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文科生在金融圈没有出路的?
以下是本篇文章的正文: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还会读文科吗?
上段时间有数据表明,2022年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有12.4%,而理科、工科的就业签约率分别为29.5%和17.3%。
而2023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不但新毕业大学生人数创新高,而且还有部分2022年毕业的大学生没充分就业,也需要同台竞争,可以想见竞争是多么激烈。
除此之外,文科生应聘的岗位的待遇也不理想。
最近上海举行多场面对高校毕业生的线下招聘会,某博主在参加完招聘会后,发布视频吐槽招聘会平均薪资5500元。
这位博主是一名211大学文科硕士,今年6月即将毕业,现场文科岗位少,给的薪资不符合预期,当天准备了5份简历,最后一份都没发出去。
文科岗位少,薪资低于预期......不容乐观的就业前景,使得“文科无用论”再次甚嚣尘上。
“一入文科深似海,从此钞票是路人”,文科生“失宠”早已不是新鲜事。
不够专业、替代性强,被认为是文科生就业的最大“硬伤”。
文科生在就业市场上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毕业后完全没有出路了。
相反,文科生在金融行业中也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尽管文科生的专业性不如理工科生那么强,但他们具备的人文素养、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等优势在金融行业中也同样受到重视。
事实上,一些成功的金融从业者就是文科出身,能够进金融行业的也不全是商科/理工科。
一、谁说文科生在金融圈没有出路?
一直以来,行业里都说理工科比文科生吃香。
在一些招聘上也会看到理科生优先的字眼,那么文科生在金融圈真的像网上说的没有出路吗?
实际上相对于理科生,文科生更善于交流,更善于理解和分析,理科生相对偏于研究,二者侧重点不同。
比如现在热门的考古和历史研究,金融行业更需要文科生来做。
金融市场在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它居然长期发展的可能性。
因为金融渗透到各个领域,非常广泛,对学生有着较高的知识涉猎的要求。
文科生想要拼高薪,金融业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就业竞争非常激烈,要想有好的就业,往往都需要读到研究生。
比如说投行就不只是喜欢录取金融专业的同学,投行欢迎所有专业的同学。
要知道,投行的服务涵盖各行各业,金融机构、科技传媒、医疗健康、自然资源、矿产、房地产等等全包括。
因为投行需要为各行各业的大佬们服务,和大佬交流、接触各种各样的项目、做咨询等就变成了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果想和客户无障碍沟通,一定要对行业有所了解,因此会聊天,补充行业的知识就比较重要了。
所以不要一棒子打死,文科生在金融圈是有出路的。金融圈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来支持其发展。不同的职位需要不同的技能和背景,而且这些要求不断变化。
二、在金融,文科生就业怎么样?
1、金融行业理科生比文科生吃香吗?
很多人的印象中,金融专业是更适合理科生的,因为这个专业涉及到了大量的数学知识。
那是不是理科生比文科生更吃香呢?
很多人认为金融专业适合理科生主要是这个专业要学习大量的数学知识,但其实和大多数人理解的数学不大一样,金融学中你只需要知道公式、会解释公式的意义就够了,涉及到公式推演的并不多,所以即使是文科生,好好学也不难。
这样说吧,你要是名校毕业,学的是中文、历史、考古,也是能够进金融的。
我以前的文章就说过做金融不一定要学金融专业,其实金融专业大多都没啥用。
学商科的专业上教的东西在岗位上基本用不上,都要靠实习和后天自己学习,大家起点都一样。
传统印象中,在国内甚至整个亚洲地区读个文科专业不是找工作的方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我们更耳熟能详一些。
我们对文科生的定义,几乎全部是认为他们欠缺足够的数学素养,而金融是对技术和数学要求较高的行业,以至于我们潜意识地认为文科生就不要到金融公司去工作了。
事实上,与金融专业的毕业生相比,文科生往往能更好的执行某些任务。文科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非常活跃,能令人信服地与人沟通。
文字功底好、表达能力突出和超群的记忆能力,这些都是文科生从事金融工作的优势,当然,如果你看过理科生的分析报告的话,那你就懂文科生的魅力了。
2、搞金融的,文科生也很多
除了一部分金融专业学生外,金融行业也有很多语言文学类、艺术类、数学、教育等专业的学生,专业门类很广,没有特别的文、理科偏好。
究其原因,金融理财服务的对象是形形色色的投资者,与人打交道嘛,体现的是对综合素质的认可。
除了金融专业功底,语言能力、人文素养、艺术修养都是促成人与人相互吸引与信任的因素。
金融也分很多类型和工种的,前台后台中台,做的事都不一样,文理科也分很多类型的。
只有特别专业需求的才会需要理工科的,其他的基本上没有文理科专业的需求。
金融行业提供的岗位是比较宽泛的,有基础的营销岗、内勤岗、信息技术岗、风控岗、财务岗等,所以并不存在说文科生在金融圈找工作比理科生要难的情况。
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学金融专业,如果你以后也打算从事相关行业的职业,那么最好是选择读研,金融行业的工作现在都要求至少是硕士学历。
三、搞金融,专业没那么重要?
金融专业既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招生时是文理兼收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
但是在金融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科是偏文或偏理的。
像是经济政治学、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就比较偏向文科;而像是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国际经济学等学科就比较偏向理科。
金融本身是一个百搭的专业,任何专业+金融都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金融业自身的业务逻辑演变,不断提升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金融跨界和业态融合逐步成为新的趋势,金融与实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在场景金融下,金融服务甚至成为消费场景中的一个环节,也在催生着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学过金融的人应该都有个感受就是这个专业也太泛了,啥都在讲,又啥都不精。
金融本科知识比较浅显,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
如果你在本科就读期间考了金融方面的证书,也可以向导师侧面证明你的学习能力。
这就导致在真正招聘环节,其实机构是没有太好的办法去衡量你所谓专业能力的。
这使得各个机构之间的侧重点可能还有很大的偏差,你准备一套技能也不管用。
更何况金融类岗位的要求其实是远不止理论知识,就比如投行招人的时候会考虑实习经历(有没有干过类似的活)、金融财务法律甚至是一些工科知识储备(理论知识情况)、人脉资源(潜在项目资源)、性格和沟通能力(待人接物)等等因素。
所以我才说你只要是名校,学的是再冷门的文科,也是有机会进金融的。
虽然说名校出来不可能就一定能成才,但是学校越好、优秀概率越高这也是事实嘛。
因此,金融机构也深知这一点,鉴于选拔过程的有效性偏低,而且候选者实在太多,直接按照学校等级进行筛选划分既省事,还能让名校这个背书帮自己分担一部分筛选步骤。
所以现在包括投行在内的一众金融机构,在考量候选者的时候更看重学校,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比如你想要进入投行工作,但是金融这类专业分数都上天了。
其实你还可以考虑像法律、新闻这种,然后读研期间通过考证来补金融专业知识,也还是可以的。
法律在金融领域的合规以及承做方面作用还是很大的,而新闻专业这些则可以帮助你在舆情分析、材料撰写等方面发挥的更好。
四、文科生可以去金融哪些岗位?
对于偏文类比如金融学、保险学等专业,其实也可以在金融行业找到相应的职位。
这些专业研究的内容包括制度法规、合同法务、监管体系、金融政策、市场、企业制度等,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构造,例如保险学原理和金融学原理。
在超级名校,个人能力和资源超强的情况下,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进入投行、投行部、券商、基金、VC、PE等公司担任承揽承销分析等职务,也有机会发财致富。
同时,金融行业需要合规和风控、核算、记账等专业技能,因此法学和会计类专业的毕业生也有很多机会在金融行业工作。
总之,专业不带金融俩字,也一样可以进入金融行业,学习和做金融是两码事,关键是要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想做金融,真的不一定需要学金融,这句话我也讲了非常多次。
我以前同事里面,有数学的、英语的、车辆的、法律的、会计的,当然,肯定也有经济金融的。
只要你简历上有相应匹配的经历,面试可以干掉别人,实习考核最后能留用,就ok了,学啥专业,真没那么重要。
比如你未来想做投行,只要你有一些财务、金融基本功,跟着做一下实习,财务、法律、业务尽调,相关材料撰写都挺快,财务也不用人人都CPA,三张报表、财务指标、财务分析可以就行。
当然,了解核查这块更好。非诉里面合规、权属等东西。
业务这块就是公司层面跟行业层面。学什么专业,确实不重要,学的都是基础,经管相关专业都有学,如果没学,自己去补也很快,不是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