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报名人数越来越多,23年会创新高吗

  

  从2018年法考改革至今,法考报名人数已突破了80万大关,增幅高达35%。

  历年法考报名人数一览

  2018年:报考人数60.4万

  2019年:报考人数60.6万

  2020年:报考人数70.8万

  2021年:报考人数71.8万

  2022年:报考人数81.6万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小伙伴会感到奇怪:

  “司法考试改革明明限制了报考条件,按理说报考人数应该下降才是,怎么还越来越多了?”

  关于法考报名条件的话题,小蓝之前已说过多次,简而言之一句话——“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下面这张图可以帮助大家理解

  

  由上图可知,限制的重点人群是“新人”,即2018年4月28日之后获得学籍的考生。就目前来看,最近两年激增的报考人数更多的来自于“老人”,即已经毕业的在职考生。

  那么他们为什么突然间这么热衷于法考呢?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

  ① 法考证书适用范围扩大

  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申请律师执业、公证员执业和初次担任法律类仲裁员,以及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等岗位都需要拥有法律职业资格证,法考证和就业和晋升的关系愈发密切,含金量自然也越来越高。

  ② 就业环境紧张,多找一个选择

  从2018年到2022年,报名人数出现激增的第一年恰好是2020年,即疫情出现的那一年。其实不单单是法考,考研、考公的人数最近两年都在上涨,这是客观环境下的影响,无可厚非。在当前社会,通过法考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给自己多备一条路,总是没有错的。

  

  综上来看,法考报名人数逐年增多有不可回避的因素在,2023年法考的报名人数大概率不会减少,甚至可能继续增多。

  所以,如果你是备战22年法考的考生,一定要把握住机会,赶紧通关,远离这个竞争日盛的“是非之地”;

  如果你想要备战2023年法考,更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力求一次上岸,避免二战!

  这两天有一些备战23年法考的同学私信小蓝,问“备考过程中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小蓝结合往年考生的经验反馈,整理了几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01

  树立正确心态

  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

  很多人对于法考的印象就是“史上最难的考试”,这样的印象导致很多人在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学习中,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考试而考试,这样的心态是极为不可取的。

  尤其是对于没有任何法学基础的考生来说,这样的心态是枯燥的,很容易导致后期坚持不下去,甚至放弃。

  所以说,我们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有了它,你才会发自内心、情不自禁的去探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你会感到学习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会轻言放弃。

  在接触法律的最初一刻,如果你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深陷其中,有很多法律的考点都可以吸引你,那你就不用担心,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最终过法考一定是水到渠成的事。

  如果你是受到外界的影响,内心对法律没有什么感觉,甚至抗拒,那你就要注意了,你首先要培养起对法律的兴趣和爱好,一旦你真正爱上了法律,就成功了一半。

  

  02

  不要闭门造车,盲目自信

  其实通过法考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但是过来人告诉你,备战法考绝不可以闭门造车,盲目自信。

  法考备战是一个复杂庞大的过程,面对“书山题海”,你需要一个领路人给你找规律,划重点;为你找寻最权威的命题趋势和法考政策,为你解读最热门的社会热点事件。

  或许你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经验贴,两个月甚至是一个月就可以通过法考。但是你要明白,每个人的学习进度和计划是不一样的,适合别人的学习方法未必就适合你,把自己的命运压在一些偶然性上,实在太过冒险。

  而且对于在职考生而言,要考虑到工作和家庭琐事的影响,更要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每天保证3-5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做好复习规划,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就一定要落实到位。

  

  03

  要平衡好看书和刷题的关系

  看书和刷题宛如一对亲兄弟,二者相辅相成,缺了谁都不行。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统筹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优势互补。

  看书刷视频的过程,其实是打基础的过程。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理解知识,吸收知识的环节就是你打基础的环节,这个过程不可或缺,但是也要加快速度,不能拖沓,否则时间会不够用。

  刷真题固然重要,可以感受真题的思路,掌握考试的节奏,认识到自己的知识薄弱点在哪里,并且予以改正。但是要注意一点,不能盲目刷题,要合理的利用真题,发挥它们最大的作用。

  真题覆盖了很多知识点,一定要学会充分利用,将一些经典考题中的每个知识点掌握透彻,根据真题再回归书本,这样反复练习,熟练应用。

  

  备战法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只有布局谋篇,提前规划,才能掌握复习节奏,保证学习效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