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作文22

  

  第22题:坚硬与柔软

  题目再现

  (上海2015年上海卷)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试题分析】

  材料作文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拟题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考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其写作能力的自由空间.更由于“材料”所具有的灵活性、丰富性、与时俱进性,以及极高的抗拒“猜题”的优势,因此材料作文一直受到一些地方命题老师的青睐.材料作文在考查考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思维能力,所以它一直是高考作文中的难点.要想写好材料作文,读懂材料是关键.要想读懂本次作文材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材料本身的重点词句及关键信息:

  靠生都比较容易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坚硬”、“柔软”、“和谐的自我”。这里,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在材料中还有一句不可忽视,造就和谐的自我并不是把心中原有的东西随意组合就可以了,关键是“如何对待它们”,所以这一点是我们要拓展出去的,也是我们在设定立意时要重点思考的,能够体现创新的部分。

  2.思考材料可以写作的角度:

  首先,要揭示这个题目探讨的实质:大部分同学们都会从这个题目中想到人的性格对自我的塑造,这是材料本身向我们展示的内容﹣﹣“人的心中”.那么进一步思考,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和谐的自我,具体来说就是更好的处世或者塑造更好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种思考也是高考命题的最终准则.所以,其实坚硬和柔软对应的也可以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或者是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方式。

  解答该题,除了弄懂材料的本意意外,还要找到关键词句,深入发掘关键词句的深意:

  从性格的角度:硬——性格的坚强;软——性格的柔韧。例如水,硬:水滴石穿;软:上善若水。

  从处世的角度:硬——坚持原则;软——处事变通。

  从思考方式的角度:硬——硬性的科学准则(理智);软——文学、艺术、情感(感性)

  以上的材料分析方法,在我们之前的课程中,老师都有按步骤给同学们分析过,如果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够按这个思路来看材料,是不是觉得可以写作的角度更加广泛了呢?

  以上三种材料对应的就是该材料作文横向上的三种立意,对于这三种立意,同学们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体现其中的关系,也就是在写作时注意思辨.因为本则材料有明显的观点倾向,所以要辩证的取坚硬和柔软的长处,不要偏指一方.另外,还可以从纵向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比如选取一个角度,从历史谈到现实,重点在于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和意义、价值。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构思写作:

  1、自我审视的角度

  对自我的审视,要“坚硬”与“柔软”兼顾,造就“和谐”的自我。一个人在原则性问题上,是一定要硬气的;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有时或可以柔软一些。由此,可立意为“做刚毅而仁慈的人”“做执着而通达的人”等。

  2、看待他人的角度

  要正确看待他人的“坚硬”与“柔软”,剖析其内心。别人在我们眼中或是强者,或是如林黛玉一般的弱不禁风,但我们不应只看到此,还应看到强者柔软的一面,弱者坚硬的一面。由此,可立意为“英雄心中的柔情”“弱者背后的坚强”等。

  3、社会批判的角度

  批判现实中无原则、无底线的人,呼吁坚守原则、坚守底线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太过“柔软”,为人处世八面玲珑,毫无原则,有时甚至越过底线。作文可从此切入,剖析其个人原因,呼吁人们坚守原原则和底线。

  【满分作文】

  亦坚亦柔,成就和谐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便是所谓人心的奇妙之处,有坚如磐石处,亦有温柔如水时,二者周旋归一,共享方寸之地,方有一个和谐的自我,卓然而立。

  诚如毕淑敏所言,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人心,首先应该是一座坚固的堡垒.以道德准则为盾牌,以理想信念为防线的我们都是天赋使命的战士,应有勇气也有毅力捍卫生命中那些真正神圣的东西,像英国文豪托尔金在《魔戒》中诠释的那样,“相信这世界并非不可救药,而一定存在某种良善,值得我们奋战到底”.没有人能做到始终无畏不悔,那是只存在于神话之中的品质,而常人真正能做到的是,让对“自己的勇气有一天会消耗殆尽”的担忧战胜被“人世间的阴雨灰色帘罩”蒙蔽的恐惧.守护坚实稳固的初心,也即守护生命耿直不移的态度,这才能成全生命伟大力量的展现。

  然而人心在某些方面应有的坚硬并不等同于一味的固执,冰冷刚硬到不可触碰也便更不应成为人生的常态,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让心灵受到温存与爱意的滋养,由寸草不生的荒芜变为处处繁花的锦绣.是啊,在这个正在被冷漠的铁壁铜墙侵占的世界里,我们总以为百毒不侵刀枪不入的自我封闭就是坚强,可如果我们连呵护真诚、期许美好、拥抱爱情的能力都已失去,那么这种机械的行为构成的将不配被称为“人生”,甚至算不上好好地“活过”.我们既然没有理由封存扼杀美好,何不以最阳光的姿态享受心灵深处的柔软?故而,人心中那些必不可少的柔软的东西,与坚硬的组成部分一样,都是构成精彩人生的要素;故而,唯有那些亦坚亦柔的心灵,方能塑造成和成谐的自我。

  我想,真正洞察了这一道理的人,一定会懂得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写下的“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的温存,因为坚强与温柔是相互融合而非完全对立的存在;一定会明了歌手Hita在《天命风流》中唱出的“灵秀上眉头,浩气存胸口”的洒脱,因为心坚如石或豪情满怀的人依然需要情感的滋养;一定会欣赏词作者荀夜羽表达的“击鼓动远雷,琵琶脆涟漪”的和谐,因为勇气与温柔的契合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构形.所以,要想造就一个和谐的自我,要想活出一世动人的精彩,最重要的,便是让这方寸之地,亦坚亦柔,亦刚亦让。

  心在方寸,所求为何?亦坚亦柔,成和成谐.如此,方能一路撷美好而行,方能一生尽光明磊落。

  【点评】

  该题总的来说并不太难,很多同学都能够准确审题,做到不偏题,但是,写出优秀的作品并不容易.因为本次作文重点考查了考生的思辨能力,这也是近年来许多高考作文所重点考查的,要求考生能够眼观社会,发掘人性,从情感性、思辨性入手写出材料蕴含的深意,做到语言流畅、思维清晰.建议考生平时作文训练时要加强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考试时才能够写出非常好的考场作文。

  柔也人生刚也人生

  上海一考生

  古话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也就是说,我们要辨清所面对的局势,该勇敢、坚硬之时便似山般不屈、不折,该柔软、柔和之时便似水般不兴、不惊。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而每个人也都有坚硬和柔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常有人恼于无法造就自身的和谐,依我看来,刚柔并济则是最好的选择。

  刚而无柔,刚愎自用,脆若折枝。一个人若只有不计后果的一腔孤勇,也无济于事。在汉书里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当时有个富人,喜欢并收藏了很多古董,其中有一件非常稀有的叫玉盂,工艺精美,深受富人喜爱。有天晚上,一只老鼠跳进了这个玉盂,想去吃里边的剩菜,正巧被这个富人看到了,他非常恼火,盛怒之下,便拿了块石头砸向老鼠。当然,老鼠是被砸死了,可那个珍贵的玉盂也被打破了。富人非常难过,他对自己的鲁莽行为深感后悔。面对跳进玉盂中要吃剩菜的老鼠,便是考验人的心态的时候,若那个富人采用柔和的方式,或是引诱,或是驱赶,或是威逼……都不会导致玉盂“粉身碎骨”的结果而追悔莫及。由此看来,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避免刚而无柔的毛病与错误,做事之前应三思而行,不可盲动,要尽量寻求最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然,不但达不到目的,事与愿违,甚至还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懊悔不已。

  柔而无刚,奴颜屈膝,卑如蝼蚁。柔软,并不代表软弱。柔软,是指为人处世要适当,能屈能伸,要识时务,但是柔而无刚最终也是一事无成。我们需要柔软,而一味的柔软则会沦为懦弱。对待一件事,纵然有万千思绪,有无数方法,若只是空想,不赋予实际行动,也是纸上谈兵。我们身边常常会出现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他们看似睿智、经验丰富、深谋远虑,似乎对未知的一切动向了如指掌、明察秋毫,而到了需要行动的时刻,却缩在了别人身后,这样的人,当然会一事无成。所以,不能只做语言上的巨人,在需要勇气的行动上,也要坚强起来,果断作为。

  刚柔并济,恩威并重,坚如磐石。历史上有许多刚柔并济最终铸就成功的佳话。蔺相如忍让廉颇,将国事放在私人恩怨之上,最终廉颇负荆请罪,流传至今;晏子使楚,有勇有谋,最终使楚王自取其辱,千古美名,人尽皆知。在历史的长河中,刚柔并济的故事不胜枚举、灿若群星,无不告诫着后人:该用心糅合坚硬与柔软,做一个刚柔并济、顶天立地,能屈能伸的人。

  柔软是气质,坚硬是力量,如果说柳枝的柔与松柏的刚构成了和谐的大自然,那么,人心的柔软与坚硬并存,方能铸就灿烂而辉煌的人生。

  【点评】

  这是一篇选材新颖、立意深刻的状元文,有以下几点值得考生学习:

  1.立意深刻,语言简洁。可以说,从本文的标题即可以看出立意的深度与厚重,柔和与坚硬都是人生,但如何让二者刚柔并济、浑然一体,则需要智慧,这就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和启迪。文章开篇的引用恰当;运用三个对称的分论点,彰显了语言的对称美与整饬美;同时,语言简洁、有力,很好地体现了议论文应有的语言风格与魅力。

  2.选材新颖,论据有力。本文所选用的一只老鼠跳进玉盂的素材,新颖而贴切,不但避免了与其他考生的例证撞车的可能,也具有以一当十的效果和作用,读后,给人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记,对作者所持的中心论点起到了应有的论证功效。同时,廉颇负荆请罪、晏子使楚的故事等,也都妥帖、恰当,详略有别,共同论证了主题。

  3.逻辑缜密,脉络分明。文章的整体思路与脉络为“总—分—总”,首尾总说并呼应,中间分三个分论点加以说理、论证中心论点。逻辑缜密,条理清晰。

  得分:70分

  她与鹿

  上海一考生

  许鋆开始频繁地梦到一只鹿。

  是的,一只高大而雄壮的鹿。它有那样美丽而忧伤的眼睛,总能让人想到在雏菊上久驻不落的露珠。许鋆伸出手去抚摸它那柔顺的皮毛,能清楚地感受到每一块肌肉的力量以及血液在血管里长久不息的流动。鹿角的弧线是那样的美,看似圆滑实则质地坚硬,精致得如同陈列的艺术品。

  第一次有鹿的梦境里,许鋆穿着一条棉布白裙,赤着脚,走在崭新的柏油路中央,脑海里交织着那张鲜红的试卷和冷面若霜的自己。她觉得自己好像要去一个地方,一个可能永远走不到却义无反顾地要去的地方。夜色冰凉,凝固了风声,唯有月色滴落的声音。突然,她听见了沉重而均匀的喘气声,配合着蹄子与地面相撞的声音。许鋆缓缓地转过身,看见一只硕大的鹿在她面前停了下来。路边没有灯,月光亮得有些不像话,许鋆借着涌动的月色,打量着眼前的“不速之客”。鹿轻轻地晃动头颅,与许鋆静默地对视着。

  自那以后,许鋆就常常梦见这同一只鹿。大多时候,鹿都是跟在她的身后,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许鋆想问它从哪里来,话语却在和它对视的那一刻丢失在嘴边。想回头抱抱它时,却发现它不见了,唯有喘气声和清脆的蹄声重重地叩在许鋆心头。

  梦是记忆与现实的缝合。发生过的场景在梦里一遍又一遍地重演。父亲推开房门,许鋆听见动静翻身面向墙壁。父亲的话语里满是沉重感,他说:“对不起,我也想给你一个完整的家。”许鋆坐了起来,头也不抬地回答父亲:“我能理解,我希望你们都能幸福。”父亲如释重负地离开了。许鋆太疲惫了,昏昏睡去。恍惚间,她好像看见那只鹿又走向她的房间,穿过了房门,停在她身旁,轻轻地蹭了她一下。许鋆揉着眼睛,站起身,跟着它缓缓地走向一团浓雾。整个人突然开始不断下坠。猛地一抽搐,醒来时暮色已迫近。

  许鋆感到这只鹿就藏在她的身体里,藏在她坚硬的内心深处,藏在她每一个想说话却又沉默的瞬间。她活得像个坚挺的战士,在风里站成树的模样,屹立不倒。唯有这只鹿,一直洞悉着她内心深处某些柔软的东西。

  睡吧,许鋆对自己说,拥着看似矛盾的内心,在梦里寻找那个平衡的点,继续行走在明日的生活里。

  【点评】

  这是优秀卷里面的满分状元作文,也是一篇记叙文,写作上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1、素材新颖,构思别致。文章以许鋆的梦境中的一只鹿为线索行文,以对鹿的所感所思来展现作者内在的坚硬与柔软,素材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这样构思在考生中实为少见,胜人一筹。

  2.布局合理,立意深刻。开篇设下悬念,激发阅读趣味。继之,呈现故事原委,揭晓谜底,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给读者以豁然开朗之感。文章通过叙议结合的方式来表现主题——在坚硬的内心深处,蕴藏着某些柔软的东西。正是基于坚硬与柔软的东西相互间的平衡,才能够继续行走在未来的生活里。

  3.语言深邃,耐人寻味。语言具有意蕴深邃、耐人寻味的特色。同时,言简意赅、词约义丰,也是本文的显著特色,可资借鉴。

  看我心如何变脸

  上海一考生

  

  【点评】

  这是一篇一篇成功的议论文,写作上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1.选材精当,说理透辟。孔子给孩童让路,彰显圣人的“柔软”人性,袁隆平挑战权威,敢于质疑,体现人类探索路上“坚硬”的一面。作者所列事例典型,针对性强,解读独到深刻,有力地突出了中心论点。

  2.有叙有论,分析辩证。文章比起一般议论文叙述较多,议论不多,但句句在理,材料和观点结合紧密。文章之用了孔子让路和袁隆平挑战权威两个事例,但剖析到位,晓之以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巧用修辞,妙语如珠。开篇有对比,有引用;结尾有排比,有比喻。广泛使用修辞,语言活泼,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

  得分:67分

  像蜗牛一样活着

  上海一考生

  

  【点评】

  这是一篇思想深刻、富有哲理的议论文,有以下几点值得考生学习:

  1.选材精当,论证有力。阅读本文,你会被作者信手拈来而又妥帖恰当的事例所折服,无论是路边小猫的例证,还是名言警句的引证,或是蜗牛作比,无不为中心论点服务,很好地做到了材料与主旨的有机统一,成分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2. 思想深刻,富含哲理。本文具有言简义丰的特点,如“所谓坚硬,是指对自己道德底线的遵守,也是对自己尊严的维护”“社会是否和谐安定与人们坚守道德底线的保护屏障的坚硬程度是成正比的”等,富含哲理、耐人寻味,可以看出作者有着敏锐的思想与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3.收放自如,语言精妙。文章开篇提出论点,主体部分分别从坚硬与柔软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和论证,在结尾强化中心论点,全文收放自如,开合自然。以“像蜗牛一样活着”为标题,生动形象。行文中亦多用比喻论证,如“一个缺少爱的社会将是多么无趣和单调,就好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老电视机,不断重复着的只有黑与白、是与非”等,形象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得分:70分

  最柔软的,最有力的

  上海一考生

  

  ,

  【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叙文,写作上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1.翻开江湖,巧释人生。作者视角独特,以《笑傲江湖》中独特的人物角色东方不败的命运为例,,点明了中心论点“柔软的,才是最有力的”。作者说段誉,谈乔峰,信手拈来,另辟蹊径,让枯燥的考场作文充满迷人色彩。

  2. 娓娓道来,妙笔生花。由传说中的“双生花”谈到黑白人生,入题巧妙;用金庸的武侠小说解读人生或刚或柔的两面性,吸引读者眼球,接着笔锋一转,从江湖回到人生,再次论证“柔软才是天下王道”: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别有趣味。

  3.自出机杼,余味无穷。本文既有刚性的豪迈,也有柔性的温情。作者说江湖,谈爱情,写自然,议社会,有叙有评,有分有总,处处紧扣中心。文章一反中学生喜欢堆砌论据的痼疾,边叙边议,无陈腐之气,扑面而来的是思维碰撞的火花,是来自生活的认真思考,意味隽永,使人耳目一新。

  修炼一颗优雅的心

  上海一考生

  

  【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文,写作上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1.巧借比喻,直奔中心。文章从冰与水的关系中悟出坚硬与柔软的辩证关系,可谓“四两拨千斤”。开篇就提出“修炼”“优雅”,定位准确。好的开头头是成功的一半,本篇精致的开头足以引起阅卷者青睐。

  2.正反对比,主题鲜明。分别列举了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是柔的优雅,还是硬得丑陋,一褒一贬,正反对比,主题鲜明。

  3、反向思考,论证严密。面对反面教材,作者另辟瑛径,反向思考,“让人明白什么是冷酷与擂弱,促使我们自省与成长”。如此考虑,避免了说理的盲区,个人观点更加全面。如何做?“以善为源”,层层推进,结构严谨。文章虽没有提及“坚硬”的正面意义,但从小突破口中也做起了大文章。

  得分:66分

  山坚水柔并蒂莲

  上海一考生

  

  【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文,写作上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1.比喻论证,巧生涟漪。作者从“山尖水柔”说开去,尖有尖的妙处,柔有柔的作用,人生其实也是这样,该强硬的时候不能妥协,该随和的时候不能固执。“山尖水柔”这一妙喻贯穿全文,通俗易懂,说理生动。

  2.一正一反,妙谈主题。在谈到坚硬与柔软时,作者以蔺相如的两面来表现他内心的坚柔的和谐统一:面对强秦,他刚性十足;在与同僚关系上,他宰相肚里能撑船。一正一反,蔺相如内心的刚柔并济在对敌对友中表现得十分彻底。

  3.防偏杜漏,无懈可击。坚硬有没有节制?柔软有没有底线?作者在诸葛亮的身上看到柔中有刚的治军原则,在包拯的身上看到刚中有柔的执法情怀,没有一刀切,而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既注意对象,有把握分寸,看待事物没有绝对化,不偏不倚,考虑全面。

  得分:67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