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节”魏晋时早有 地缘关系时间并不都仅限于三月初一到初三

  冰雪消融,不负韶华。过了二月二“龙抬头”,路边的草儿、虫儿都开始醒了。接下来,正是一年踏青(俗称春游)好时节的到来。那在传统民俗的历史文化中,“踏青节”应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的呢?

  古人们的踏青活动

  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觉得,“踏青节”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最不能以固定某月某日来定性的一个特殊节日。因为在我国南北气温差异显著,如果按积温算的话,则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6个,按地球五带的划分则有北温带和热带2个,因此,大江南北,真正的春暖花开各地并不尽相同,自然领略春光的最佳时间也就灵活多变。

  踏青

  元《晋书》记载,自魏晋以后,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人们盛行踏青。唐代诗人杜甫也有“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千古佳句为“踏青节”的时间做明证。当然,在历史上,农历的三月三日这天也被称为“上巳节”。在古时候,每逢农历的三月初三,借着春和景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相约集于水边,举行一系列清除不祥的祓除仪式。

  古人习惯“上巳节”踏青

  当然,关于《晋书》中记载的“踏青节”时间节点,这是在普遍的情况下来说的,而非具体分地域而谈。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说明,我国的踏青习俗是从魏晋时期就有的,并一直沿袭至今。

  在现实中,对于每年最佳踏青时间的界定,我国因南北方地域与气候之间的差异,在时间上并不都仅限于如《晋书》中所描述的三月初一至初三。

  春暖花开

  如明冯应京在《月令广义》中记载的“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游冶。”,这说的是,在蜀中一带,古时候曾将踏青的时间定在每年的正月初八。

  另外,在岭南广东至福建一带,由于气温偏暖,人们则把农历的二月初二定为“踏青”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清明节即为“踏青”最佳时节,如果是在北方的辽东一带,那就要等到五月初方才适合外出踏青了。

  踏青时节

  由此综合来看,我国踏青的最佳时间应该是根据各地地缘情况不同,分别在农历的二月份至五月份之间。

  当然,今年踏青,因疫情因素,也许大家的出行还都不那么方便,甚至还要带好口罩,但大自然春天的“号角”并不会因为而耽搁,春天已然在悄悄向我们走来,我们还是满怀希望,在明媚的春日风光来临之际,一切阴霾都可以被驱散,纵然大家你我他,户外的踏春活动略有受限,但春之气息带给我们美丽的心情并不会因此而消减分毫。

  踏青时节

  于是,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天下安康!