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真格!两人,被撤销“院士称号”!

  

  11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科技部官网刊文介绍了中国工程院2022年警示教育大会的情况:会上,通报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曹耀峰,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安等2名工程院原院士和工程院下属单位1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

  中国工程院机关党委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吴晓东表示:“这次警示教育大会对健全院士管理监督的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这也是工程院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图|中国工程院首次邀请院士代表参加警示教育大会,坚持严的基调营造风清气正科研生态。

  院士制度改革,已经迈出关键一步。

  可以预见的是,“院士退出机制”这柄利剑出鞘,将让“院士”称号回归学术头衔,拒绝学术声誉简单变现,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制度改革

  “院士退出机制”改革,旨在摘掉院士“终身制”及其附在头衔上的利益与光环,让院士称号真正回归纯粹的荣誉性和学术性。

  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分别于2014年、2016年在各自的章程条例里,白纸黑字地标明了“院士退出机制”的有关内容。

  《中国科学院章程》第十九条规定:院士有权放弃院士称号。当院士个人行为严重违反科学道德、品行严重不端、严重损害院士群体和学部声誉,劝其放弃院士称号;情节特别严重或危害国家利益、触犯国家法律的,撤销其院士称号。

  

  图|《中国科学院章程》中,增加了关于院士退出机制的表述。

  2022年9月6日,《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审议通过。《意见》中提到:推动完善院士遴选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实行退休退出制度、加强学风作风建设,院士制度不断完善。

  仅一周后,科技部、中央宣传部等 22 个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并印发修订后的《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包括取消院士称号在内的13条处理措施。

  “院士退出机制”,不仅彰显了与时俱进的改革理念,更有利于激发院士在学界领域“沉下来”潜心钻研,更好地发挥科研带头作用,为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发展与创新递交令人满意的答卷。

  最高荣誉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且为终身荣誉。

  每位院士都是各自领域内的顶级大牛,在冲向世界科学前沿的进程中,他们基本代表了我国科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两院院士,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

  

  图|1948年3月,通过层层选拔,81人当选中国第一届院士。

  然而,作为学术头衔的院士,因为背后巨大的利益寻租空间,正逐渐演化成集多方、多种利益于一体的“庞然大物”。

  有些院士,利用“院士”头衔过度参与商业活动,不合理站台、撑门面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院士在两个单位或多个单位受聘取酬,饱受社会诟病的“跑院士”现象屡禁不止;有些项目的经费申请,院士头衔成了一张绿色的“通行证”……

  与此同时,个别地方和单位以拥有院士多寡来标榜“科研政绩”,为挖院士,既奖励票子又赠送房子,俨然变成了一种恶性竞争。

  种种怪象,无疑不利于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

  破五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人。

  如何扭转资源有限且过度集中在“大帽子”身上?“破五唯”持续推进。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对院士工作站的设立作出规定:每名未退休院士受聘的院士工作站不超过1个、退休院士不超过3个,院士在每个工作站全职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3个月。

  《意见》还提到,院士专家“兼职要与本人研究专业相关,杜绝无实质性工作内容的各种兼职和挂名。”

  

  图|2019年,中办、国办联合发文,对院士工作站的设立作出规定。

  然而,比起如何规定院士退休与退出制度,更重要的,是如何让科研环境变得公平且科学?如何建立正确的学者评价体系?

  直到现在外界对学术水平的衡量,还是简单粗暴地看“帽子”:年轻一点的看“杰青”、“优青”等称号;年纪更大一点的,就是“院士”。

  与其看头上的帽子,不如看他们,到底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