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日新月异,变化之学

  院长寄语:欢迎热爱化学的莘莘学子报考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我院一直秉承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人才。在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创建100周年之际,期待与你们相聚渤海之滨,共谱百年南开化学新华章!

  学院特色

  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历史悠久,起源于1919年建校伊始的理学化学门。1921年,邱宗岳教授创建化学系,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化学学科之一。1932年,建设中国高校第一个应用化学研究所。1937-1946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杨石先教授任系主任)。1962年,建设新中国高校第一个化学研究所-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1985年建设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化学学院成立。2013年,国家2011计划-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与天津大学合作)获批运行。2017年,南开化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20年,南开化学入选“拔尖计划2.0”。

  南开化学为中国的教育和科技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新中国成立时,南开化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开展面向国计民生的农药科学研究和支持“两弹一星”研发的离子交换树脂重大项目。新中国的农药源于南开化学;1958年,杨石先校长带领师生开发出中国第一个杀虫剂“对硫磷”的生产工艺,同年生产出“敌百虫”和“马拉硫磷”杀虫剂产品,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李正名教授等创制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除草剂品种——单嘧磺隆,该产品于2007年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国家新农药正式登记证的创制除草剂品种。1958年,何炳林教授从美国回到南开工作仅两年,合成出的离子交换树脂,为铀的分离提纯和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研制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至今,南开化学学科的系列教学与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大奖40余项。2018年,周其林院士获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和未来科学大奖,李正名院士团队的“超高效磺酰脲除草剂创制”项目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高校科技创新成就展。2019年,周其林院士团队的“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经过100年的励精图治,南开化学优秀人才辈出,科研硕果满园。

  南开大学化学学科专业布局完整、学科发展方向齐全、师资队伍名师云集、教学科研平台汇聚。199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南开化学学科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都位居前列。长期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化学教学和科研基地。

  南开化学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怀。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南开大学化学系生产车间。1959年5月28日,周恩来总理视察南开大学化学系离子交换树脂研究室。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和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周其林院士荣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周其林院士获评2018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正名院士团队成果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高校科技创新成就展

  首批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平台基地

  01.国家级平台基地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02.省部级平台基地

  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高效储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能源材料化学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生物传感与分子识别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新能源材料化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市功能高分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师资力量雄厚,课程精品荟萃

  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含双聘院士3人),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29人,国家“四青”人才43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广大优秀教师均参与到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2000年至今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天津市教学成果奖近20项。现已形成“校级、校级示范、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格局,拥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天津市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

  国家教学名师程鹏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教学条件优良,创新氛围浓厚

  建有首批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有大型仪器均对本科生开放。

  大一,学生可参加实验室体验计划、暑期科研训练、化学实验竞赛等活动。大二,学生可以参加国家级、市级、校级科技创新项目,独立设计或承担科研课题。每年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80%以上,学生科研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本科生在做基础化学实验国家领导人视察过的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学术交流活跃,科研视野开阔

  为增强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提升南开化学的影响力,学院主办和承办了多个重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每月聘请1-2位国内外著名的化学家为本科生作学术报告并分享科研体会。

  学院资助本科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近三年累计资助本科生参加学术会议90余人次。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签订联合培养本科人才合作协议,建立科研实习基地,每年选拔60余名优秀本科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科研实习。

  健全的优秀学生奖励体系

  设立各级各类奖学金20余项,奖励总金额达120余万元,单项最高金额为1万元,每学年有300余人次获奖,占本科学生比例30%以上。

  专业介绍

  化学学院本科教育现设化学、应用化学、分子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五个专业。

  化学专业

  南开大学化学系于1921年成立,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同时也是国内最具实力的化学学科之一。1991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2019年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始终坚持“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严格管理,提高质量”的教育方针和把学生培养成“基础厚、知识广、能力强、素质高”的高层次优秀化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出的学生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应用化学专业

  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1932年成立,是我国第一个高校应用化学研究所。1985年筹建应用化学学科,1988年招收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应用化学专业以应用性基础研究为对象,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科学问题为导向,着力打造应用化学基础研究创新实践的支撑平台,积极引导科学研究服务行业产业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既具有坚实化学基础,又具有运用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2003年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和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集各自优势成立的跨学科专业,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该专业优化化学与化工教学内容,增添新的交叉学科知识,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拥有宽广深厚的化学、化工基础,具备创新意识、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能力的理工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学生毕业时由两校分别授予理学和工学学位。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以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得到业界的普遍赞誉。

  化学生物学专业

  化学生物学专业自2012年开始招生,是化学与生物、医学全面交叉结合的新兴学科专业。培养了大批具有坚实的化学与生物学基础知识和较广泛的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知识,熟练掌握化学与相关生物学实验技能,具备从事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首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由化学学院、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强强联合共同建设,积极对接国家能源重大发展战略需求,推动理科应用与工科技术结合,催生新能源新技术、孕育新产业,发挥创新引领。该专业面向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高能电池等国家急需的新能源产业方向,培养在清洁能源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等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伯苓(化学)班

  南开大学实施教育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09年起设立了伯苓学院,提供一流条件,配备一流师资,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开展创新型化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拔尖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化学相关领域的杰出人才。新生入学后,伯苓(化学)班将面向全校新生选拔 30 名学生,培养过程中采取动态进出机制,最后留下的伯苓(化学)班学生都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国际交流

  化学学院本科生在学期间,能够参与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交流。2014-2016级本科生在学期间出国交流累计达220余人次,占年级总人数的28%左右。

  学院每年资助成绩优秀的本科生前往国际一流大学参加暑期学校项目或暑期科研实习,资助优秀本科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竞赛。2015-2019年,共资助本科生赴国际一流大学暑期学校和短期交流46人。

  学院还开展“海外实验室深度体验计划”,资助优秀本科生去国际顶尖学校、研究所进行3个月以上的科研训练。随着“海外实验室深度体验计划”的不断推进,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的本科生逐渐受到国际一流大学、研究院所的广泛认可。2015-2019年,共资助本科生前往国际一流大学

  参加暑期学校项目和短期交流46人。

  毕业去向

  化学学院本科毕业生重点就业单位主要涉及国家、省市级公务员、选调生及高校行业,例如北京海关、南方科技大学、天津耀华滨海学校等;世界五百强企业,例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索尼公司、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等;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例如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等。

  知名校友

  刘新垣院士 分子生物学家,1952年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正名院士 有机化学与农药化学家,1956年南开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卓仁禧院士 高分子化学家,1957-1959年在南开大学进修,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

  姚守拙院士 分析化学家,1952-1954年在南开大学化学系学习,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程津培院士 有机化学家,1981年获南开大学有机化学硕士学位,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玉奎院士 分析化学家,196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颜德岳院士 高分子化学家,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常文瑞院士 结构生物学家,196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宋礼成院士 有机化学家,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全兴院士 环境工程学家,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其林院士 有机化学家,1999年至今为南开大学教授,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严纯华院士 无机化学家,2016-2017年任南开大学副校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方维海院士 化学家、物理学家,2020年来南开任职(双聘),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彭孝军院士 精细化工专家,1990-1992年为南开大学化学系博士后,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金声院士 石油和天然气油气井工程专家,1988年获南开大学有机化学硕士学位,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军院士 无机化学家,1989和1992年获南开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