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庐阳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四里河畔园:研核心经验 享数学乐趣(五)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对于幼儿数学学习方式的理解,探索数学区域活动内容和材料的有效投放。2023年4月6日-7日,庐阳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四里河畔园教研组开展“研核心经验 享数学乐趣(五)”专题教研活动。

     游戏玩法交流 链接核心经验

  活动伊始,老师们针对各班数学区域活动内容和材料进行观摩和分享,各班级老师基于现阶段本班“数学区域”活动开展情况,围绕“核心经验”“年龄特点”“材料使用”“游戏玩法”进行分享交流。

     研讨交流中,老师们介绍不同材料的玩法,观摩老师补充说明,以此来触发灵感,丰富数学游戏玩法,现场老师们积极互动,气氛热烈。

     1、小班组数学区链接核心经验

  小班组: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4个以内物体大小长短比较;数物对应;4以内实物的点数;模式的识别、复制;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简单图形认知等。

  2、中班组数学区链接核心经验

  中班组: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分类;数符号:10以内的序数、基数;6个以内物体粗细、高矮比较;模式的复制、拓展;长方形梯形等几何图形认知。

  3、大班组数学区链接核心经验

  大班组:自然测量;物体两个特征以上的分类;数的运算;模式的创造、转换;数符号:单双数、相邻数;空间方位;立体图形:正方体、球体、长方体、圆柱体。

  思考共性问题 分组讨论交流

  随后,针对各班数学区域活动内容与材料的投放的一些共性问题,如“活动材料知识性目标过于突显降低幼儿探索的兴趣”“教师设想的玩法或程序与幼儿认知水平错位”“封闭、单一的区域材料玩法与规则限制了幼儿探索”,老师们结合日常幼儿数学区域材料的操作情况,从“针对幼儿年龄特点 把握好核心经验”“材料的可操作性、适宜性、趣味性”“重视幼儿的操作体验”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交流。

     张敏老师

  结合数学领域关键经验以及目标,在投放数学材料时对材料进行斟酌,我们要充分考虑适合该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连接到具体的核心经验的哪一条

  吴晶晶老师

  幼儿学习方式是亲身体验、实践操作的,在投放材料时,应当站在幼儿的立场思考,多给孩子时间去探索,不能太过着急强加给孩子过多的提示和规则。

  舒静静老师

  孩子的思维发展是具体形象的,特别是小班孩子的点数,计数要以具体的、实际的动作作为支柱,给孩子提供的材料一定要满足更多的动手操作。

  钟一薇老师

  今天的观摩让我对同一种材料的多样玩法有了很多了解和思考,有的时候孩子自己探索的玩法我们也要善于观察。

  纪老师在总结中提到,科学适宜的数学区域游戏能让幼儿摆脱不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枯燥且抽象的数学概念,幼儿在游玩中自然地感知、感悟、体验最基本和初步的数学知识。老师们投放数学材料时应遵循孩子的思维特点,创造情景性的操作材料,材料的提供尽可能简单、生活化,关注孩子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同时要重视一物多玩,让幼儿在一套材料中获取多种数学核心经验。

  一场思维碰撞的数学区域材料的研修之旅,老师们在分享交流中感受到幼儿数学学习的多样性、趣味性和生活化。庐实幼四里河畔园老师们也将继续寻找蕴含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及教育契机,聚焦幼儿发展特点,持续深化对数学区域活动内容与材料有效投放的“适应性、探究性、层次性”的探究,把握数学领域核心经验,让幼儿感受到数学游戏的趣味与奥秘。(解丹)

  编辑:高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