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冠军出炉
4月16日7时,2023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在天安门广场鸣枪起跑,赛事设男、女半程马拉松项目,参赛规模20000人。本届赛事由北京市体育局主办,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和国际交流中心、中奥路跑(北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经过激烈角逐,肯尼亚选手BRIAN KWEMOI KIRUI以59分37秒夺得冠军,大幅打破彭建华1小时04分53秒的赛会纪录。杨克古以1小时03分41秒获得亚军,也打破了赛会纪录,卫冕冠军彭建华以1小时05分08秒获得季军。
女子组方面,刘敏以1小时11分07秒获得冠军,夏雨雨以1小时13分14秒获得亚军,徐冰洁以1小时13分35秒获得季军。
节日火热 又是一年“北京跑”
2023年是北京国际长跑节创办67周年。1956年,北京市胜利杯环城赛跑创办,是当时我国最大规模的群众性长跑竞赛,次年更名为北京市春节环城赛跑。此后赛事规模逐渐扩大,比赛组织形式和路线历经多次调整,2007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国际长跑节,2016年,赛事升级为半程马拉松。
如此历史悠久的赛事,几乎每次举办都会吸引大江南北和海内外的跑步爱好者热情参与。相约天安门广场起跑,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庆典广场共同享受完赛的喜悦,早已成为众多跑者每年的惯例,大家亲切地称其为“北京跑”。
今年的北京半马也不例外,这是一场奋勇争先、挑战自我的比赛,也是一次好友相聚、传递热情、体验这座城市春日风光的长跑节日。自3月15日启动报名以来,赛事得到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共有来自中国、法国、巴西等27个国家和地区共5万余人参与报名。其中男子选手占比为74%,女子选手占比26%。
清晨5时30分起选手开始入场,从查验号码布、测温和人脸识别,到安检、存衣、检录,再到各自起跑区域热身,所有参赛选手有序入场。伴着青春活力的音乐声,满眼望去全是印有“北京”字样、红通通的参赛服,赛事的“温度”此时已达到极致。
发令枪响起,参赛选手们面向镜头奋力挥舞着双手,一如既往地面带笑容,向着21.0975公里外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景观大道快乐出发。
文明参赛 享受快乐和健康
我们参与跑步,是为了享受阳光,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与健康。随着近期全国路跑赛事有序恢复,中国田径协会日前发出倡议书,希望广大跑者秉承科学训练、健康参赛、顺利完赛、平安回家的理念,享受路跑运动带来的快乐,健康奔跑在全国各地和自我人生旅途的赛道上。
2023北京半程马拉松的参赛选手们在顺利、安全完赛的同时,也将文明、安全参赛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相较于比赛的结果和成绩,大家更乐于享受比赛的过程。
于普通跑者而言,21.0975公里的距离无疑是不小的挑战,也很容易在比赛中遇到瓶颈。此时,来自其他选手的一声“加油”、一段短距离的陪跑都将是莫大的鼓励。今天的这条赛道上,类似的温情时刻屡见不鲜。
举手之间显文明也成为广大参赛选手的共识。在起点区域等待时,随身携带的口罩等物品并没有随意丢弃。路过补给站时,大家也没有过度补给、过度饮水,饮用完的水杯主动投递到路边的垃圾箱,大大减轻了志愿者和保障人员的工作量。
全面保障 一切为了选手安全
为了参赛选手顺利、安全完赛,2023北京半程马拉松组委会制定了科学完善的保障方案,在后勤补给、志愿服务、医疗救护、赛后恢复等方面,为参赛选手全面保驾护航。
本届赛事延续采用100台集“人脸识别及测温”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设备,在赛前领物、比赛日选手入场及完赛物品发放阶段对选手进行测温及参赛身份核验。此外,今年赛事首次将人脸识别核验系统与计时芯片系统数据打通,终点处人脸识别设备将实时核验出沿途计时点点位缺失的选手,有效避免“替跑”“蹭跑”现象所产生的安全隐患。
20余个志愿服务团队、近3100人参与到本届赛事中,身着统一黄色服装的志愿者“小黄人”活跃在赛事的各个点位上,开展赛事引导、检录入场、存包取包、赛道补给、医疗协助等志愿工作,成为赛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赛道沿途共设置7个功能站点,为参赛跑者提供充足的保障,包括饮用水、功能饮料、降温海绵、能量胶、香蕉及糕点等。其中,500毫升饮用水、5升饮用水分别有175680瓶、3200桶,另有68250瓶功能饮料、56000个降温海绵、40000支能量胶、10000根香蕉、17000个糕点。
医疗保障方面,共有22辆救护车组、7个医疗服务点,50名医师跑者、41名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救援队保障人员、300名医疗观察员、8家定点保障医院,全力守护赛道平安和跑者安全。
终点区域,组委会为完赛跑者打造了由冰敷区、冰池区、营养补给区、被动拉伸区、主动放松区、运动损伤诊断区组成的赛后恢复专区,组织了200名康复师和拉伸师,为完赛选手提供赛后恢复服务。
创新场景 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
2023北京半程马拉松得到了特步、华夏基金、中粮福临门、中粮家佳康、农夫山泉、尖叫、北京和睦家医院、京东物流、北京粤财JW万豪酒店、中意人寿、极狐汽车等多家知名企业品牌的赞助支持。
4月13日至比赛当天,在终点区域的南侧,组委会设置了赞助商品牌宣传展示活动区、企业参展商区。除赛事赞助商之外,还邀请了市优质企业及体育周边产业经营企业积极参与,切实为广大参赛选手提供便捷的消费方式,推动“体育+消费”融合发展,将体育赛事与商业活动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全民体育消费潜力。
接受完赛后恢复服务后,大家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马不停蹄来到赞助商、参展商的展促活动区,体验了一把体育消费的快感。无论是形式多样的互动游戏、赢取的丰富奖品,还是创意十足的打卡方式、优惠多多的周边产品,于选手们而言,都是诚意满满的体验。
双奥之城 打卡“鸟巢”和“雪花”
从2008年奥运会到2022年冬奥会,北京成为世界唯一的“双奥之城”,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一直致力于向世界讲好“双奥之城”的体育故事。
2023北京半程马拉松完赛奖牌以北京成为世界首座“双奥之城”为背景进行创作,正面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为原型,背面则是由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为原型,两大奥运会地标元素的完美融合,表达“双奥之城,奔向未来”的美好愿景。
比赛沿线,除了途径众多地标性建筑,最后5公里左右,参赛选手还能看到熟悉的“双奥场馆”。比如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北京冬奥会期间,两个竞赛场馆分别承办了冰壶、冰球比赛。2023北京半程马拉松的终点区域也曾是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颁奖广场的所在地。时至今日,北京冬奥会的“雪花”火炬台仍以城市雕塑的形式永久保留,与不远处的“鸟巢”交相辉映。
当参赛选手们陆续冲过终点,领到正面“鸟巢”、背面“冰丝带”的完赛奖牌后,还来不及休息调整,迫不及待地与一旁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合影留念,另一侧的国家游泳中心、“雪花”火炬台也成为完美的背景,以打卡的方式记录下属于自己的荣誉时刻。
在“双奥之城”跑一场酣畅淋漓的半马,无疑是对奥林匹克格言的最好诠释、对北京冬奥精神的最好践行。以北京半程马拉松为代表,如此历史悠久的赛事也在无形中推动城市的发展,带动北京全民健身水平的提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节日般的火热气氛也好,创意十足的完赛奖牌也罢,还有关怀备至的志愿者、默默付出的保障人员、力度拉满的互动消费形式等等,相信参赛选手们都在2023北京半程马拉松有着别样的收获和记忆。(图片提供:赛事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