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谷雨很“不一般”,什么叫“月下谷雨,寡妇无忧”?

  今年的谷雨很“不一般”,什么叫“月下谷雨,寡妇无忧”?

  “春清谷天,春雨惊,夏日炎炎。秋天的露水,秋天的霜冻,冬天的大雪,冬天的小寒天。

  每个月的节日都是固定的,只有一到两天的时间。前边有六廿一,后边有八二十三。”

  这首《24节气歌》,就是许多孩子都能唱出来的,它被称为中国的“五大发明”之一,一直以来,它都是中国人用来指导自己的农事活动的基础。

  清明过后,便是谷雨。这个日子,虽然没有“四立”、清明节那么受欢迎,但是对于农夫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在中国古代,人们常说“雨生百谷”,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这一天的气象和农业的重要性。

  

  但是,有些乡里的长辈说,这个节令“不一般”,“月上谷雨,寡妇无忧”,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年头会不会有大丰收?让我们先来看看!

  谷雨节庆,为什么今年变得“不一般”?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6个,也是春日的末尾,紧随其后的是“立夏”,这代表着“春”的终结,迎来了炎热的夏天。在此之前,人们用“四立”来区分四个季节,一个是立春到立夏,一个是立夏到立秋,一个是夏季。

  

  “谷雨”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它的名字来自于“雨声百谷”,古代人相信,在这一天,雨水会变得更多,这也是为什么它被命名为“谷雨”的原因。《群芳谱》中还提到:“雨水使古木生长。”

  在阳历上,谷雨节气为四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为斗之日;当黄经达到30度的时候,就是谷雨的时候。

  “谷雨”是一个体现降雨的季节,它又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啄木鸟起,三候戴胜落在桑树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谷雨过后,雨水会变得更多,江河湖面上的水草也会变得更多,随后,就会有杜鹃不停地叮嘱农夫们要下地,最后,就会出现戴胜鸟的身影。

  

  那么,这一次的“谷雨”与以往有何区别?

  实际上,二十四节气之中,有十二个“中气”,而“谷雨”,则是阳历年辰之中的一天,也是“中气”。“辰月”是一年中春天的末尾月份,又称“季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谷雨的描述是:“三个月后,雨后,土壤开始蠕动,如今,它的谷子就在水中。”《通纬·孝经援神契》中,也有这样的描述:“清明后十五天,太阳落山,即为谷雨。”“三个月中,雨生百谷,澄澈透亮。”

  

  很显然,这个季节是在阴历的3月中旬。而这一次的清明却是阴历2月15号,15号之后便是谷雨,也就是阳历3月1日,与以往相比,这一次的清明的确是有些区别的,算是近几年来最早的一个。

  也正因如此,去年的“谷雨”“跑到”了明年,去年的“晴天”就少了一个,也就是“阴天”,也就是去年的“阳天”,也就是去年的“阳天”。所以,村里的老头子才会说,这一次的“谷雨”非同寻常。

  

  “月色下的谷雨,寡妇无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从字面上来看,这句话的含义也非常的明显:“谷雨节若是在阳历的3月上旬,今年的丧偶妇女将再无后顾之忧。”

  因为古代人相信,在每个月的第一个月,就是一个好天气,好天气,好庄稼。至于那些没有丈夫的寡妇,更是担心自己的口粮不够。所以,他才会说“不需要担心”,以此来突出今年的大丰收。

  与此相似的一句农业谚语也是这样说的:“月下谷雨,种苗多莫担心;在月色中的谷雨,寻找苗圃的杂草丛生;“谷雨在月底,找秧子不能回家”,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是在3月上旬,秧子就会长势旺盛,根本不需要担心秧子不够。而在这个月的中旬,一般都会有较低的苗子,特别是在这个月的月底,这可不是什么好预兆,很多人都会四处去找苗子,让人去种地。

  老祖宗说的也不全是假话,谷雨提前,就代表着雨量增加,水稻在雨水的滋润下,生长会更加旺盛,而且稻田里的水分也会更多,更容易播种。而且,现在是早春,还能将稻子种在稻子上,不管稻子有多少,都能在稻子上种上。

  而到了三月份,就是谷雨节,这代表着雨量充足,温度上升速度加快,庄稼的成熟期也会延长,这是庄稼长势最好的时候,也是收获最好的时候。

  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你觉得这合理吗?请留下你的评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