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新“中考新规”发布:暑假期间做好这件事,比补课强100倍

  作者:主创团·夙叶

  孩子的暑假来啦,这两天和朋友们交流孩子的暑假安排已经成为了家长圈的必谈话题。

  前几天,在北京生活的莉莉,给孩子的暑假计划表上进行了大变革,增加了体育运动和远眺时间,还笑称自己的计划表已经在孩子班级里火速传开,受到了追捧。

  细问之下,才发现原因在于《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过程性考核管理方法》的发布,规定北京四、六、八年级第一学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统测,并且过程性考核结果与九年级体育现场考试成绩合并后,计入学生中考总成绩。

  一时之间体育的重要性再次引起大家热议,甚至很多人认为,未来体育将和语数外一样,成为考试当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考试的指挥棒向体育倾斜

  其实,体育加入中考并不是新鲜的话题,我国很多地区的体育中考分值都在不断上升。

  例如,2012年,青岛中考体育分值从30分增加到45分,2020年进一步提到60分。2020年,云南省教育厅直接将体育考试分值从50分提升到100分,使得体育分值与“语数外”等科目分值一致,地位大幅度提高。

  每次关于体育考试的消息出来,家长们都会炸开锅。一部分认为,升学考试是家长和学生的指挥棒,考啥学啥绝对是真理,对体育的重视有利于孩子身体体质的加强。这些年来,孩子的体育活动的时间不断增加。

  另一部分认为,现在的孩子已经很累了,体育考试会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体育考试班,根本就是增加孩子的负担。

  我们经常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对分数的重视,难以避免。如果孩子只有文化课成绩好,体育分不高,那么总成绩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体育分值的增加会让更多的家长关注到孩子的身体素质,一方面锻炼身体,另一方面挣个分数。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

  国家对体育越来越重视,也是因为体育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分数,它会给孩子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疫情当下,提升个人体质已然成为人生大事。

  

  关于体育,我们都低估了它的价值

  哈佛医学院教授瑞迪经过20年的潜心研究,在他的书中《运动改造大脑》中提出,运动不仅可以健身,更可以健脑。一直以来,很多人都低估了运动的价值。

  01 运动增强孩子的体质

  朋友小林是一位门诊医生,在他的诊所旁边有一所初中学校。他说,每一次学校体育考试的时候,他都会非常忙碌。因为,不断有学校老师打电话让他去学校给孩子诊断,一场800米测试下来,有的学生胸闷上不来气,有的孩子哇哇大吐,甚至有的孩子会晕倒。他感慨道,现在孩子的体质太差了。

  跑步能力低仅仅是现在孩子体质差的一个表现,“豆芽菜”、“小胖墩”、“小眼镜”在学生群体中随处可见。尤其是孩子的近视问题尤为突出,卫健委的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随年级的升高迅速增长。

  小学阶段从一年级的15.7%增长到六年级的59%,初中阶段从初一的64.9%增长到初三的77%,到高三时近视度数高于600度的学生比例达到21.9%。

  所以增强体质、改善视力,对于孩子来讲刻不容缓。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运动。它不仅能够强身健体,增加孩子的心肺功能,还能够增强眼肌、降低眼压,有效地保护孩子的眼睛。

  02 运动天然有助于大脑发育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一幅图片,内容是缺乏运动和长期运动两种类型人的神经细胞。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长期运动的人他的神经细胞分支更多,神经元网络更加丰富,说明大脑更加聪明。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约翰·瑞迪在他的《运动改造大脑》中说,运动是最佳的健脑丸。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259名的小学生进行研究发现,体能越好的孩子,他的数学成绩和阅读成绩也就越好。并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发现,很多学霸不仅学习好,还都有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

  运动让人“四肢发达”,更会让人“头脑睿智”。让我们给孩子留出运动的时间,让他们在汗水中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提升自己的思考力,让自己的大脑不断生长。

  03 运动健全孩子的人格

  蔡元培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孩子在运动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会如何对待输赢,而且还可以在竞技的过程中体会到努力、拼搏的意义,他们会有更加乐观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北大博士张宇晶从事了多个体育项目,短跑、跨栏、跳远和跆拳道。她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坚持体育运动,20多年来,她基本每天保持8个小时的运动量,多的时候训练可以达到十几个小时。

  当提到运动带给她最大的感受时,她说了两点,第一,体育竞争最大的魅力就是凭实力说话,你平时的积累都会在比赛中展现。第二,要做一个干净、坦荡的人,学会认输,实力不够就要去努力。

  

  在西方的精英教育中,体育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英国伊顿公学官网上,关于体育课程是这样解释的:学会赢,也学会输;学会去领导,也学会被领导;学会超越自己,也学会做团队中的一员;知道什么时候争取,也知道什么时候失败。

  这些,是我们做人的必修课,也是体育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让孩子动起来,家长要警惕三大误区

  在《教育漫话》中,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写道,健康的心智存在于健康的体魄中。我们不仅要让孩子用知识武装大脑,同时还要让孩子运动起来。

  那么,如何让孩子动起来呢?

  01 考试加分,家长警惕盲目报班

  我们经常说,考试是最好的指挥棒。考什么,家长就会不遗余力地给孩子补习什么。体育加入中考后,各种体育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很多家长再一次陷入“体育补课哪家强”的焦虑之中。

  在这里,我们需要思考两个方面,第一,孩子的身体素质提升是一个长期锻炼的过程,为了中考突击报班,锻炼不当反而会给孩子造成运动损伤。因此,家长们要谨慎为孩子报班,可以和专业的老师沟通后,再进行选择。

  其次,体育测试的维度是多样化的,它不是竞技体育的比拼,更科学、更全面的过程性评价,要求更加注重孩子日常的体育成绩,所以,大可不必过度恐慌。

  02 循序渐进,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体育爱好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运动有助于减少孩子心理上的问题,建议青春期之前让孩子发展两项体育爱好。

  

  所以,在孩子青春期之前,学业不是很重的时候,有意识地去发展孩子的体育爱好。在孩子小的时候,循序渐进,让孩子对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有利于他运动习惯的培养。

  让运动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当他陷入坏情绪的时候,他的爱好就会成为情绪的疏散口。当他觉得郁闷、恐慌和焦虑的时候,去锻炼、去参与,在运动过程中创造多巴胺,帮助自己抵抗困难和压力。

  03 监督陪伴,家长与孩子一起动起来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位另类带娃的爸爸,他要求儿子必须完成2小时运动才能写作业。而且还制定了每天的户外运动计划,陪着孩子一起来完成。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父母的陪伴和监督,并且运动时的陪伴,有助于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形成更好的亲子关系。

  把运动当成必须完成的“作业”去对待,也是我们应对体育考试的好办法,坚持提升孩子的体质,才会在日常检测和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结束语

  北大校长王恩哥说过:“人的一生应该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图书馆,另一个是运动场。”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给予孩子运动的时间,让他们在阳光下奔跑,在球场上大笑,在舞台上跳跃。

  因为孩子的成长不能只有分数,还应该有奔洒的汗水和蓬勃的朝气,这些将成为他们健康成长最好的养料。

  夙叶,终身写作者,用文字聊聊教育,写写人生,与你一起成长。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