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单专栏

2019 年 12 月 14 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了 2019 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区榜单。在本届榜单上,虽然缺失了“创业家”的身影,但是我们看到了许多在具有产业化潜能的领域坚持科研使命的获奖人,也看到更多散布在海外顶尖学术机构的科学家们,用自身不改初心的坚持努力,取得了世界级标竿成就的科研成果,其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获奖者,都取得了世界级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与发现。我们将陆续发出对 35 位获奖者的独家专访,介绍他们的科技创新成果与经验,以及他们对科技趋势的理解与判断。

关于 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 榜单

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推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榜单,旨在于全球范围内评选出被认为最有才华、最具创新精神,以及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 35 位年轻技术创新者或企业家,共分为发明家、创业家、远见者、人文关怀者及先锋者五类。2017 年,该榜单正式推出中国区评选,遴选中国籍的青年科技创新者。新一届 2020 年度榜单正在征集提名与报名,截止时间 2020 年 6 月 30 日。详情请见文末。

戴磊

先锋者

戴磊凭借其在合成微生物组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荣膺 2019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区得主。

获奖时年龄:32 岁

获奖时职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获奖理由:他在合成微生物组领域做出开创性工作,为微生物组改造及预测提供关键手段。

与人类共享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的,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人类肉眼难以辨别的朋友——微生物。

长久以来,人们对这些难以察觉的朋友并没有过多关注,知之甚少。但近年来,随着人类对微生物组学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微生物在人类健康、环境稳态与演化、农业生产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搅动乾坤”。

而戴磊就是诸多研究者中的一员。

他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的生活、学习氛围自由。本科阶段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但最开始的学习方向并非生物,而是物理。中科大理科扎实的基础教育,成就了戴磊之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功。

随后,戴磊来到世界知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在那里,他的科研生涯出现了转机:更灵活的思维模式,开阔的眼界,让他决定在生物和物理的交叉领域进行一些尝试。

基于微生物群系统实验,他成功观测到了一个生物系统的临界点,并初步揭示了该系统在临界点附近的行为规律。这项研究同时具有更广泛的普世意义,不仅对于自然生态,甚至健康、经济等状态变化的预测都具有积极意义。

戴磊的这项研究获得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等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美国科学院院士 Stephen R. Carpenter 在Nature撰文,对戴磊的工作给出了高度评价:“戴磊等人的文章提出了一种全新的 resilience 指数,并且通过极为巧妙的实验验证了这一理论。他们所使用的基于种群空间分布的方法,从真正的意义上为尝试预测临界突变的研究开创了新的维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众托也对他的工作给出了高度评价:“该发现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实验验证,对复杂系统接近临界点的预警可能性提供了一个实例。该研究不仅是对生态保护,实际上还对从事生物系统研究的科学家有所启发。该研究在理念上也提供了在技术、经济、社会等领域中有关突变的预警研究的可能途径。”

在之后的研究工作中,戴磊更是立足于“微”处,通过高通量实验、生物信息学、统计模型等手段,来研究微生物的生态和进化机制,为理解和改造微生物组、抑制微生物的耐药性进化等众多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学成后,戴磊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国加入中科院,参与到合成微生物组学的研究中。

微生物组,即是指一个特定环境或生态体系中全部微生物及其遗传信息的总和。合成微生物组学将研究的对象由单一微生物扩展到多种不同微生物构成的复杂系统,利用合成生物学的工具,构建具有可控功能和稳定性的微生物菌群,通过对微生物组的设计与精准调控,来解决人体健康、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重要问题。

谈及未来计划,戴磊表示希望在基础科研上保证足够的精力,将重心放在改造肠道菌群治疗炎症性疾病,以及通过高通量手段完成对菌群的分离、鉴定相关平台的建立。同时在产业化方面,他也在积极寻找机遇,力图与企业合作联合创新。

对于产业转化,戴磊的观点十分中肯,他认为应该给予足够的孵化时间,不图快,而是应该将目标定为做高质量且有影响力的事情。

给予足够的时间,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可以搅动乾坤。

戴磊在颁奖典礼上的演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