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鸦片战争前传 1801-1808年英葡澳门争霸战

  鸦片战争的本质更多是贸易战争,它源于英国急欲打开市场。

  翻看史书,原来英国的目标不单在香港,也曾包括由葡萄牙占据的澳门。

  考虑到中国幅员辽阔,英国人在没有十足把握前,选择从较弱的葡萄牙下手也十分正常,这包括在嘉庆六年(1801)及嘉庆十三年(1808)两次入侵行动。

  1557年,葡萄牙成功租借澳门,取得在中国之立足地,但也招来其他西方国家的嫉妒。

  其中英国来华发展贸易较迟,但行动也最为积极。1622年,英国与荷兰组成联合舰队,计划以武力夺取澳门。

  联合舰队以荷兰为主力,包括荷兰军舰13艘及士兵2,000人,至于英国军舰为2艘,6月22日,联合舰队抵达澳门海面。23-24日,向澳门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由于葡萄牙人早有防备,联军死伤惨重,此后经过数次交锋后,荷兰人被迫放弃了进攻澳门的计划。至于英国,在该战失利后始终未能在中国进行直接的正式贸易。

  

  荷兰战舰抱击澳门港口,1665年画。

  乾隆五十八年(1792),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 1737-1806)使团来华,寻求商贸突破但未能成功。

  明年(1793),马戛尔尼从北京南下到澳门时,即表示英国应该取代葡萄牙而占领澳门,最终演变成两次军事冲突。

  第一次军事冲突在嘉庆六年(1801)十二月。

  英国致信葡萄牙果阿总督,表示因法国意图佔领印度达曼、第鸟及澳门,将派遣舰队东来助守。次年三月,爱德华?奥斯本自印度加尔各答护送商船3艘至伶仃岛。

  每艘商均载有士兵及大炮,以中校罗伯特?汉密尔顿指挥,及后加入小战船俄尔甫斯号与双桅船狐狸号。

  澳督若瑟?边度向香山知县求助,广东地方政府立即要求澳门理事官,阻止英国人登岸及退兵。

  同年,《亚眠和约》签订,英人失去占领澳门的口实,于七月全部退出。

  

  马戛尔尼主张英国应该占领澳门

  嘉庆十三年(1808),英国第二次尝试入侵澳门。

  当时,法国在1807年爆发的「半岛战争」中,成功佔领首都里斯本在内的葡萄牙本土,葡萄牙皇室逃难至巴西,英印总督致函澳督,声称英军为了保护天主圣名之城,将会进驻澳门。

  九月,英海军少将度路利带领兵船9艘、士兵300人进入澳门,分别占据东望洋、南湾炮台、圣保禄学院、东印度公司住宅及各码头。

  香山知县彭昭麟(立即建议停止贸易,迫令英国撤军。两广总督吴熊光分兵三路出击,以潮州知府陈镇、抚标游击祁世和香山协副将许廷桂、彭昭麟驻守澳门边界、前山寨及北山领。

  之后,英国再派4艘兵船及400人增援,前后共有兵舰13艘,士兵760人。嘉庆帝得悉后大为震怒,吴熊光再抽调士兵巡逻省河,及驻防澳门、虎门一带。

  最终,英国权衡利害,于十二月十一日与葡萄牙达成协定,由澳门代表英方,向清廷争取恢复贸易,并于十八日撤离。

  

  英国东印度公司澳门分公司旧影。澳门是英国对华贸易最重要的中转站,来华使节团均由澳门入境中国。

  经过二次失败后,中国市场对英国的重要性有增无减。

  1833年,英国国会通过议案,结束东印度公司在好望角至麦哲伦海峡的专营权,此事也标志英国人开始对清廷不客气。明年,英国派遣律劳卑来华,他并担任驻华商务监督,成为鸦片战争爆发前的最后一个英国使节团。

  

  1834年澳门地图 (图片来源︰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图绘制地籍局)

  七月,律劳卑抵达中国,在不待交涉的情况下擅自进入广州外的商馆,最终被中方要求离开,并下令封舱停市。

  九月七日,律劳卑下令兵船伊莫金号及安德罗马奇号强阑内河,遭到大角、横档岛炮台炮击并且受损。

  两天后,英舰更与横档岛、阿娘鞋及大虎山炮台,炮战近40分钟,但不得要果。

  在中方威胁停止贸易后,律劳卑遭到英商怪责,无奈退出,并于十月病死澳门。

  事后,道光帝任命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严令加强广东海防,为随时爆发的中英大战作好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