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筑梦,助力“双减”|逸师公益爱心课堂系列活动八顺利开展!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离不开科学普及的支撑。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科普培训基地联合重庆师范大学科技教育与传播研究中心、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学生会实践部开展了由“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资助的逸师公益爱心课堂科普知识讲解活动。
食品安全与卫生——健康食品与不健康食品
课堂伊始,基地志愿者陈梓萌带小朋友们思考:最喜欢吃的食物,从而引入今天的主题——健康食品与不健康食品。
小陈老师向学生介绍了不健康食品分为垃圾食品、过期食品、三无食品这三类。小朋友们了解到垃圾食品通常是指焦糊、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这些食品容易使人发胖,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引发癌症等一系列疾病;过期食品是指超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三无食品是指无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生产厂商的食品,也指无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的食品。
随后,小陈老师介绍了健康食品是指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其原材料主要取自天然的动植物,经先进生产工艺,将其所含丰富的功效成分作用发挥到极致。
最后,小陈老师分享了3个有关健康食品的小常识。第一:白开水是儿童的最佳饮品,第二:过量吃冷饮有损健康,第三:膨化食品尽量少吃或不吃。
食物相克和中毒解决方法
基地志愿者夏毓晗从相克的食物、有毒的食物、中毒后的解决方法三个方面为小朋友们进行了讲解。
小夏老师介绍了4组不能同时食用的食物:黑木耳和白萝卜、红薯和鸡蛋、西瓜和羊肉、柠檬和橘子,以及6种常见的有毒的食物:发芽的土豆、未煮熟的四季豆、泡太久的木耳、未煮熟的豆浆、鲜黄花菜、果仁,并详细讲解了以上食物是如何导致身体中毒和中毒后的症状。
在课堂最后,小夏老师着重讲解了解毒的小技巧。第一:催吐,及时催吐,能保证食物全部吐出来,不让毒素在体内堆积。第二:喝稀释后的食用醋。第三:大量饮水,可以稀释毒素。第四:及时去医院洗胃,才能彻底将体内毒素排出。第五:进行补液治疗。
总结
本次网络课志愿者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性,在购买食品时懂得选择和鉴别,在食物中毒时懂得自救,从而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素质培养,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