休时,他们的经验连同优秀教案、试题等宝贵资源都带走了,实在可惜,就有了建立资源库的想法。

  同时,我想全国有这么多的优秀学校和教师,如果能把这些优质资源集中起来,建一个全国的资源库,大家就可以实现共享。

  于是我就组织北京的五所学校(北京实验中学、北大附中、清华附中、北京四中和人大附中)以及外地的五所学校,成立了一个科技教育公司。

  紧接着,我又注意到当时兴起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CAI), 我带领学校的一组年轻教师,包括人大附中现任校长刘小惠,我们利用暑假时间,每天早上骑着自行车去首都师范大学参加计算机培训班,中午就在校园里的石头凳子上吃盒饭。

  培训结束后,我在全校教师中推广普及计算机知识,此后又不断引进几何画板等各种计算机教学软件,让教师共同学习。

  当时,学校还买不起计算机,电教的一位教师自己组装了一台计算机,建成一个多媒体教室,学校就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上课,很多校外的教师闻讯纷纷赶来听课学习。

  虽然当时的条件很简陋,但那是教育信息化的启蒙。

  1995 年前后,互联网在中国发展起来,但在中学还比较少见。当时,我对计算机、互联网特别感兴趣,就不断地学习。那时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正在举办“中国教育信息化高峰论坛”,我就急匆匆赶去听讲。

  也就是在这个会上,我第一次知道了远程教育,第一次感受到它跨越时空的神奇魔力。

  1997 年,我当校长后,确立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办学目标。因为有了这样的理想和目标,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思考世界名校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应该从哪儿起步。

  忽然回想起我曾经去过几个国家的名校参观访问,发现他们都只有一个计算机教室,20 多台计算机摆在那儿,而且在和他们的校长进行交流中发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我们和他们的情况基本差不多。

  我和学校领导研究决定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突破口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紧接着就开始在学校建立校园网,建立行星英语教室,带领部分计算机和英语教师去北大培训,让教师利用计算机学习英语。后来,又陆续在学校建立平面设计技术教室、虚拟科学实验室、远程技术教室等。

  困难与办法

  传播君:在人们还普遍将互联网、计算机当作新兴事物的 20 世纪 90 年代,人大附中在推动这些新兴事物落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刘彭芝:应该说遇到的困难很多,解决的办法也不同。这里我概括地谈三点体会。

  一是机遇眷顾善于学习的人。

  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发展迅速,瞬息万变。我当时想建一个远程教室,但其实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并不知道建立远程教室需要什么样的设备和环境,所以我就盯着远程教室去研究。

  记得 1999 年,在北京电信局召开的开通远郊区县远程教育现场会上,我看到那里的远程教室,当时因为教室狭小,与会人员都被安排在大厅看投影演示。我觉得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必须亲眼看看它是怎么回事,就想办法悄悄进了远程教室,把所有设备、布局看了个究竟。

  二是机遇眷顾有准备的人。

  信息化建设之初,由于缺少资金,我们的校园网始终没有专用光纤,以致影响它的容量与畅通,我做梦都想把一条专用光纤拉到校园。

  2000年,北京市政府向市民承诺完成 60项利民工程,到了11 月底,只剩下开通 10 个远郊区县的远程教学这一项没有完成,教育、电信等政府职能部门十分焦急。

  这时,北京市电信局和北京市教委首先想到我们,认为人大附中也许有实力做这件事。因为我曾专程找过电信局长,邀请他们参观人大附中的校园网和远程教室,看后他们很吃惊,说没想到一个中学的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得这么好。

  北京市信息中心也非常支持这个建议,因为知道当时只有人大附中才有远程教学的设备。

  就这样,仅用一周时间,北京市电信局就迅速把光纤拉到人大附中校园,2000 年 12 月29 日,“一点对十点” —— 人大附中和 10 个远郊区县的远程教学网开通,我梦寐以求的目标就这样变成现实。

  三是机遇眷顾敢于创新的人。

  人大附中的远程教育是白手起家,每一步都走得很艰辛,没有敢于创新的胆识和魄力是根本做不成的。

  比如,2001 年底,“十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和示范工程”项目公开招标。这个项目共有 12 个课题,其中有一个课题是“中学网络教育示范工程”,主要研究内容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网上联合中学”“特色课程资源库”。

  这个课题正是我一直想做并着手在做的项目。当时,距离课题开标还不到半个月,我们组织十几名投标组成员夜以继日,通力合作,终于在开标日的前几天完成一份长达几百页的标书。

  可没想到,投标书交上去以后,发改委的一位联系人通知说不考虑我们参加投标。我带着疑问,就和几位相关的同事去了发改委,找到联系人,请求见科技司司长。

  在我说明来意后,司长表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改委的项目只有大学和科研院所才能中标,从来没有中学参与。我说这个项目是中学的示范工程,请求司长带队去学校考察。

  没想到,第二天司长就带着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来到人大附中,经过调研,他们非常感动和震惊,最后同意我们投标。最终,我们在众多的投标单位中中标。

  2005年9月,“中学网络教育示范工程”国家重大课题结题,取得了丰硕成果。

  就是在这个成果的基础上,为了让我国边远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2005 年,我们创建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联合全国一百所优质中学,通过网上远程教学,先后开展“国家基础教育资源西部行”“支援西部教育,全国基础教育优秀中小学课件网络展播”等活动。活动期间共播出优质课件 929 个,累计播出1238 小时。

  西藏拉萨墨竹工卡中学的学生和人大附中的学生同上一堂课,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三种解法。

  也是基于这项成果,2007 年人大附中、宁夏六盘山中学、人大附中郑州分校三地远程教学开通,人大附中的教师和外教与这两所学校开展英语远程互动教学。

  同年 5月,人大附中、宁夏六盘山中学、人大附中郑州分校、新疆和田中学、西藏拉萨中学等多地通过远程教学共同参加“第 16 届‘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学生们用英语和国际宇航员进行现场视频对话。

  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思考与寻找,不断地寻找与变通;在变通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形成决策。

  人大附中信息技术的发展,说到底,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梦想;遇到困难不气馁、不因循守旧,这样才能抓住机遇,把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传播君:17年前“非典”时期,人大附中就已经通过空中课堂做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那么,在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方面,人大附中又是如何做的?

  刘彭芝:其实,我国已经在促进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把远程教育、在线教学所需要的设备、网络等都尽可能地配备上,把这条“路”修好。

  但实际上,“路”上跑的“车”,“车”上坐的“人”,这些都是不充足的。所以,学校要特别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主管部门特别是校长要有这方面的觉悟。

  人大附中在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方面起步非常早。

  比如我担任校长后,就开始组织全校教师学习 CAI 技术,学习使用几何画板,学习多媒体教学。

  后来发现还有些中老年教师认为自己学不会,我就找了三位学得好的老教师,组织他们在全体教师会上介绍经验,树立榜样。最后,带动了全校教师激发兴趣,一些更年轻的教师也开始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我意识到这是很有意义的开端,就在全校大会上多次倡导教师们学习计算机,并请那些做得好的教师做公开课示范。

  与此同时,学校开办信息技术培训班,建立专门的教师 IT 技术培训教室,培训班也分层教学,每周有不同层次的六次培训。

  这样,“非典”时期我们才能做到要求所有教师迅速准备课件,通过网络有计划地上传,安排学生在家中进行网上学习。

  其实,现在年纪较长的教师也在年轻的时候接触过信息技术,所以操作起来并不是一个大问题。

  学校可以从四方面解决平台的操作:第一,配备详细的操作说明;第二,进行线上或者线下培训;第三,建学习辅导群,派专门的技术人员或教师答疑解惑;第四,进行一对一帮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操作平台也从繁杂到简单易用,从网络平台到简单易用的移动平台,如微信、腾讯会议、ClassIn 等,从专业的录课设备到随手可取的手机平板,从复杂的音视频处理软件到简单的课件制作工具,从繁杂的上传下载到方便的移动分享等,这些都应该去普及,让更多的教师掌握相应技术。

  均衡与矛盾

  传播君:您一直强调,想让优质资源普及到更多地方。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您认为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在线教育能发挥哪些作用?

  刘彭芝:实际上,通过在线教育,首先是学生可以受益,对学生而言,他们通过接触名校教师的课程,知识面拓宽了,视野也开阔了;其次,教师也可以受益,作为教师,他们可以更好地发挥优质教育的示范作用;再次,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最后,对快速推进教育公平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线教育可以跨越地域、校际间的障碍。不论经济发达与贫瘠,不论地区是一线还是边远,不论办学品质优质还是薄弱,那里的孩子只要有条件,都能公平均等地享受到线上资源。

  特别是对身处边远贫困、教学质量比较低地区的那些资质优秀、“一个馒头吃不饱”的孩子,借助线上的优质资源,可以让他们“吃”得更饱更好。

  2012年12月,刘彭芝等考查广西中小学校教育现状,孩子们通过表演体操、舞蹈等方式欢迎她们的到来。

  传播君:您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公平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适合其发展的教育,而不是“让所有的孩子接受一样的教育”。看似我们把优质教育资源的教师讲课录制或者同步到全国各地的一些学校,尤其是送到贫困边远山区的学校去,这似乎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但也许这些地方的有些孩子暂时只能吃“一个馒头”。该怎么解决这样的矛盾?

  刘彭芝:你提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正在关注的问题。现在很多名校、教育集团都在做网上教育,特别慷慨无私,愿意把自己的课程共享给更多学校。

  但是,这些优质教育资源都给了那些最贫困的地区,这是不是就是教育均衡呢?可能还是要打一个问号。

  比如,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最开始,这些农村学校的教师都特别兴奋,如获至宝,孩子们也很骄傲,觉得自己现在跟人大附中的学生上的是同一节课,用的是同一个教师。

  但当课上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孩子慢慢地就跟不上了,跟不上,有些知识就听不懂,听不懂也就容易感到厌倦,最后就会流于形式。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双师教学”。其实是在利用信息技术辐射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师的能动作用,有效解决远程教学无法顾及学生差异的弊端,让那些只能“吃一个馒头”的孩子,借助信息技术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把这“一个馒头”吃好,消化好。

  其实,我曾经也提出过一个办法,如果真的要下校帮扶,就应该是区域内的帮扶,而不是到很远的地方去帮扶。

  因为每个地方都有好学校,当地的好学校可以直接对接当地的农村学校。把好的学校都发动起来,都出力,帮助农村学校。

  同时,我认为在这方面首先要做好教师培训,比如“双师教学”。

  人大附中作为第一课堂,任课教师要负责每天的授课,并提供教案、讲义、习题,还要定期跟第二课堂的教师开展视频研讨和培训。

  实验学校的第二课堂教师,则要负责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利用第一课堂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讲课视频,提前备课,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实地教学。

  这种新型课堂与传统的网络点播式学习不同,要由两地教师共同主导,双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对知识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延伸教学,所以才称之为“双师教学”。

  如果第二课堂的教师不熟悉线上直播课程的特点,或者不会进行线上操作,就无法针对自己的学生情况对第一课堂教师的教学进行取舍、辅导等,这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曾利用暑假,集中对“双师教学”试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我们的授课教师也多次深入试点的乡村学校进行调研,与师生交流,力求达到让乡村学校师生真正享受到优质资源的效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