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育,如何帮助孩子走向独立?
原标题:蒙特梭利教育,如何帮助孩子走向独立?
Help me do it by myself.
这是孩子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蒙特梭利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意识。
由玛丽亚·蒙特梭利,这位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提出。
蒙特梭利环境中的孩子,普遍具有更高的独立性、秩序性、专注精神,极具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一些对蒙氏教育不了解的家长或者传统幼师对此感到惊奇:蒙特梭利教育法,究竟是怎么帮助孩子走向独立?
首先我们需要对独立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什么是独立?
就是指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来做。
我们要明白,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已经开始了他的独立进程。
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多方面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独立的进程。
以幼儿为中心
蒙特梭利反对传统幼教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她提出教育应以孩子为中心。创造一个以孩子为中心的,可以让孩子独立发展的完备环境。帮助孩子的生命走向独立。
由孩子、环境、成人构成的教育金三角,之间的信息互相传递,成人依据孩子的成长规律与需求,为孩子创设适合于其发展的环境。
蒙特梭利有准备的环境,可以充分满足儿童独立探索和学习的欲望。
把握幼儿的成长敏感期
0-6岁的孩子,存在着发展的敏感期。敏感期是一种驱动力,引导孩子对某一件物品或某一件事情产生兴趣。
蒙特梭利博士说过:孩子内心中产生了一道阳光,只是要专注那被照亮的地方,吸收并固定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五大敏感期,帮助孩子获得相应的能力或特性。
1. 动作的敏感期
2. 语言的敏感期
3. 社会性敏感期
4. 秩序敏感期
5. 感官探索敏感期
把握住孩子的敏感期,了解孩子在敏感期的发展需求,帮助孩子完成自我的发展。
丰富的教具
蒙特梭利的环境中,配置了丰富的教具。
每个能区的教具有序地摆放在各自的区域,并且每个教具柜的高度是适合于幼儿的,即使是年龄最小的幼儿也能够独立拿取。
蒙特梭利的教具设置,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的心智发展,完成自我构建。
教具可以满足孩子在各个阶段的发展需求,孩子主动去接触、探索,通过教具的操作,在玩乐中掌握生活必备的基本技能与经验,发展自己的能力。
同时也因为对技能和经验的掌握,孩子发展了自信、专注与独立等可贵的品质。
“不帮”的原则
在蒙特梭利环境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观察者,观察孩子的工作情况、行为需求和特点等等。
在环境中,教师需要做的是遵循孩子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协助儿童自由发展,帮助儿童以自己的能力完成工作,完成自我发展。
蒙特梭利博士说:“永远别去帮一个孩子,做他自己觉得能搞定的事情”。
教师只在幼儿确实遇到以他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才会提供必要的、尽量少的帮助,协助幼儿把问题解决,让他的工作继续下去。
给予做选择的机会并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工作
要培养孩子独立,我们成人需要检视自己的做法,不能什么事都帮孩子做决定。
这是在剥夺孩子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机会,长久来看,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学会“放手”,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并鼓励孩子完成自己的决定,为选择的后果负责。
同时也要为孩子提供机会,让他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比如吃饭的时候,让孩子帮忙布置餐桌,一起收衣服、叠衣服,等等。
这不仅给了孩子锻炼的机会,还让孩子收获了完成工作的成就感。
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要给儿童的正常化成长设置障碍。
我们要知道,“Help me do it by myself”是每个幼儿的内在需求。
放手让孩子去做,以包容、耐心、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才能帮助孩子走向独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