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
“评估结果表明,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义务教育目标任务得到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均衡发展得到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一些教育热点难点问题逐步破解,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教育部今天举行的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2场发布会上,义务教育第三方评估总负责人、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宋乃庆表示。
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西南大学评估组基于第三方的视角与要求,坚持“独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原则,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有关义务教育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在全国选取有代表性的14个省份的500多所学校,对我国2010年至2014年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进行系统评估。
义务教育巩固提高率稳中有升
教育规划纲要对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评估报告显示,2010年至2014年,小学毛入学率保持在103.8%至104.6%之间,升学率保持在98.0%至98.7%之间;初中毛入学率由100.1%上升到103.5%,升学率由87.5%上升到95.1%,义务教育普及成效显著。
巩固率是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评估报告提供的数据,2010年到2014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87.5%逐年上升到92.6%,距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15年达到93%的目标仅一步之遥。
作为我国庞大的义务教育群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普及的水平和质量。西南大学评估组在调研中发现,“两为主”政策得到全面落实。2013年和2014年,全国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学的学生比例始终保持在80%以上。深入多个省份调研的留守儿童就学状况也显示,自2012年《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出台以来,各地普遍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了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备受舆论关注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问题,也取得突破性进展,2013年,全国26个省份解决了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的问题;2014年,全国28个省份启动实施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改革。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到全面推进
“我国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协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宋乃庆表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签署、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印发,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工作的全面启动,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一致行动。截至目前,全国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县(市、区)达1124个,其中京、津、沪、苏、浙5个省市已整体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的均衡评估。宋乃庆介绍说,西南大学评估组在调研评估过程中,特别注意抽取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学校,关注这些学校在教育规划纲要出台5年间的新进展、新成效、新成绩,变化是非常显著的。2012年至2014年,国家下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以2.08%、6.45%的比例逐年递增。2014年,全国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性教育经费支出比2010年增加3668.51元,增长91.43%;初中增加5145.42元,增长98.67%。同期,全国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比2010年增长141.09%;初中比2010年增长120.66%。
评估报告显示,“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全国生均校舍面积大幅增加,其中,全国初中生均建筑面积达11.99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33.36%。农村生均面积超过城市,其中初中农村生均建筑面积为15.23平方米,比城市多出近4平方米。此外,5年间,学校布局逐步趋于合理,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教学仪器设备更加齐全。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增加,“办学经费得到保障”的一个最直接影响就是教育经费支出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报告显示,2014年,农村、城市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性经费增幅,农村小学超过城市3.61%,农村初中高出城市3.18%;2014年,农村、城市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教育经费支出增幅,农村小学超过城市20.54%,农村初中高出城市0.96%。
统一城乡教师编制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从制度上破解了城乡教师编制倒挂这一“老大难”问题。2013年,小学专任教师生师比下降到16.76∶1;初中专任教师生师比下降到12.76∶1。小学代课人员下降为16.73万人,代课人员比例下降到2.91%,下降10.01个百分点。
“减负”从小学开始实现突破
西南大学评估组对全国14个省份10万余名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近5年来,小学生课业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年至2014年,每周课时数超过30节的小学比例由39.14%下降到26.82%,每学期统一考试次数超过1次的小学比例由55.62%下降到34.21%,每天在校时间超过6小时的小学比例由54.53%下降到43.91%,每天家庭作业时间超过1小时的学生比例由48.70%下降到37.41%,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的学生比例由58.32%上升到72.13%。
在课业负担下降的同时,小学生学业成绩则稳中有升。评估报告显示,2010年至2014年,在小学课业负担有所降低的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语文成绩优秀率分别上升2.33%和6.59%,数学、语文成绩不良率分别下降1.04%和0.67%。
“减负”增强体质效果明显。报告显示,2010年至2014年,小学生平均身高上升2.13厘米,平均肺活量上升54.42毫升;初中生平均身高上升3.26厘米,平均肺活量上升83.65毫升。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把乡村教育做强,把城镇教育做大,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等问题;要丰富义务教育育人方式;要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等。(本报记者 柴葳 刘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