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干货:保育舍饲养管理操作规范

  保育舍的目标:

  1、每批仔猪63日龄头均体重达到25kg。

  2、保育舍仔猪批成活率达到98%,合格率达到96%。

  保育舍管理要点:

  1、检查维护供暖系统、通风系统、水帘降温系统、饮水系统、供料系统,保证工作正常。

  2、断奶仔猪进入保育舍前舍内的准备工作,如空栏、事先舍内预热等。

  3、进入保育舍后,前7天的温度、“三点”定位及减少应激。

  4、确保饮水和饲料的充足。

  5、每日至少两次巡栏,及时挑出问题猪只并做针对性的治疗。

  6、保育I期料到保育II期料的过渡。

  7、夏季和冬季高、低温的特殊管理。

  8、做好保育舍的饲养日报表,确保数据真实。

   

  

  饲养管理:

  1、转猪前的准备工作

  A、空舍清洗:将房间内所有附属设施整理(冬季垫子掀起、烤灯摘掉),用高压冲洗机先打湿整个房间(一般每1小时1次,至少做6次),包括窗帘、天花板、地面、墙壁、料槽、水管等,然后进行彻底冲洗,特别要注意漏粪板的缝隙;并将下水道污水放掉,用高压冲洗机将下水道冲洗干净。修理猪栏、饲料槽等,检查每个饮水器是否通水,检查所有的电路、电线是否损坏,检查窗户是否正常开启。然后,使用消毒药对整个房间进行消毒,间隔至少24个小时以上,通风干燥3-7天。

  B、检查维修供暖系统、通风系统、水帘降温系统、饮水系统、供料系统。

  C、猪只的进入

  转猪前先将舍内温度升至28度,同时在料槽内添加少许仔猪饲料。转猪过程中应公猪和母猪分开,将种猪进行集中饲养,同时挑出体重较小的仔猪,进行集中饲养。为缓解猪群的应激提高猪群抵抗力,对于刚转入的仔猪可在饮水中加新胺基维它使用3-5天。

  同时猪舍内应填写上转入猪只的数量、重量和防疫记录,悬挂保育舍饲养员日报表,记录猪只每天的采食量、饮水量、耗电量、消毒防疫完成情况和死亡记录登记表等。

   

  

  2、保证保育猪舒适的温度

  刚转入保育舍的仔猪(4周)要求温度在30度,以后每周降2度,具体如下:

  5周   30度

  6周   28度

  7周   26度

  8周   24度

  9周   22度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兽医或者保育主管在转猪时将日龄和温度曲线一并输入到保育温控器中,设定好后禁止饲养员调动。

  3、猪只的调教

  对于刚进入保育舍的仔猪前7天,饲养员要划分好猪只采食、休息、娱乐和排粪尿的区域,并人为的调教仔猪,使仔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定位”工作。这是非常需要耐心的!

  4、饲养密度

  对于保育舍的猪只以每头猪0.35-0.4m2为宜,喂料器以35-40/头每个为宜,饮水碗以17-20/个为宜(不含喂料器上面自带的饮水器)。

  5、饲喂

  猪只在刚转入时,可以继续饲喂教槽料,饲喂3-5天后,过渡饲喂保育I期颗粒料,饲喂到38天时,可以逐渐过渡保育II期饲料,直至下保育床(63天)。从保育I期料到保育II期饲料具体操作需要6天,1-6天保育I期粉料与保育II期料的具体比例为5/1,4/2,3/3,4/2,5/1,6天全部过渡完。

  6、饮水

  确保仔猪饮水的清洁,一般而言保育仔猪所需水流速为1L/min,饮水器的长度以254mm为宜。每天检查饮水器是否有水和是否通畅。

  

  7、猪群巡视

  每天巡视猪群至少两次,首先观察猪群的整体精神状况是否正常,舍内温度是否适合猪群生活,并根据猪群睡卧舒适度进行调整。然后对每一栏进行巡视查看,发现异常猪只,及时用记号笔进行标示,随后进行治疗,并用不同颜色记号笔进行标示,最后统计整个猪群异常猪只所占的比例有多少,记住:如果发病比例超过5%就要进行整体饮水加药进行治疗(加药方法按照饮水加药方案进行操作),发病较重的个体的,还要进行肌肉注射治疗直至康复。对拉稀猪群要适当提高舍内温度加大通风量,降低舍内湿度。

  8、猪群整齐度调整

  对保育猪群每周进行一次调整,把每栏比较小、不健康的猪只(有治疗价值、能尽快恢复体质、不影响生长速度猪只留下,对于没价值的淘汰处理)处理或淘汰,挑出来放到小栏内饲养、治疗、护理,提高猪群生长的整齐度。

  9、防疫。按集团公司规定《免疫程序》进行。

  10、死亡或淘汰猪只的处理

  在猪只的生长过程中,遇到死亡或需要淘汰的猪只,必须经兽医鉴定并做好详细记录后,方可用专用拖死淘猪车辆,将其运送到焚尸池处理,同时用烧碱水将车子消毒。禁止饲养员随意处理死亡或淘汰的仔猪。

  11、统计

  记录猪群变动、发病、死亡、用料、用水、用电、用气等有关数据并上报。

  保育舍的日常工作内容

  时间

  早晨:6:00-7:30

  工作内容

  1.首先要观察圈舍的温度和通风是否异常;

  2.检查料槽的下料情况并调节其大小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对咳嗽、腿疼、弓背、消瘦、拉稀、发烧等做上标记,如条件允许可以将其挑出放入病猪圈进行饲养;

  3.如果是刚转入的仔猪要对仔猪进行调教,特别是粪便要清理到特定的区域;

  4.记录猪只的存栏、销售、死亡、淘汰及前一天的耗水、耗电、耗料情况。

  5.清扫圈舍和走道;

  时间

  上午:8:00-11:30

  工作内容

  1.上班后更换门口消毒盆的烧碱水;

  2.调节料槽大小;

  3.对早晨挑出的病猪进行个体治疗;

  4.巡视猪群,及时标记有问题的猪只;

  5.协助防疫员进行猪只的防疫;

  6.清扫圈舍;

  7.维修设备;

  8.下班前检查料槽的下料情况;

  时间

  下午:1:30-5:30

  工作内容

  1.下午上班检查料槽的下料情况;

  2.巡视猪群;

  3.个别问题猪只进行个体治疗;

  4.协助防疫员进行防疫;

  5.清扫圈舍;

  6.维修设备;

  7.下班前检查料槽的下料情况;

  时间

  晚上:9:00-9:30

  工作内容

  1.观察圈舍的温度和风机通风是否异常;

  2.检查料槽的下料情况和饮水情况;

  3.检查圈舍的门窗、照明灯是否关闭;

  保育舍每周重点工作

  时间            工作内容

  周一            消毒,清扫风机及百叶

  周二            维护、检修设备

  周三            转群

  周五            消毒

  周日            处理、淘汰弱仔病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