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谈 不“打卡盖章”也是素质教育的进步

  你打卡了吗?

  以这个问题相互打招呼的,不是网红,而是普通的中小学生。每到假期,他们便不得不按照学校要求,到一些实践基地打卡、盖章,以证明自己参加了社会实践。醒目的印章盖在纸上,学生脑海里却空空荡荡,没“印”进去半点知识技能,反倒是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弄虚作假的阴影。

  今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中小学暑期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要统筹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在暑期面向中小学生组织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遗憾的是,现实中的社会实践却变了味,有些社会实践活动,现场人山人海,学生只能走马观花;有些地方可供“打卡盖章”,并且不用孩子到场,由家长代劳即可完成,且一个家长可以带多个孩子完成盖章……热衷于“打卡盖章”,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舍弃了内容的“本”,追求了形式的“末”,严重降低了“双减”体验。

  如何让中小学生回归社会实践初心,提升其“双减”体验?近日,淄博市教育局经过深度调研后,从五个方面出招,进一步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规范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硬性要求学生到实践地点“打卡盖章”坚决说“不”。“这样的举措,会触及培训机构和个人的利益,但对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是有益的。”淄博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说。

  为什么有些社会实践却变成了“打卡实践”“盖章实践”?究其原因,除了有些学校硬性安排的社会实践脱离实际、搞形式主义之外,还与家长们拼“盖章”数量的虚荣心有关。当社会实践沦为走过场的彼此欺骗、相互糊弄,最终的效果大家也心知肚明:学生不可能从“打卡盖章”中得到任何益处。

  社会实践的初衷,是让孩子长长见识,提升其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而实现“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目标,这也是育人方式大跨越式的发展和改变。淄博市教育局勇于向糊弄人的“打卡盖章”式社会实践开刀,引导相关活动在设计和组织上多下功夫,引导家长正确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值得点赞。如此引导,孩子才能拿回本属于自己的实践机会决定权,从而在实践中获得成长,而不是在“打卡盖章”的虚假社会实践中自欺欺人。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使之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这类活动是在做、玩、活动之中学习,具有比较强的体验感,符合青少年儿童的身心需求与发展特点,只要设计得当,会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尤其是“双减”政策背景下,以社会实践活动替代各种课程培训,是一种积极而有益的尝试。

  淄博不“打卡盖章”,也是素质教育的进步。由此,学生可以专注自己的特长或者感兴趣领域深度拓展。我们期待,未来越来越多的淄博青少年可以沉浸式体验社会实践,让这类实践活动成为其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大餐”,而不是弄虚作假的“垃圾食品”。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王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