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大爷再婚半年怒斥老伴:吃穿住全包,如今觊觎我房子,要脸不
葛大爷中年丧妻,独居了二十几年,家中小辈鼓励葛大爷再找一个老来伴,彼此照顾,这样也能宽慰晚年的寂寞,但事情的结果却事与愿违,反而闹出了让人很头痛的麻烦事。
葛大爷今年66岁了,发妻在二十年前因为一场急性病走的早,葛大爷也就一直孤身到现在,随着身体状态日益衰退,儿女们也劝解葛大爷找个老来伴。
人到晚年,相比于儿女孝顺、手上有没有钱等问题来说,更多老人会害怕的是晚年的孤独和寂寞。人越老越会像小孩子一样需要被照顾,需要更多的爱。
而且,如果老人长时间处于寂寞、孤单的情绪下,时间久了,也会对老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甚至严重的会患上心理疾病。
所以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多的老人走出来,去认识新的朋友,有些家中儿女支持的,相看合适的也会选择再婚这一条路。
葛大爷年轻时工作优越,经常性的会出差,也正因如此他总是缺少对家庭的陪伴也愧疚于自己的发妻。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年,身上的担子卸下来一点了,想着多陪陪自己的妻子,带她全国各地旅游转转,一场重病带走了发妻。
葛大爷的人生总归留有遗憾,所以他也一直没有续弦,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二十多年,在此期间,儿女们也越来越成熟,理解了爸爸的不易,也鼓励葛大爷出去走走,多认识一些新朋友。
葛大爷一直没有正面回应过儿女们的建议,因为他心里一直还放不下发妻,事情的转折是那天早上,像往常一样,葛大爷早早起床去准备早饭,一直独居的他三餐都是自己包办,儿女们也提议过请保姆,都被葛大爷婉拒了。
刚刚起身,葛大爷就感觉一阵头晕目眩,整个房子都在转,半边身体的手脚发麻,葛大爷心中暗叫一声不好,便慢慢的躺回去,拿起床头柜上的手机给儿子打了个电话…
儿子倒也来的快,叫了救护车就将老父亲送去了医院,检查结果出来是轻微脑梗,也就是中风,不过好在发现的及时,症状发生的也没有那么急,所以病情也稳定住了。
葛大爷的子女们心急如焚,一个个地围站在病床边,大女儿说:早就跟爸说了让他再找一个,他非不听,我们现在都上班的上班,照顾小孩的照顾小孩,哪有精力天天去看他,给他叫保姆他也不用,像今天这种情况好在大哥正好在附近,不然可怎么办呀。
葛大爷的症状不严重,挂挂盐水消消血块,一个星期左右也就康复出院了。回到家中,子女们又提了一嘴让葛大爷考虑考虑找个老伴,这次葛大爷听进去了。
葛大爷在小区的热心人介绍下认识了林阿姨。林阿姨比葛大爷小3岁,老伴前几年过世了,膝下就一个儿子,家庭结构倒也简单清楚,人不错,所以葛大爷就想着处处看。
到了葛大爷他们这样的年纪找个老伴就是想晚年生活互相有个扶持,人老了难免会有个小病小痛的,身边有个贴心人终归是不一样的,但这些都是在不拖累子女的前提下。
葛大爷和林阿姨的第一次见面约在了茶室,林阿姨一身水墨色长裙,头发盘起,轻轻拂动的裙摆也牵动了葛大爷的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葛大爷心底是开心的,是满意的。
林阿姨简单询问了一些葛大爷的情况,葛大爷倒也爽快,将家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知。再者,林阿姨说话温温柔柔的样子也是让葛大爷乐开了花,甚至他察觉到了一丝丝发妻的影子。
这一次的见面葛大爷和林阿姨互留了联系方式与地址,这也表明两位老人对彼此都互生好感。事情也巧,没过几日小区里的居委会阿姨来问葛大爷要不要参加旅游团,这是 小区物业和旅行社合作的,小区老人参加有优惠。
葛大爷一听,自己还愁没有找好理由约林阿姨,这不正好就是一个。当即,拿起手机给林阿姨打去了电话:喂,是林妹吗?我是老葛,这几天过得还好吗?是这样的,我们 小区在搞一个老年人旅游团,我想邀请你一块去呀。
林阿姨这头还在支支吾吾,葛大爷又发话了:林妹你别慌,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吃住我全包,你孙子现在也读初中了,你平常在家也就打打麻将也没啥事,我们可以一块出去看看,散散心。
林阿姨一听葛大爷说钱不用担心,最大的烦恼解决了,顺势就答应了下来。说到这里,其实林阿姨心里打着小算盘。
林阿姨的条件不如葛大爷。自己的退休工资不过一两千,儿子也不是很出类拔萃,自己的小家勉强维持,有时还需要林阿姨补贴,前几年老伴生病留下来的外债还余留了一些没有还完,虽说儿子让自己不要多管,但林阿姨心里始终放不下。
所以当葛大爷打电话给自己说要出去旅游的时候,林阿姨心里犹豫也正是因为钱,现在葛大爷直接说包吃住,这让林阿姨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同时也对葛大爷的好感度大大地增加。
这一场为期十天的旅游回来,葛大爷对林阿姨更加的满意,一路上的嘘寒问暖也让葛大爷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葛大爷心中默默的在想,是她了吗?
回到家中葛大爷安排子女和林阿姨见了一面,儿女们看到葛大爷愿意接受自己的意见找个老伴别提多开心,再加上看到林阿姨温柔体贴的样子,饭桌上给葛大爷夹菜,帮葛大爷准备喝药的温水,无不细致,所以也是对林阿姨相当满意。
两位老人到了这个年纪,也能明白彼此心中的孤单和寂寞,所以也无需像年轻人一般的干柴烈火,双方的儿女们见了面吃了饭,表明了彼此的心迹也就顺理成章的住在了一起。
这天,林阿姨的儿子打了电话约她出去商量点事情,葛大爷心想着人家母子俩终归有些私密事情,别也没有多想,怎可知,这一去把本来和谐的生活打破了。
林姨的儿子坐在沙发上问着母亲:你和葛叔就这样一起搭伙过日子了?你不去和他领个证吗?虽说你们两个现在年纪都大了很多人觉得没必要,但是保不齐他过了几年把你直接甩了呢。
林阿姨心中也嘀咕了起来,心想自己确实没考虑到这一点,看到葛大爷对自己真的挺不错的,衣食住行都全包,甚至还会给点零花钱,便也没有多想。
这边林姨儿子接着说:咱们再讲的现实一点,葛叔名下那套大房子,你也应该跟他提加上你的名字,葛叔这么多子女,万一哪天葛叔不幸比你走的早,葛叔的遗产你能分到一杯羹吗?然后你还辛辛苦苦照顾他的晚年生活。
这些话让林阿姨一个踉跄,觉得自己实在太过于单纯,怎么没有想到这些呢,自己的身体本来就比葛大爷好,儿子说的情况是极有可能的,那到时候自己岂不是有苦说不出?
回到家中,林阿姨思前想后把这些事情的弯弯绕绕过了一遍,鼓足勇气和葛大爷开了口:老葛,我们去领证吧,我不想这么无名无份的搭伙过日子,我心里总觉得不安生。
葛大爷听着一开始也有点犯难,心想自己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去结婚办酒席吗。但是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确实思虑不周,没有顾及到女方的感受,于是就点点头说:可以的,林妹,你要是觉得这样,你心里能舒服点,我们可以去领证。
林阿姨一看葛大爷答应得如此爽快,就趁热打铁说道:那我们要是领证了。这个房子能加上我的名字吗?我也想有个保障。
好了,不说还好,一说这话,葛大爷听到了仿佛晴天霹雳,暴跳如雷,晚年找伴最怕经济财产的纠纷,这让葛大爷心里凉了半截,叹了口气说:林妹,管你吃管你住都没问题。
但是你觊觎这房子就是你的不对了,虽说这房子是我买的,但是这也是我和你的婚前财产,再者我还有那么多的小辈,你让我和他们怎么交代呢!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辩了几句,这个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两个老人也没再提,但是葛大爷如鲠在喉,便也就和林阿姨说分手了。
1: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应该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如故事中的葛大爷,他的晚年生活就是中规中矩,一心想着不给小辈添麻烦,能够自己解决的事情坚决不麻烦子女葛大爷独立,但是不代表他内心是开心快乐的。
一个人吃,一个人住,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逢年过节家里热闹一番,过后更加冷清,这也是葛大爷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孤独,所以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是必然,但其次我们也应该注重老人的心理健康。
2:从本质出发寻找内心深处的灵魂伴侣,葛大爷和林阿姨的感情从一开始的出发点是好的,两个人的感情发展也是稳步前行,但最终林阿姨听进去了自己的儿子的“忠告”,让本应该纯粹的晚年扶持也变得不那么纯粹,经济利益固然重要,但是不应该是取决于感情的决定性因素。
3:父母的晚年生活,作为后辈我们应该更多的支持和祝福,而不是干预。葛大爷的子女一心想着给自己老爸找一个老来伴,却没有思考过葛大爷内心深处的真实需求,更多的是觉得父亲找个老伴,那自己需要管理父亲的事情会少了许多,很多麻烦事也会迎刃而解。
同样,林阿姨的儿子则是希望通过母亲的再婚能够让自己在经济上更加宽裕,确实,很多时候成人的世界会比较现实,但是我觉得这些现实的问题不应该基于父母们的晚年幸福上。
4:如今这个社会有着很多独身的老人,有些老人的子女能够理解,也可以去支持老人寻找生活的伴,比如故事中提到的葛大爷的儿女们,但是其中不乏有不支持的,这些晚辈会觉得父母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去结婚,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事实上,这样想是大错特错的,每个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追求爱与幸福的权利,无论他是二十岁的懵懂少年还是六十岁的白鬓老人。
5:最后我想说,晚年走在一起的半路夫妻,虽说看淡了世间的风风雨雨,会更加向现实利益上靠,但是人的本质应该是爱,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不忘初心,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中,彼此携手走过,也不失为一次美丽的旅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