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具体来说它包括3个方面,即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发展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知识: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它要求教师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认识到,人的才能表现为外在能力和潜在能力两种形式,外在能力是已经形成的并明显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而潜在能力则是尚未开发和显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具备一定的条件,尤其是个体拥有从事体现能力的活动机会,个体的这种潜能就会迸发显现出来。教师要相信学生身上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积极上进,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教师对教育好每个学生应该充满信心。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尚未成熟的人,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生活与命运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中。学生对生活是否有信心,是否觉得幸福快乐,其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发展,是否能健康成长,都和其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很大的关系。

  学生是独特的人。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受遗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力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各有侧重的。教师应珍视学生的这些独特性,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教师不仅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差异,善待差异,鼓励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他们在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生活经历、体验等方面都和成人有明显的不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认识: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应视学生为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应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合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教师应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强人所难的塑造者,因为强人所难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扼杀其创造性,只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都是靠自己的认知来吸收精神营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只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体验。

  3、学生是责权主体。在现代文明社会,一方面,学生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和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是一个法律上的责权主体;另一方面,学生也享有特定的伦理权利和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也是伦理上的责权主体。视学生为责权主体的观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的教育关系的基本前提,是时代的要求。因此,学校和教师既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