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桂声网评:让青春在创新创业中绽放光芒
4月的山城重庆,迎来了一批敢闯会创的年轻力量,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近日在重庆大学举行。本届大赛自2022年4月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国内外111个国家和地区、4554所院校的340万个项目、1450万名学生报名参赛,参赛人数首次突破千万。
日新者日进,日进者日强。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创办8年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累计有98万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农户近255万户、企业6.1万余家,签订合作协议7万余项。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再到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借助大赛这个平台,许多青年学子把“青春梦”“创新创业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汇聚青年力量。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大青年就能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让青春在创新创业中绽放光芒。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创新创业培育新引擎。本届大赛中,不少涵盖学科交叉和跨行业创新,体现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轮工业革命重点领域的前沿趋势和最新成果,令人耳目一新。天津大学研发的全球首款体内可视化小口径人工血管、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我国首套卫星通信阵列参数矩阵并行测量仪、南昌大学打造的硅基无荧光粉发光芯片……一项项丰硕成果,一个个崭新答卷,留下青年学子学以致用、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身影,唱响创新创业的青春之歌。产业出题、高校揭榜、同题共答,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突破“卡脖子”难题,青年学子奔跑在奋发有为的赛道上,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添砖加瓦”。
发展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在创新多极化趋势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国际化程度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从第三届大赛首次设立国际赛道,到第六届大赛首次以国际命名,再到本届大赛吸引了国外1340所学校、7944个项目、25260人报名参赛……越来越多海外创新青年汇聚于此,有力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肤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跨时空交流。数据显示,本届大赛与2021年相比,参赛项目数和参赛人数分别增长了44%和62%。与此同时,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百强大学共有2873个项目报名参赛,达到国际项目总数的37%,“含金量”十足。以开放聚创新之势,在为海外学子提供青春追梦、共创未来平台的同时,也必将让创新创业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力量。一路走来,从20万大学生到3983万大学生,从5万个团队到943万个团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记录着当代大学生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故事。据介绍,本届大赛进一步突出育人功能,强化“四新”引领,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式设置产业赛道,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青春意味着无限可能,青年拥有创新创业伟力。面向未来,引导青年学子自由探索创新,努力拓展认知边界,在互相交流中碰撞出创新之火、科技之花,定能激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澎湃大潮,为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凝聚磅礴力量。(丁半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