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一老人37年不间断收藏高考试卷

  核心提示

  南昌一老人1977年参加高考改变命运 称收集高考试卷只为缅怀这份激动

  在南昌市船山路一栋古旧的楼房里,住着一位67岁的老人,他从1978年到2014年,收藏了37年的高考试卷,一份不落。

  他叫甘福保,包括他自己参加的1977年高考,他用38年见证了高考试卷的变迁,而教育制度、社会意识乃至社会的变迁,也由此流淌过他的双眼。

  举手投足间,一幕幕往事重演,他虽然眼神闪烁,却很平静。他说,恢复高考把他的生活截分成了前后两半,一半是满怀希望,一半是心存感激。看着走出考场的考生,他感叹:“要是能像他们这样,再经历一次就好了。”67岁老人“记录”中国时代变迁

  

  甘福保拿着刚买来的2014年高考试卷兴奋不已

  风雨无阻他坚持了37年

  “喏,这就是我刚买来不久的2014年高考试卷。”67岁的甘福保指着叠放在床上的试卷说。

  6月8日,2014年普通高考英语科目考试的结束,宣告着中国939万名高考生的如释重负。

  下午6时左右,甘福保骑着那辆跟随他多年的自行车,从南昌市蓼洲街社区出发,急忙赶往江西省教育考试院——他要去买今年的高考试卷和评分标准。“只开放几天时间,晚了就没的卖咯。”

  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有20多个人和甘福保有着一样的目的,他们中有家长、老师……。热闹的情景与1978年迥然不同,“那时除了我,几乎没有人会去买”。甘福保还记得当时一套试卷要花5分钱,为此他还被已逝的父母埋怨过。

  1982年端午前后,南昌连续暴雨,水漫进了甘福保的家。

  “房屋被水泡得不成样子。”甘福保将手比到腹部,“水都淹到这里了,有一米多深”。父母让他赶紧转运家里的东西,但他却划着船径直去了江西省高考招生办公室——高考刚结束,他得去买高考试卷。

  就这样,风雨无阻,他坚持了37年。

  许多刚高考完的学生对此不解:“看到卷子我都要吐了,怎么可能还会去再买一份?”他们不知道,三十多年前的高考和现在有什么不同——但甘福保知道,因为“它不是一次简单的高考,它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

  恢复高考 他头年便金榜题名

  1966年,原本该参加高考的甘福保遇到了“文化大革命”——高考被取消了,他也被迫下放到了柴油机工厂当铣工。直到如今他还念叨着这份工作带给他的好处:“铣工在当时还算是个技术工种,要求比较高,所以我常会看看相关的书籍。”

  1977年10月,当甘福保从广播中听到将要在12月恢复高考的消息时,“我和工友们激动地手舞足蹈”。

  为了办好这次高考,江西省先在修水做了试点,预先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结果令人大失所望。甘福保从报纸上看到,因为学业的长期荒废,大多数考试者看着题目只能发呆。

  “虽然只有不到两个月的复习时间,但因为铣工这份工作我将学业捡起来比别人容易得多。”当年高考,工厂里,一共有23人报了名。

  12月3日,高考开始了。

  拿着迟到了11年的准考证,甘福保来到了考场门口,看到了许多年龄参差不齐的“考生”。事后他了解到,参加这场考试的最年轻的才15岁,而年纪最大的已经30岁了——生于1947年的甘福保就是那个年纪最大的。

  考试还算顺利,不过语文却难倒了他。“试题就是一道命题作文——《难忘的时刻》。”甘福保在考场琢磨着,半个小时过去了,他仍不得头绪。

  “突然我的脑中闪现了一个念头,现在不就是我难忘的时刻么!”甘福保如获至宝。于是,他围绕着1977年高考列好提纲开始写作……

  吸取了之前修水的教训,那次高考只考了基础知识。最终,甘福保以234分被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物理系录取。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家电器公司,在技术岗位上一直干到退休。

  “11年了,这次迟来的考试让我不敢有任何期盼!”甘福保大声说,“许多人的命运,被它给改变了。”

  见证外语教育变化

  平时,甘福保也会搬出收藏的试卷揣摩,从字里行间感受人生起伏和社会变迁。

  甘福保将37套高考试卷分别摊在床上,其中有些已经发黄。

  在甘福保看来,我国这么多年来的教育,外语的变化非常大。

  1964年,他还在读高中,当时全国上下都是一片俄语学习热。“那时全国学英语的人很少,我也只听过俄语班。”甘福保至今仍记得,“当时还有高考,老师抄来的外语高考题目只有俄语,没有英语,分值和语文一样,也是100分。”在甘福保买来的一份评分标准上,他用蓝色墨水清楚地写着自己的俄文名字。

  在前不久的一次中俄交流活动上,甘福保毫不胆怯地与俄罗斯人交流了起来,一口流利的俄语让国际友人大为吃惊。

  “后来两国关系破裂了。”在1977年的高考,俄语考试也不见了踪影。

  到了1978年,“开始有了英语试卷。虽然英语也是100分制,但在总分中占比却很小,这导致许多人宁愿多花些时间去复习其他科目”。

  此后英语从未缺席过高考。“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频繁,英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直到与语文、数学并驾齐驱。”甘福保说。

  不过现在情况又有了变化。随着北京、山东等地的中高考改革方案拿英语“开刀”,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英语或将走下“神坛”。

  甘福保经历了“俄语失宠”,或许又将要经历“英语失宠”。

  素质教育跃然纸上

  不过这对甘福保并没有很大影响,数学才是他的专长。许多学生家长见他研究了这么多年高考数学试卷,纷纷找上门来讨教。

  “他们可想错咯。”甘福保随手拿起一份数学试卷说,“我买了试卷后都要做一遍,做了这么多年试卷,我发现了一个特点——出题人在不让你猜到考什么题上下足了功夫。想押中题?呵呵,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发现,人们一直挂在嘴上的素质教育,倒是在试卷上体现了出来。“几年的一份高考数学试卷中,竟然考到了税法的计算。”甘福保对此不无惊诧。在他的眼里,数学总被认为是大而无用的东西,数学题目总是泛泛而谈,没有实际作用。可那次,数学响应了素质教育的号召落到了实处,这让他十分意外。

  此外,他发现不断有契合社会热点的题目出现在高考试卷中,“载人航天出现在了物理试卷,该帮助他人还是袖手旁观出现在了语文作文……”甘福保看到高考越来贴近生活,不禁唏嘘了起来,“当年因为考生水平参差不齐,高考只考基础,完全是矮子里面拔高个;现在不一样了,题越来越难,量也越来越大,是在优秀的人中间挑选最棒的人了”。

  甘福保感触最深的是,1977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高考作文泛政治化的倾向比较明显,和当时的形势结合得比较紧密。比如《抓纲治国两三事》、《知识越多越反动吗》、《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等题目,都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而如今,更多的是让考生根据一段材料来自拟题目,考验的是学生的思维发散力。

  “我很少会去写作文,一般只是看看而已。”甘福保坦言,不过,他仍能记住一道作文题——《雪化了,是什么?》。“我当时觉得特奇怪,雪化了不就是水么,这还用考?”后来,这个命题作文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考生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说是水的,有说是水蒸气的……但有一个答案特别引人关注——雪化了,应该是春天。这是一个让甘福保始料未及的答案。

  经济学家、南华工商学院院长易江则表示,高考作文从过去“有意义”的讲砺志、讲宏大叙事、讲历史事件评价、讲诚信、讲个人责任等内容,转为了讲品位、讲情趣、讲格调、讲知识性这样“有意思”的话题,作文选题的人文色彩越来越重。

  虽然有人批评高考制度,称其让考生陷入了茫茫题海,扼杀了才华,但甘福保认为,高考制度仍是目前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制度,“问题的关键不是好与不好,而是是否有比高考更符合国情的选拔制度?”

  ◇对 话

  “收集高考试卷只为缅怀这份激动”

  新法制报: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当时你有什么反应?

  甘福保:广播里说要恢复高考了,我一下子就惊呆了,眼泪一涌而出。我跟工友反反复复地说一句话:这下有希望了!当时那种情况,有点像在黑夜里走路,四面全是黑的,什么东西都看不见。恢复高考这个消息,相当于前头突然冒出亮光,当时没有别的念头,只想着赶快蹦到那儿去。

  新法制报:高考对你最大的变化在哪?

  甘福保:终于不要再靠出身、靠关系来获得自己的前程。

  新法制报:所以坚持收集高考试卷应该是寄托了你的怀念。

  甘福保:对的。1977年恢复高考对我们来说太难得了,整整迟到了11年,那时我已经30岁,差点因为超龄与高考失之交臂,为了缅怀这份激动,我每年都去买回一套高考试卷,久而久之就成为习惯了。

  新法制报:你认为自己收集高考试卷的意义在哪里?

  甘福保:大家对于很多东西的观念太不一样了。比如对高考的重视,这个价值观完全不一样:高考的恢复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所以我认为高考必须存在,还要让大家了解高考的变迁。

  ◎文/图 新法制报记者郭俊 刘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