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从律法、文献、医学等多角度揭晓千古之谜

  据古书记载,我们迷人的老祖宗秦始皇,不仅身长八尺六寸,眼睛大且细长,声音低沉,长相帅气且漂亮,而且13岁登基,22岁亲政,横扫天下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从没有因为怀疑杀过一个功臣……创造了许多殊勋茂绩,但因其的杀伐果断,从其身份到实行的政治制度,有人激进地抨击,有人钦佩敬仰。

  为知晓真正的秦始皇是何样,我们首先要揭开笼罩在他身份上的迷雾,从他的身世开始了解。但有关秦始生父的话题众说纷纭,今天,我们便从律法、文献、医学等多角度查探,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

  

  血缘保镖:秦朝律法

  秦律规定,父母双方只要有一方是秦国人,那么子女从法律意义上都属于秦国人。而嬴政的父亲子楚是秦国人,母亲是赵国人,故其法律地位为秦国人,符合其规定。

  但如果嬴政是吕不韦的孩子,吕不韦作为卫国人,赵姬作为赵国人,嬴政不管从血缘还是法律的层面上,都不属于秦国人,也绝对不会成为秦国太子。

  

  有人会说,只要藏的好,身份我来想,吕不韦极有可能瞒下了嬴政是他孩子的事实。但是秦律也有规定,如果子女并非其父母的亲生子女,继承权就会被剥夺,父母也会受到相应处罚。

  所以从秦朝律法的严格性来看,若嬴政乃吕不韦的孩子,这是对子楚的皇家尊严、帝王脸面的挑战,他不仅不会立嬴政为嫡长子,将嬴政逐出家门,自己甚至会在未登基时被连累,丢失翻身做华阳夫人的养子的机会。

  

  另外,秦国的继承制度非常缜密,父亲所在的地位,只能由嫡子继承,而嫡子身份的认定,要么有父亲和正室所生的证明,要么另外得到官方的正式认可。

  其对认定嫡子的相关规定,可以说是十分周全细致。

  从古代宗法制和继承制对血缘要求的苛刻程度来看,若嬴政不是子楚的孩子,他不会抚养嬴政长大,并且立吕不韦为丞相,因为这无异于给自己的国家、政治环境埋下巨大祸患。

  

  血缘证人:文献史料

  中国史书的两个最高峰——《资治通鉴》、《史记》,两部鸿篇巨著都是历史学家了解历史重要的参考文献,对历史的记载十分详实。

  而秦始皇作为历史演变进程离不开的核心人物,两本巨著都对其身世进行了描述。

  其中,《资治通鉴·周纪五·赧王下·五十八年》明确记录了,赵姬在作为吕不韦之妾时,已经怀孕,他们两人都已知道,但赵姬依旧隐瞒此事嫁给子楚,生下嬴政。

  

  而《史记》对秦始皇的身份记录则有些棱模两可,为什么呢?

  因为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司马迁明确写到,秦始皇,乃秦庄襄王之子。但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司马迁却又写下:赵姬自匿有身孕,至大期时,生子政。

  司马迁治史态度严谨,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是连他也不知道何真何假。那么,我们就只能结合现代人的角度看秦始皇的真实身份。

  

  以古代献姬的惯例而言,赵姬被吕不韦送给子楚,是要通过“谨室”的。而“禁室”,就是需要将被送出的女性单独居处,确认她没有身孕后,才能送出。

  而且经过“谨室”的赵姬到子楚的住处以后,不仅要经历医官号脉,老婆子查月经,还要在工作人员那里做登记。重重困难,涉及的人员众多,一旦出现纰漏,或者有人叛变,吕不韦的人生便会由此跌入黑暗。

  

  所以,他有必要冒着倾家荡产,人头落地的危险去“戏弄”子楚吗?

  再者说,嬴楚可以继承皇位,是吕不韦花费重金,众多心血打造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商人低贱的身份,获得尊重,权利。

  商人重“赌”,不是在赌场里,简单的你输我赢的金钱拉扯,而是在前途命运前,以生命为注的“赌”。

  史书记载,吕不韦是靠低价收购商品,高价出售商品,赚取差价而发的家,可以说,他就是靠“赌”发的家。

  

  在吕不韦见到子楚的第一面,他就惊呼“奇货可居”,为什么不是其他公子,而是远在赵国做质子的无权公子,这便是他赌的一部分。

  子楚在兄弟排行中居于中间位置,生活上因为是质子,赵国对他不好,秦国也不重视他,在皇宫的待遇甚至比不上普通人。

  如果吕不韦与其他有势力的公子联手,他商人的身份并不能获得多少重视与尊重,最后甚至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他与子楚相联手,他赌子楚成功后会足够尊重他,会重视他,他赌,他可以从子楚这里拿到自己想要的财富和权力。

  他耗费千金与华阳夫人取得联系,给华阳夫人树立子楚孝顺、贤德的形象,劝说她收子楚为养子,给子楚百两黄金去做人情交易,收拢人脉。

  吕不韦费劲心机的给子楚铺路,与子楚处好关系,若赵姬早已怀孕,作为商人,能一眼看出利害的他,会在不确定胎儿是男是女,便冒着前功尽弃,与子楚决裂的风险送赵姬进宫吗?

  

  我想,这一定不会。因为即使子楚当时因为还没有权利,知道真相无力拒绝,但宫严深危,此事总会败露,华阳夫人知道后,会将子楚看做废物,失去对吕不韦的信任。

  他们所付出的一切心血只会付诸东流。

  虚无缥缈的幻想与实际手中所掌握的权利财产比起来,孰轻孰重,聪明人都会选择后者。

  并且,还有一系列史料记载,子楚与吕不韦不仅是合作伙伴,更是互为知己。在古代,人们对知己都是推心置腹,肝胆相照的,若背叛对方,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那么为了名誉地位而来的吕不韦,会背叛自己从小学习的礼义廉耻,忍受世人的唾骂,与目标背道而驰吗?

  种种结论都告诉着世人,吕不韦不会做傻事,嬴政只能是子楚的孩子。

  血缘铁证:医学

  文学教授王立群曾在百家讲坛分析过秦始皇的身份之谜。他询问专业的妇产科医生,从医学角度上,对秦始皇的身份进行了力证。

  妇产科医生答复关于产妇的相关知识:孕妇的孕产期,一般280天到293天是正常的,若超过293天则算过期妊娠,过期妊娠是非常危险的。

  胎儿有极大可能因为羊水减少,胎盘老化,呼吸不到足够氧气死于腹中,即使最后胎儿幸运出生,也只能是脑瘫或者智障。

  

  而许多史料记载,赵姬是到达大期后生下的秦始皇。

  “大期”是什么?专家曾做过注释,大期是指妇女足月生产的日期,一般是10个月,或者12个月。

  若以这个时间推算,赵姬怀孕后嫁给子楚,至少得过一两个月才能被诊断出怀孕,在嫁人前已怀胎的时间,再加上十个月,甚至十二个月的养胎时间,秦始皇必定属于过期妊娠出生的孩子。

  但他的智力,身体,一切都健康正常,就说明秦始皇并不是吕不韦的孩子,只能是子楚的孩子。

  

  而且现在的医学证明,古代的滴血认亲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若嬴政与子楚长得一点不像,或者与吕不韦有一丝相像,都会引起皇室的猜测,子楚身为皇帝,更会对嬴政的血缘看得重要,一经滴血认亲便会认出。

  但嬴政自出生以来,子楚都坚定的认为他是自己的嫡长子,即使在后续立太子时华阳夫人的阻挠下,子楚也坚决立嬴政为太子。

  由此可知,若非子楚为赵姬的忠实信徒,他断然是不会将这顶“千古绿帽”顽固地戴在自己头上。

  

  谁在传谣?

  既然从法律,文献,医学的角度上,都证明了嬴政是子楚的孩子,那么沸沸扬扬的吕不韦之子的谣言,到底是谁在传播?

  若从知情者的角度出发,只有赵姬,吕不韦,子楚,嬴政,四人能知道此事的真相,而将此事闹得满城风雨,对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好处,所以不会是他们打开的风声,亦或是传播的谣言。

  若从世人角度出发,赵姬,吕不韦,子楚三人的相知相认过程饶有风趣,一个想通过金财实现地位上升,一个受人恩惠却看上其妾,利益勾结,深谋远虑,其中的弯弯绕绕引发世人的兴趣。

  

  并且,秦始皇一生的丰功伟绩使世人难以忽视,人们渴求跨越历史的障碍去接触,认识真正的秦始皇。而历史上他暴虐无道的形象又令世人害怕、警惕,使一些人对他心存恶意。

  于是,在需求与主动性推动下,有关秦始皇的大量野史,谣言,便由此产生。

  秦始皇的身世也被迫披上迷雾,成了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野史可作为参考,但不能全信,要了解秦始皇真正的身份、过往,就必须抛下成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秦始皇。

  据传,焚书坑儒这事就是由后世的儒士为在秦朝被杀的儒士们所撰写的。

  

  真相是,秦始皇杀得是满口胡诌的人,并不是全部儒生。焚烧的书是除《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诗》、《书》等,至于民间医药卜筮种树等相关书籍则不焚烧。

  范文澜曾说过,历史是无情又有情的,它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

  小结

  秦始皇的暴政,在位时创下的籍没,连坐,腰斩,车裂,阬等严刑酷法,奢靡的生活等,确实是秦始皇切切实实犯下的错,对当时的人民产生巨大伤害。但我们不能因此就简单的将他钉在暴君、昏君的木牌上。

  

  他耗费巨大人力修建的长城,最后却保卫中原百年;他定下的律法,大多被各个朝代沿用完善;他统一六国,还了人民一个和平统一的过度……

  可见,我们在看待史料文献时,不仅要从多方面思考,还要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这样才能真正认识真实的秦始皇,然后以史为鉴,明得失,知兴替,以古人犯下的错为警惕,更好地走向未来的道路。

  

  对于秦始皇的身世你怎么看?你是否还有别的见解?可以发表在评论区,我们一起讨论。下期我们将继续围绕秦始皇的有关史料深度探讨他本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点赞关注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