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如何提升科研能力?这几个方法教给你!绝对有用!

  一、具备问题意识

  提高科研能力,一定要具备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更是创新精神的基石。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思考。每一个研究领域都会存在着有待研究的问题,能否发现这些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需要培养并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

  作为研究生,对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要敏锐,要能够及时把握住最新动向,要对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可以说,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首先要关注的;解决问题则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逻辑终点之一。

  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在课上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等等都可以进行思考;这样的说法准确吗?数据怎样得出的?从前人的科研成果中寻找一些并不完善的地方,在平时阅读与学习的过程中去逐步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培养文献搜集和处理能力

  首先,学会系统地查阅和处理文献的方法。会熟练使用各种各样的检索工具,根据不同搜索工具服务对象及特点,通过关键词、作者姓名等各种检索途径获取有价值的内容。其次,对所检索到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当你输入一个关键词,可能会有大量的文献资料令你无从下手。怎么梳理海量的资料?怎样进行有效阅读?怎样提取自己想要的资料?可以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就研究和讨论的某方面问题,经自己的消化吸收、分析判断、归纳综合,整理出阅读报告或文献综述。

  最后,梳理需要精读的文献,并做好笔记。精读的过程中要随时记录下来自己的疑问,每读完一篇文章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文献阅读笔记本,也可以利用文献阅读的管理软件。既然做到了精读文献,那么就要有所收获。每周可以选择精读一至两篇文献,慢慢提升自己的文献阅读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储备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增强实验设计能力

  在查阅文献、总结归纳、发现问题之后,对于发现的问题如何去攻克如何去解决?

  这就需要设计试验来比较、筛选、摸索、验证、解析等。因此在总结前人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基础上,自己设计试验来解决发现的问题,并且在设计试验时要考虑试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包括理论可行性、技术方法可行性、试验条件可行性,财力人力的可行性以及对试验结果的初步预期等,如果试验出现问题,无法进行时应该如何处理,还需要考虑补救措施、纠偏措施。

  四、提高科研表达能力

  系统的思想和理论成果必须借助语言去准确地表述,广泛的学术交流也是通过语言表达实现的。提高科研表达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

  (1)是通过阅读优秀的论文、专著,学习规范的学术表达,逐步熟悉各种专业术语;

  (2)是多加练习,有意识地在撰写文献综述、小论文等实践中使用规范的学术表达,在运用中发现自己的表达问题、养成自己的学术表达习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在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出研究选题时,通过比较、分析他人的研究与自己研究的异同点从而提出有所超越的创新型选题;在资料处理中,运用集中法通过汇总资料,从中发现新问题、新关系或新规律,在解决问题、提出方案时,通过扩散发现法,发散思维去诱发新设想新方案。

  其次,学习基本的理论研究方法,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方法,得出新观点、新方法,从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通过对特定案例进行学习、分析,更好地掌握案例中所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或者从中得到某种启示,从而使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改进和提高。

  六、具备一定的抗挫折能力

  科研本身就是对未知的东西进行探索,试验的失败、写作的失败等等是科研过程的常态,在不顺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也不要埋头苦干,要停下来多想,多想是哪一步不对,哪里还能改进。

  但是,顺利的时候就要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抓住状态好的时候拿出成绩。

  以上就是小编搜集的关于如何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希望对小伙伴们有用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