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备考经验分享
原标题:202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备考经验分享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周老师对202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学院及专业简介、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分数线、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一、简介
学院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始建于1950年3月,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高校德语学科点之一。创建之后德语专业先后隶属于德法文组、德法文系和德西法文系,1959年独立设系,1963年德语系并入东欧语系,1981年再次独立设系,2019年3月底升级为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33人,其中专业教师29名,共有正教授7人(博导3人),副教授11人,讲师11人。现有本科生302名,硕士生116名,博士生24名(2021-2022学年度数据)。
专业简介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以立德树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德语人才为办学指导思想,专业下设六个研究方向,覆盖德语语言文学五个领域,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和科研内容,与国际同行保持密切联系和交流,保持学科的前沿发展水平,重视培育学术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该专业培养具有高尚健全人格、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严谨扎实学风、专业本领、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经典专业文献和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学习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出色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口语和书面语应用能力,能使用第二外国语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文献资料;初步具备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能力。毕业生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外语水平高、视野广阔、责任心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该专业与德语国家多所大学(如德国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学、耶拿大学以及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等)已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该专业鼓励研究生参与全国性及国际性学术会议等各种学术活动,开展学术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并为此搭建良好平台。
队伍建设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建立于1950年3月,已有50多年的历史。2002年由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德语语言文学重点学科点。北外德语专业拥有一支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学术梯队,现有37名教师,其中正教授11名(5名博士生导师),副教授5名;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10名,获得硕士学位的24名(其中12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北外德语专业的教师长期以来肩负着全国德语教学组织中的的重要工作,如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德语组组长,中国德语协会主席等,主持撰写、修订了《全国高校德语专业教学调研报告》、《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教学大纲》等重要文献。本科阶段教学北外德语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德语人才为办学指导思想,本科阶段学制为四年。现有359名本科生,69名硕士生和20名博士生。文学、语言学是北外德语专业的传统支柱。在改革中,新建了德国外交、德国经济专业倾向课程系列。迄今在本科教学中共开出65门课。“对一年级教学的新思考和新实践”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用德语开设的德国经济专业倾向课程系列”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全国4级和8级水平测试中,学生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研究生阶段教学如果您准备读北外德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里有6个专业方向可供您选择: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德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德国外交与经济,跨文化经济交际,德语教学法。在博士研究生阶段,有4个专业方向为您提供深造的机会: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德国外交与经济,跨文化经济交际。北外德语专业定期举办“硕士生论坛”和“博士生聊天室”,由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作专题报告,为研究生们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亮丽的舞台。
学科建设
二、专业目录
招生年份:2023年
拟招生人数:13
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641德语基础
④ 841德语专业综合
三、推荐参考书目
(1)德语语言文学
1.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2.钱敏汝:《篇章语用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备注:也可以阅读其它德语和汉语的语言学导论书籍?)
(2) 德语教学法
1. 马丁·韦德尔/刘润清:《外语教学与学习 — 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3) 德国文学
1. 范大灿主编:《德国文学史》(1-5卷),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
2. 王炳钧:《文学与认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3. 《德语文学名著丛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4. Kabisch, Eva-Maria: Literaturgeschichte - Kurzgefa?t, Stuttgart 1985.
5. Wüst, Karl-Heinz:《德国文学简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4) 德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1.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
2.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
3. 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4. (英)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应用》 (第三版),李德凤 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
(5) 德国外交与经济
1. 殷桐生主编:《德国外交通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2. 殷桐生主著:《德国经济通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四、2022年复试分数线
总分:385 招生计划人数:13
五、2022报考录取数据
复试人数:25 拟录取:18 初试最高分:422 初试最低分:385
六、2022年拟录取名单
七、备考建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