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的同学们,在这里找到共同的精神坐标……

  “原来王孝和烈士战斗过的地方,距离我读书的平三小学这么近……”

  “王孝和烈士的革命信念直抵人心,作为新时代的上电学子,我们要用笃学和实干接过百年电力的接力棒……”

  4月18日,近百名来自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市二十五中学、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的同学,齐聚上海电力大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基地,以观剧、品读、聆听、互动等多种方式,沉浸式走进革命烈士王孝和的红色故事。

  

  //

  上海电力大学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场红色主题的文化沙龙,注重在同频共振中引导不同学段的青年和少年产生情感共鸣,形成价值共识。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1948年牺牲的杨树浦发电厂工人王孝和,指引和激励着一代代杨浦人、电力人、上电人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上海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李明福表示,“王孝和烈士和他血液里蕴藏着的红色基因,就是能够连接起各方的精神纽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不仅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上,更要凸显共同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

  活动现场,沉浸式戏剧《王孝和》片段表演感人至深,上电学子倾情演绎,带领观众“亲历”王孝和组织电厂工人与国民党上海反动当局英勇斗争的革命往事。主创人员的创作分享,又让观众深切感悟到革命英烈的精神感召力。

  

  作家杨绣丽带来最新红色主旋律作品《永生—王孝和的故事》,字里行间寻踪王孝和烈士有血有肉的丰满形象、爱国爱家的热血情怀。

  曾经的上电学子,如今的电力工作者严琳,讲述了她在王孝和烈士的精神鼓舞下,从杨树浦电厂的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首届上海工匠、上海市劳动模范的奋进故事,引发了在场时代新人们的强烈共鸣。

  同学们从红色故事的挖掘、书名“永生”的涵义、艺术创作的过程、英烈精神的当代价值等方面与现场嘉宾频频互动。大家纷纷表示身为新时代青年和少年,应当秉承先辈遗志,赓续红色血脉,沿着烈士的足迹,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记忆焕发时代光芒,让英雄之光照亮前行方向。

  

  在当天举行的上海电力大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上,上海电力大学与二十五中学、平凉路第三小学分别签署共建协议。三方共同期待能以此次共建为契机,在资源共享、项目共研、课程共建、人才共育等方面建立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在丰富实践活动、优化育人载体、创新课程教学等方面凝聚资源和优势,全面提升各学段人才培养质量。

  

  编辑:吴百欣

  资料:上海电力大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上观号作者: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