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92岁科普作家爷爷写给孩子的科学古诗课,从不一样的角度感受诗词

  原标题:92岁科普作家爷爷写给孩子的科学古诗课,从不一样的角度感受诗词

  文|弥小木

  虽说要珍惜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时期,但为什么太多,有时候也会让大人有那么点困扰。从起床开始,到入园。再从幼儿园回来,到睡前,孩子的为什么,一个接一个。关键是,孩子脑中的“为什么”,还能做到每天不重样。

  问题太多,往往来不及一一找答案,老母亲有时想偷个小懒,万一刚好在某本书中有了答案,省下一点找答案的力气,内心的那种欣喜藏也藏不住。

  前几天孩子问,为什么老人的头发都是白的呢?孩子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在去幼儿园的路上,一点都不意外地转眼就忘了。很奇妙,隔天就在这篇《白发三千丈》里,看到了解答。不管是哪种人,老了,头发无一例外都会变白,和头发中的色素有关。看到书中的解答,很是开心,赶紧叫来孩子,读给他听。

  这篇文章,来自这套《古诗文中的科学》。既然是一本书,阅读时孩子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性动作:了解写书的作者。

  《古诗文中的科学》的作者是刘兴诗,名字和这套书很是应景,果然是了解诗的人呢!再一看,了不得,是92岁的科普作家爷爷。再一看,原来刘兴诗爷爷毕业于北大。北大两个字,孩子一听,脱口而出“难怪写得这么好”。

  对北大的认识,源自前两周幼儿园开展的认识北京的活动。北大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一个小小的梦想。这让孩子对这套《古诗文中的科学》,更是多了一层喜爱。

  《古诗文中的科学》一共4册,里面包括了127首古诗文。跟着刘兴诗爷爷的笔触,感受到古诗词中的科学。

  作为一名“诗渣”妈妈,坦白说内心对诗有那么点“抗拒”。但不能因了我的个人喜好,让孩子少读了某一类的书籍,毕竟古诗词那么美、那么重要。

  语文义务教育对孩子们的古诗文背诵篇目,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有不少的语文老师分享过,想学好古诗文,积累少不了。要是在积累的过程中,多一些乐趣,那孩子会更乐意接触古诗词。这套《古诗文中的科学》,就让古诗词的理解,变得很有意思。

  像前面提到白发的解说,是读李白的《秋浦歌》。

  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了解河豚的有趣知识。

  读司马光的《客中初夏》,发现向日葵的秘密。

  读这套《古诗文中的科学》,会深深地觉得,从科普角度了解古诗,也这样有趣。

  读这套《古诗文中的科学》,除了觉得有意思,还能跟着刘兴诗爷爷,感受到跨学科阅读的快乐。

  古诗与动物:杜鹃、蟋蟀、孔雀……一首李商隐的《锦瑟》,走进杜鹃的世界。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促织》,了解蟋蟀的故事。《孔雀东南飞》中的一句,就有了关于孔雀的疑问解答。

  古诗与季节:春夏秋冬……孟浩然的《春晓》,了解春困的秘密。一首《孟夏》,解开海市蜃楼的疑问。在《秋日诗》中,了解24节气中的秋分时节。杜甫的《绝句》,感知环保的重要性。

  古诗与地理:地质、水流……一首苏轼的《浣溪沙》,带出了砂岩山区的地质情况,水流的方向。

  读着《古诗文中的科学》,会发现进入古诗词的不同钥匙。曾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小学校长,特意指出在孩子们的阅读书籍中,跨学科的阅读不能少。从眼前看,跨学科阅读对学习有帮助。从长远看,对一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帮助。笛卡尔就是将代数与几何学结合,创造了解析几何学。

  和孩子一起打开这套《古诗文中的科学》,体会跨学科阅读的快乐。

  《儿童文学的乐趣》中说“孩子们的阅读是能够且应该多样化的”。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体会到阅读的多样化?除了阅读不同体裁的书籍,对同一内容,不同角度的解读,也是个途径。

  比如诗词的阅读,传统的诗词鉴赏,市面上的书籍已经有不少。家里的诗词,有游戏的,有地理的,加上这套从科普角度看诗词的《古诗文中的科学》,让孩子们又多了一种阅读体验。

  丰富阅读体验,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读这套《古诗文中的科学》,既快乐又“痛苦”。快乐的是,书中的内容实在是很有意思。“痛苦”的是,孩子是催着我一篇接一篇地读给他听。

  读了几篇,感觉口干舌燥,摸摸眼前的四册书,对孩子说“来日方长,明日再读”。

  把这套《古诗文中的科学》,单纯当做孩子们的课外阅读书籍,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能感受到诗词的魅力,那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

  来吧,跟着刘兴诗爷爷的脚步,走进科学中的古诗文。

  祝孩子们阅读愉快~

  我是弥小木,一位真诚的阅读分享者,欢迎关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