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体目标

1、在于“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3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5、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6、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7、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 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消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2、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

3、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6、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