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专家成功“驯化”挑食鳜鱼配合饲料已被攻克,更低成本实现绿色养殖
原标题:上海专家成功“驯化”挑食鳜鱼配合饲料已被攻克,更低成本实现绿色养殖
经过不足六个月的时间,靠人工“驯化”而养殖出来的鳜鱼已达到市场销售的规格。 (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经过不足六个月的时间,靠人工“驯化”而养殖出来的鳜鱼已达到市场销售的规格。 (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0.48千克!”在上海海洋大学位于广东恒兴集团“863”研发基地内的联合实验室里,研二学生韩志豪完成了养殖鳜鱼的抽查。经过不足六个月的饲料投喂,这批靠人工“驯化”而养殖出来的鳜鱼,已达到了市场销售的规格。谈到这里,他一脸骄傲。因为这一尾鱼的成长背后,标志着我国水产饲料中的最后一个堡垒——鳜鱼配合饲料已被攻克。
鳜鱼被称为中国淡水四大名鱼之一。但鲜为人知的是,鲜美的鳜鱼终生只吃活鱼活虾,不爱吃人工饲料,这也直接导致鳜鱼人工饲养难。
在水产专家的努力下,在上海海洋大学陈乃松教授、李松林副教授团队多年的持续研究下,这个问题目前已得到了解决。
如何让倔强的鳜鱼吃人工饲料?“驯化”可以说是最大的拦路虎。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驯化率,让鳜鱼能接受配合饲料的饲喂,陈乃松团队自2012年以来一直在探索。
在“驯化”方面,该团队颇有经验,曾率先在国内成功开发出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但在“驯化”鳜鱼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难题依然不少。“我们做过很多实验,历经无数次失败,但大家没有放弃,一直在摸索,终于逐渐掌握了一套驯化秘籍。”张佳灿是团队成员之一,去年他在研究生毕业后采用这套办法自主创业,成功“驯化”出100多万尾吃饲料的鳜鱼苗,挣到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那么,用人工饲料养殖出来的鳜鱼,和活鱼饲养的相比,口感如何?陈乃松欣然作答: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此之前,团队已在“虎背鲈鱼”的饲养上取得成功。
据悉,在浙江,有一家饲料公司采用该团队研发的大口黑鲈配合饲料养殖出的“虎背鲈鱼”商品鱼,如今在某电商平台的销售非常火爆,消费者的好评率高达99%以上。“没有最好的饲料,只有更好的饲料,我们还得不懈努力,力争把‘饲料鳜鱼’变得更美味。”陈乃松说。
那么,为什么要放弃用活鱼活虾“投喂”,不断创新养殖方法?其实,这背后少不了一笔经济账和生态资源账。陈乃松告诉记者,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中,鳜鱼要吃活鱼活虾,四斤活鱼才能养出一斤的商品鳜鱼。也就是说,养一亩鳜鱼,就要养四亩的小鱼作为饵料,这不仅增加了养殖户的养殖成本,也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另外,使用新的养殖方法、用配合饲料养鳜鱼后,饲料成本也从原来的每斤18元降低到每斤10元左右。另外,饵料鱼塘往往水环境较差,易孳生一些致病菌,不仅让养殖户增加投放药物的成本,还会引发药残等问题。而现在,这一连串问题都迎刃而解。陈乃松表示,采用配合饲料养殖鳜鱼,病害将大为减少,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在新技术的加持下,鳜鱼养殖产业将朝着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经济高效等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吴金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