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多部门联动 让劳动者维权更便捷
近年来,金寨县充分利用多部门参与劳动争议协商调节机制,由县人社部门牵头成立了“人社+法院+工会”的劳动争议诉调对接中心。中心广泛吸纳劳动争议调解员仲裁员、法学专家、劳动关系协调员(师)、退休法官检察官、人民调解员及其他领域专业人才等社会力量加入中心调解员队伍,快速、高效、低成本化解劳动争议,让老区群众维权更加便捷。中心成立两年来,共调解案件453件,调解成功率75%,帮助230余名当事人追回劳动报酬460余万元。
“线上+线下”,高效调解解民忧
“打听了10余户,终于找到你家了。”70岁高龄的调解员气喘吁吁地说道。2022年9月,“人社+法院+工会”诉调对接中心接到金寨法院委派何某等5人与杨某追索劳动报酬系列案件,案件标的额为1.5万元,但被告杨某始终联系不上。调解员并没有将案件退回法院走诉讼程序,而是秉着“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案件无小案”的工作理念,决定根据案件材料中的地址到杨某家中进一步了解情况。由于地址不够详细,调解员不顾疲惫一路打听,终于找到杨某家,通过杨某妻子联系到杨某。得知杨某远在外地,不便返回,调解员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组织双方进行线上调解。在调解员的积极努力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杨某一次性支付何某等人劳动报酬1.5万元。
“面对面+背靠背”,灵活调解见成效
2022年11月,陈某等28人起诉姚某及其公司拖欠劳动报酬。调解员多次致电双方,确定调解时间,组织双方当事人“面对面”调解,由于当事人人数较多,双方意见分歧过大,姚某希望分批分期给付,陈某等人则希望尽快付清,调解陷入僵局状态。调解员并没有放弃,当即组织双方开展第二轮“背靠背”调解。调解员一方面告知姚某拖欠农民工资将要面临的法律后果,建议其要从长远角度算好公司“经济账”;一方面对陈某等人进行心理疏导。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沟通协调,22件纠纷当场达成调解协议,为22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17万余元。剩余6人的欠款事实姚某不认同,案件进入诉讼程序。
“法理+情理”,暖心调解化纠纷
洪某欠吴某工资款4000余元不愿支付,2023年2月,双方在调解室发生激烈争吵。调解员耐心安抚双方情绪,从法律层面为纠纷双方剖析发生冲突的后果。待双方情绪稳定后,调解员详细了解了案件经过,欠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走诉讼程序也要支付,为了4000元花费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值得吗?”“我知道自己错了,但是家里负担重,近期生意不景气,实在拿不出这些钱。”“法官,您给我们调解2个多小时了,一口水没喝,他只要给钱,我可以少要点。”最终,在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下,双方当事人互让互谅,洪某当场支付3000元,该案以吴某撤诉结案。
诉调对接中心将持续深化拓展“人社+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按下“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