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贴|5个月,专业课273,初试422分,排名第三上岸北师大!

  原标题:经验贴|5个月,专业课273,初试422分,排名第三上岸北师大!

  

  决定考北师大MAP后,我报名了木铎高分通关班,理由如下:

  01 木铎班只关注北师大,跟我只想考北师一样专注

  02 期待高分通关,希望一战成硕

  03 横向对比,价格是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

  从一开始,我就抱着“一战成硕”的决心。

  对此,我的想法是:别人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

  而且,从时间、精力、年龄、经济条件等方面,都没有留给我“试一试”的余地。

  目标非常明确。

  但是,要达到目标,需要支持,需要一个专注、专业的帮助者。

  专注体现在:只关注北师大;

  专业体现在:有经验,可以把我需要知道的一切告诉我!

  毕竟,辅导机构不可能替我们学,只是为我们提供了学习需要的条件而已。

  1W+的费用,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动力。

  虽然木铎支持重修,但我真的一点都不想有重修的机会!

  时间成本也是成本,我希望自己可以用尽量短的时间,消费完这1W+,达到目标,让它的价值最大化。

  综上,去年7月中旬开始,我加入了北师MAP备考大军,经过5个月的“努力”,最终以422分的成绩在初试中脱颖而出。

  

  为什么要给努力加上了引号?

  很简单,因为它仅代表我个人的努力,包括:我努力的底层逻辑以及我努力的策略和方法……

  01

  为什么要考研?

  动机决定你能走多远!

  毕竟,备考路漫漫,障碍也不少!如果动机不坚定,是很容易半途而废的。

  ——只是想找个事干,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随大流,别人考,所以我也来考一下?

  ——不想找工作,考研是个不错的挡箭牌?

  ——不笃定,反复纠结,到底值不值得考?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劝你三思啊!

  还是「先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然后再付诸行动」为上策!

  否则,备考路上的各种挑战,分分钟让你半途而废:

  ——别人都在秀恩爱,你要听课……

  ——别人到处去旅行,你要刷题……

  ——朋友叫你搓麻将,你要背书……

  ……

  若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坚定的动力,身为凡夫俗子,什么可以支撑你「不断地」选择后者?

  对,不止一次……

  当然,如果你不介意半途而废,有的是时间和金钱来玩一玩,那就无所谓了。

  02

  坚持到底,必能上岸?

  

  坚持到底,必能上岸?如果真是这样,反而容易了。

  实际上,即便,即便你不止一次的选择了后者,坚持到了最后,也不能保证一定能上岸。

  从来都没有保证,除非……

  若如此,你还愿意继续坚持、继续拼吗?

  或许有人会想:既然努力也不一定有结果,那我何必呢?

  不知道你怎么看,反正我是这么对自己说的:

  是的,拼尽全力,未必有结果,但是,如果不拼,就不太可能有结果。

  除非你天赋异禀,或,极其幸运。

  

  我不敢说自己天赋异禀,也不能拿运气来赌博,唯有:

  拼尽全力!如果拼尽全力,而未果,那么也就无憾了——至少不会陷入「如果……说不来就上岸了」的纠结中……

  另外,如果拼尽全力,而未果,是不是就一无所获呢?

  这个问题在没出结果之前,我有想过的,如果自己没能上岸,怎么面对?

  失落是难免的,但是,并不是一无所获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年轻人在一个斜坡上持续推一块大石头,推了许久许久,石头并没有向前移动毫厘,但是年轻人的臂膀壮实多了。

  这个故事给了我启发。

  是的,拼尽全力的过程中

  我收获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心理学专业储备得到了巩固,人际沟通能力得到了训练

  也对自己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是否适合考研(如果要二战的话),自己是否真正热爱心理学,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如何,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未来想朝哪个方向去努力,哪些是自己的长项,哪些是自己的短板,有哪些提升的空间……等等

  这都是收获!

  当然,如果可以,我还是希望,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宝子们,都能在拿到以上收获的同时,如愿上岸!

  

  03

  同学,是战友 or 敌人?

  

  考研越来越卷,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那么,你的同学,是战友,还是对手?

  有人会觉得:一切威胁到我的,皆敌人。

  那我们分别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来看一下:

  第一:不管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同学都存在,这是客观的事实,不会由我们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第二:我们怎么看待同学,就拥有怎样的备考环境。视同学为敌人,便被敌人包围;视同学为战友,便被战友包围。这是主观的眼光,取决于我们自己。

  我要感谢我的好战友们:

  —遇到不懂的题目时,战友们一起研讨,越辩越明;

  —有好的资源时,战友们彼此共享,共同打造丰厚的资源库;

  —需要反馈时,战友们相互点评,看见不同视角的提升空间;

  —备考路上的挣扎,战友们可以感同身受,便不再孤单;

  —备考路上的挑战,战友们彼此激励扶持,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

  

  你打算为自己营造怎样的备考环境呢?

  被支持包围,还是被威胁包围?

  It’s up to you!

  

  04

  外界,是影响力,还是决定力?

  

  备考路漫漫,保不齐会发生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事,计划好的事情不能如期进行了,需求不能如愿被满足了,怎么办?

  消极抱怨,甚至因此放弃?

  还是积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这,同样取决于我们自己。

  比如:给老师发信息求助,迟迟无应答……

  除了抱怨,消极等待,行动受阻,还可以做什么呢?

  我选择为自己的需求负责,多问几个老师,总有一个老师会回应,如果都没有回应,那我就自己上网搜索解决方案,或寻求其他战友的支持……

  总有一条路能走通……而不是死等某一条路……

  再比如:考前一个月,家人生病住院了……

  除了消极抱怨、担忧焦虑,影响心情和行动,甚至放弃,还可以做什么呢?

  我选择接纳现状,做自己可以做的,及时止损,在可以做的范围内,尽力做……所以

  把爸爸安顿好,待爸爸睡着后,病房里多了一个埋头复习的考研人……而不是不接纳现状,陷入内耗中……

  

  再再比如:考前几天,阳了……

  除了担忧焦虑,带病复习,导致迟迟不见好,甚至反复,还可以做什么呢?

  我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既然让我休息,那我就休息

  休息好了才能尽快恢复,快即是慢,慢即是快……

  同时,庆幸并不是在考试那两天阳……

  感恩吧,虽然谁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阳,但这种事儿毕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总之,操练内控,面对意想不到的事,接纳现状,分析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控的。

  不可控的,let it go;自己可以做的,尽力做!

  另外,考研是我们自己的事,不要“指望”其他人或事。

  不要“指望”师兄押题,虽然师兄押题是出了名的;

  不要指望机构,虽然机构也在拼尽全力的提供支持。

  如果这些可以“指望”,那么,所有木铎班的宝子们都可以上岸了,事实并非如此。

  外在环境,永远只是影响力,不是决定力,决定力在于自己

  在于自己怎样利用被给予的资源,在于自己怎么回应遇到的挑战!

  没有四肢的力克胡哲依然可以游泳,经历爸爸病危的我依然可以上岸!

  与君共勉!

  01

  广撒网 or 深耕?

  

  市面上的辅导机构数不胜数,各有特色。

  有必要全部涉略一遍、生怕有所遗漏吗?

  那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

  01 我们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金钱有限;

  02 假设你的金钱不受限,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里,广度和深度是成反比的,假设ABC都有涉略,广度是有了,而且还不排除会涵盖大量重复信息,毕竟大纲是一样的,如此一来,深度就受影响;

  所以,在我看来,广撒网,不如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深耕下去。

  拿英语和政治为例

  虽然不同的机构,但大框架是一样的,都分基础、强化和冲刺阶段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每个机构都会尽力让自己的每个模块设计的全面、有果效。

  东看看,西瞅瞅,对我们系统化的消化和吸收,并不一定是一个有利的因素。

  这一点对于专业课尤其如此,专业知识系统化格外重要。

  刚刚也提到了,不同的机构不同的特色,不同的授课风格,这是你要关注的。

  当然,这极大地挑战着大家的自我认知,对自己的认识有多深,是否可以选择与自己匹配的授课风格(一般机构都有试听课)。

  越早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机构,越早受益。

  不要过度依赖过来人的推荐,适合过来人的未必适合你,还有一些推荐是出于其他动机。

  所以,最佳的方式,还是自己去体验,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

  

  一旦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那就从一而终,深耕下去,结果都不会太差(相比「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在这里,我还想跟大家说一个残酷的现实:虽然每个机构都在尽力做,但都很难做到完美。

  不管你选择哪个机构,多多少手都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但是,建议大家不要因为这些暇疵,就轻易换机构。

  如果你想追求完美,那基本上都会找到让你失望的地方。

  抓重点,重点靠谱,其他的细节就自己补足一下,如果我们指望机构变得完美来迎合我们,如此这般就被动了,如果机构没能配合呢,难道我们就不前进,不考研了吗?

  这又回到了底层逻辑里的“内控”!

  02

  直播 or 录播

  

  能听直播课,就听直播课。

  第一,被动专注,第二,可以互动。

  二者皆有助于高效消化和吸收。

  另外,听直播课,实时互动,有利于增进教学相长!

  老师对我们的积极反馈,对我们是一种激励;我们的积极互动,对老师的有效输出也是助力。

  

  录播课很容易分心,被打断,也不容易深入思考,有困惑不能及时提问,过后有可能就忘了。

  03

  输出倒逼输入

  

  一有机会就输出,输出倒逼输入

  在输出的过程中,可以对输入的内容再次加工,有效促进学习的知识能转化成自己的,也有助于灵活应用。

  比如:多跟同学交流探讨,老师布置的作业用心完成,有机会可以给家人分享自己所学,在生活中多思考和应用自己所学,都是不错的输出方式。

  

  04

  精细加工

  

  通过比较、举例、框架化、模块化、表格化对所学内容进行精细加工,有助于知识体系化,有助于深度记忆。

  

  

  05

  借团队的“势”

  

  一般机构会有课程或各种打卡营或训练营安排,尽量实时跟进,尽量紧跟大部队节奏

  团队的动力,往往大于个人的动力。

  一个人没能坚持下来的,跟着大部队就可以完成。

  好好珍惜团体学习的机会,最大化利用团体学习的“势”。

  另外,如果机构没有配备学习小组,还可以自行组建小型学习小组,5-8人,营造团体学习氛围,彼此激励,彼此扶持

  还是那句话,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特别是复试。

  

  06

  多模拟

  

  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多模拟。

  初试利用好模拟卷,做好时间管理,保证完整答卷,先完成再完美。

  复试利用模拟面试,训练心态和思维,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有备无患。

  

  木铎模考

  三、方法

  01

  初试

  

  01专业课:

  客观题:在有效刷题的基础上,多刷题。有效刷题指针对北师大的题库,而非心理学考研的大题库。

  围绕大纲,超纲题会有,但不多,先抓西瓜,有时间再捡芝麻。

  主观题:近年来的主观题,开放性强,应用性强,死记硬背不一定能拿高分,适当阅读扩展书籍或关注心理公号,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好灵活应对。

  实验设计题要多总结,多提炼底层的逻辑,以不变应万变。

  02公共课:

  英语:单词是基本功,有很多工具可以利用,选择自己喜欢的。

  阅读的本质是逻辑,熟悉底层的逻辑,熟练解题思路,多刷真题。

  剩下的三样,按照“1作文、2翻译、3完形”的优先次序来准备。

  

  政治:听课提升政治素养 ,刷题巩固所学,管理好错题集。

  时政篇幅多,平时多关注时政。

  背书无需早开始,也是紧跟时政。

  02

  复试

  

  笔试:考核综合素质,重在平日的积累。

  个面:心态最重要,放松,真诚,灵活应对,不卑不亢,多检视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增强与咨询师价值观的适配性。

  团面:从团体活动中考核沟通力、观察力、倾听力、对差异的态度、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整体气氛融洽,对其他成员的积极关注等。平时多在人际沟通中操练。

  以上是我的个人经验,仅供宝子们参考,宝子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备考路,愿你一路生花

  一战成硕!我在北师等你!

  

  能上岸,都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鼓励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